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悲不自胜

大道家园 2023-07-10 15:17:15

拼音 : 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简拼 : bbzs

近义词 : 悲痛欲绝、哀哀欲绝

反义词 : 喜不自胜、乐不可支、喜出望外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补充式

成语解释 : 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成语用法 : 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例子 : 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悲不自胜,怪而问之,初则隐忍弗言,继则举声大恸。(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有没有什么不什么胜的成语??

悲不自胜
发音
bēi


shèng
释义
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示例
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怪而问之,初则隐忍弗言,继则举声大恸。(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
喜不自胜
发音



shèng
释义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示例
国太只道孙权好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哈哈
给分吧

悲不自胜是何意·出自于哪?

“悲不自胜”的意思是,悲伤得自己承受不了。
此典出自《周书·庾信传》:“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庾信(公元513~581年)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他生活在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时期。六世纪三十年代,在北方形成东魏(公元534~550年)和西魏(公元535~556年)两个封建割据政权,同割据江、淮以南的梁(公元502~557年)政权三足鼎立。后来,东魏改称齐,西魏改称周,即北周。庾信十五岁起就在梁宫廷中做昭明太子的侍从官。后来梁都江陵被西魏攻陷,梁王朝名存实亡,于是庾信在魏、周两朝都做起官来。
当西魏的将领常山公于谨等率兵攻陷江陵后,庾信的母亲、妻子也被俘押到长安。江陵沦陷的悲惨情形,使他终生难忘。晚年,他在北周当官时,追忆往事,写成了著名的《哀江南赋》,凭吊故国,感叹故乡父老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感。他在《哀江南赋》中写道:“我庾信头发花白,刚刚步入半老之年,就遭到了丧乱之苦,拖着瘦弱的身躯,孤单地四处颠沛流离,现在已到了晚年。江陵沦落前,友人王褒写了一篇《燕歌行》,描写北方苦寒的情形,我也与他和了一篇,从此天各一方,令人极度悲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963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