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炎黄子孙 (yán huáng zǐ sūn)
简拼 : yhzs
近义词 : 神州华胄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出处 :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
例子 : 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同意台独的
产生年代 : 现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华夏儿女: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华夏族逐渐形成。华夏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两族最初居住在河南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在外人眼里,汉族是一个身着华彩衣服,讲究礼仪的民族。中国人多为以上后代,故以华夏儿女自称。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是中国人的自称。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常引以为豪。
龙标志像一面大旗,能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招揽、汇聚、团结在大旗之下。龙标志的凝聚作用在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及抵抗外侮方面意义重大。龙标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有“意”之“象”,人们见象思意、会意,从而对认知、传播中华文明,焕发、弘扬中华精神形成良性推动。
扩展资料: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这三个称谓都代表的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先把龙作为图腾,所以我们是龙的传人,历史上夏朝是最早的朝代,所以我们也是华夏儿女;我们也是炎帝和黄帝所繁衍的后代,所以也叫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其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有着不同的定义。
参考资料:-龙的传人
参考资料:-华夏儿女
参考资料:-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造句如下:
1、我们都是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
2、华夏欢庆,九州沸腾,炎黄子孙,团结奋进。
3、中国悠久的历史滋养着我们这一代代炎黄子孙,五千年文化每一刻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中。
4、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5、我们都是血肉相连的炎黄子孙。
6、你代表着炎黄子孙滔滔不绝地奔流于四海。
7、我们同是炎黄子孙,痛痒相关,祖国富强了,我们就扬眉吐气了。
8、你是炎黄子孙的铭记于心的力量。
9、我们是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
10、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天职。
11、你正聚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哈。
12、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早晚有一天要团圆。
13、使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立自强。
14、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
15、炎黄子孙当自强,拒毒禁毒为中华。
16、我是炎黄子孙,我理所当然地要为我亲爱祖国之梦而努力学习。
17、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为祖国的腾飞出力。
18、黄河身上流淌不息的,是炎黄子孙的血脉。
19、苏醒吧,不朽的长城,你是中华儿女的信念,腾飞吧,中国龙,你是炎黄子孙的期盼。
20、金乡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925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钟大吕
下一篇: 过时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