拼音 : 从谏如流 (cóng jiàn rú liú)
简拼 : cjrl
近义词 : 从善如流
反义词 : 独断专行、讳疾忌医、刚愎自用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听从直言规劝,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出处 : 汉·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乐于接受批评意见
例子 : 也有少数聪明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臧克家《纳谏与止谤》)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宋徽宗善于纳谏,堪称从谏如流。不过,他纳的既不是保家卫国之谏,也不是国计民生之谏,而是谶纬学和风水术。
据宋代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年,中书舍人范致虚看到京城以屠狗为业者甚众,觉得事关重大,该提个建议。他向宋徽宗上书说: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认为皇帝属狗,屠狗是大不敬,应当禁止。宋徽宗一看,惊叹不已,范舍人这个建议提得好啊,既关帝命,又涉国体,马上降旨,向全国下发禁屠令。为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他安排卫戍部队和各地禁军,专门负责禁屠事宜。
在杀狗有罪、养狗有赏的英明决策指引下,全国禁屠运动形势果然一片大好,光赏钱就发了数万之巨。不过,唯一的杂音是,有个老不晓事的儒生在背后嘀咕说:陛下的父亲宋神宗属鼠,他老人家当年怎么就没想到也来一场禁猫保鼠运动呢?
宋徽宗不单崇尚谶纬,而且笃信风水。有个茅山道士叫刘混康,以画符诵咒见长,远近皆知,天下闻名。宋徽宗听说后,三番五次邀请刘道士到皇宫,与之畅谈风水之术,交流学道心得,深为欢喜。他赞扬刘道士说:尔冲和养气,得其妙道,学术精深,博通奥旨。还特封他为三茅君,极尽尊敬。宋徽宗之得刘道士,如同汉文帝之得贾谊,宣室求贤,屡虚前席。
当时,宋徽宗继位不久,男丁稀少,膝下凄凉,这成了他一块心病,他郑重向刘道士咨询如何才能多生儿子。刘道士说:京城东北隅,形加少高,当有多男之祥。意思是京城东北地势太低,阴气太盛,不利于生男,要增加皇嗣,唯一的办法是抬高东北地势。宋徽宗一听大喜,立即决定在京城地势最低的地方兴建一个地势最高的园林——艮岳。
宋徽宗牵头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班子,安排宰相蔡京任指挥长,宦官梁师成和大臣朱_任副指挥长,召集全国最有名的能工巧匠,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个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建设。艮岳于政和七年动工,宣和四年竣工,前后耗时长达六年。
期间,宋徽宗全民总动员,要求老百姓倾其所有,什么奇花异石,珍禽宝贝,都统统送到他的艮岳,真是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单是从江南运输奇石花木,就动用了上千艘船只,以致老百姓倾家荡产,民不聊生。然而,这个集全国民脂民膏兴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奢华的皇家园林,短短五年后便焚毁于金兵的铁蹄和战火之下,让人喟然长叹。
自古至今,谶纬和风水,笃信者不绝,堪称中华千年文化一大奇观。只是,它从来就没有对个人和国家带来过任何福祉,相反,信之过度,往往不是个人遭罪就是百姓遭殃,甚至国家灭亡。几年前,一架老式歼击机,摆放在河北高邑县正对着县委大院的马路上,据说这是县委书记听从了风水先生的建议,寓意升官发财,结果,书记官没升,却因受贿锒铛入狱;原铁道部长,也颇信此道,其弟判刑之后,他认为祖坟位置不佳,请来风水先生,为入土不久的父亲重新选定风水宝地。
但是,搬迁后的风水,却依然没能保住他的乌纱帽,等待着他的,已然是法律的惩罚。至于宋徽宗,建完艮岳这个大园子后,虽然的确生了儿子,但他劳民伤财,祸国殃民,不仅丢掉了园子,而且丢掉了国家,自己也被金兵俘虏北去,成了阶下囚。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宋徽宗纵然皇嗣成群,却已无老给那群孝子贤孙们养了。
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
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听完之后深以为然,摆正了自身的位置,以历史为镜子,虚心治理朝政。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臣直,他们是互相成就的。
扩展资料:
唐太宗的功绩
1、政治上,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2、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3、军事上,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思想文化上,注重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5、民族关系上,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藩友好。
唐太宗是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
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
-魏征
1、战国: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能听鲍叔牙的建议,任用仇人管仲为相,心怀可谓宽广.管仲能够尽心辅佐,提出“尊王攘夷”建议,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可谓忠心.
2、战国:齐威王与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
3、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
4、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臣直,他们的清明是互相成就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966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此中三昧
下一篇: 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