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开心写意 (kāi xīn xiě yì)
简拼 : kxxy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写:通“泻”,宣泄。开诚相待,披露心意
出处 :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1.描写“国画”的词语有什么描写“国画”的词语有:淡逸劲爽、笔酣墨饱、清新淡雅、画龙点睛 、妙笔丹青等。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1)笔酣墨饱【bǐ hān mò bǎo】意思是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2)清新淡雅【qīng xīn dàn yǎ 】指自然舒心的感觉,像和绿茶一样。
3)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释义: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原为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借以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亦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4)妙笔丹青【miào bǐ dān qīng 】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或者神妙之笔。
5)笔酣墨饱【bǐ hān mò bǎo 】指的是绘画书写时像毛笔吃饱了墨水一样酣畅淋漓的感觉。
造句:
1、笔酣墨饱:这支曲子笔酣墨饱,自始自终,写得挥洒淋漓,感情真切。
2、清新淡雅:低下身子我采摘了一朵,花香带着泥土的韵味,清新淡雅,一如清水里的浮萍味道,又仿佛是园中牡丹的清芳,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混合气息。
3、画龙点睛:供桌上之装饰艺术是汇集雕刻、彩绘、镶嵌等多样工艺领域,才能呈现出来的一项器物,其中又以木雕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妙笔丹青:星星点点几只白鸡,在水面上徘徊,像是一位丹青妙笔疏工几笔画出的水乡苇塘秋意图。
5、笔酣墨饱: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2.用恰当的形容词形容写意画没有很恰当的形容词可以形容——因为它的意域太深广。
因为作画的同时也在写诗;也在挥毫写字;也在书法情感;也在用笔墨抒发人的思维想象;也在勾画生活的蓝图。
下面是yilianyoumo网友对写意画的描述: 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 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
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
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
经八大、石涛、李 、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
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
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 写意画注重用墨。
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拨墨法写之。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
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此真知画者也。”
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 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
郑板桥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近日禹鸿胪(之鼎)画竹,颇能乱,甚妙。
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郑板桥集补遣》)金冬心画竹也是喜“乱”,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
”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车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学。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的“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
清人蒋士铨评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蔬花见姿致。 ”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喜在画上作题跋,长长短短,错落有致,使画面更加充实,也使气韵更加酣畅。“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互相为用”(葛金《爱日吟庐书画录》),既反映了李绘画的实际,也体现了写意画的基本特点。
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也是兼此四绝的艺术大家。 。
3.有关写的词语和成语成语
传神写照 淡写轻描 绘声写影 开心写意 描写画角 倾抱写诚 三写易字 输肝写胆
词语
写定 *** 写念 写具 速写 淘写 特写 听写 闲写 写官 宪写 写望 写工 写疏 写形 写像 写润 写思 写副 写意 溢写 在写 写注 写境 写瓶 写貌 写经 写据 写本 写目 隶写 课写 开写 极写 默写 摸写 漫写 描写 铺写 披写 拼写 染写 钞写 陈写 补写 暗写 抒写 手写 写鞚 传写 覆写 敷写 环写 复写 施写
4.写意的古诗一、新律五一首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惬意。
两个区别为:
一、表达意思不同
1、写意:艺术创作术语。与“写实”相对。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北宋,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成为中国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
2、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或者是满意;称心;舒服。
二、出处不同
1、写意:出自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扶风豪士歌》,“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翻译:六国时期的四位先贤,心胸开怀舒畅的君子们都知道。
2、惬意:出自唐代诗人韩偓的《惆怅》诗,“朗月清风难惬意,词人绝色多伤离。”
翻译:即使是明月清风之夜也难感到惬意,诗人与他之所爱常常是分离的。
“惬意”的近义词:舒畅
1、读音:shū chàng
2、表达意思:指心情的舒展与畅快。多指内心豁然开朗有种莫名的情绪释放得到的畅快感。
3、出处: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与李翰林建书》,“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翻译:最终都不能出去,哪里还能长久的心情的舒展与畅快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886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开门见山
下一篇: 琪花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