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选贤任能

大道家园 2023-07-10 12:43:15

拼音 : 选贤任能 (xuǎn xián rèn néng)

简拼 : xxrn

近义词 : 选贤举能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出处 :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例子 : 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成帝》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大道行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1.原始社会
2..“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指没有私有,选择贤能的人来担当领袖; 被称为禅让制。
3. 比如尧传位于贤能的舜,而舜又传位于治水有功且贤能的大禹。
4. 贤是指道德高尚;能是指有能力,做事能力强。

选贤任能的中国治理模式,为什么要比西方的民

邓小平提出中国必须确保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国家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如期实现,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强调需要通过选贤任能,从组织上保证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他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选贤任能的论述中,邓小平把中国最高执政团队的选拔看作是重中之重,他讲过“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中国在政治改革的探索中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在过去数十年中,我们形成了能够致力于民族长远和整体利益的领导团队和梯队。这套制度安排意味着,高级干部的晋升必须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经过包括初步考察、征求意见、民调、评估、投票、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才能担任关键职务。虽然这种制度安排还有不足之处,还在继续完善之中,但就现在这个水平也可以和西方选举政治模式竞争。过去数十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和西方的持续走衰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思想传承来看,这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表达的都是这个思想。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结构,从百姓到干部在文化心理上都认同“治国必须靠人才”。像西方那样,能说会道就可以竞选当总统,与中国政治文化深层次的心理结构格格不入。
从制度传承来看,这种选贤任能的制度源于持续了上千年的科举选拔制度,也融入了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做法,如民调和选举等。这种集古今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

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体现了什么管理思想

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体现了选才用人管理思想。用人之道,先能够有能力,且胜任工作,所谓唯贤,唯才。在用人方面,我国古代早就注意到要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要用人所长,为了充分发挥其人才的管理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945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