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简拼 : jxxz
近义词 : 互教互学
反义词 : 兼容并包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例子 :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 影响 和促进,都得到 提高 。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 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 也。故曰 教学相长 也。”
成语例句: 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 大家 讲,不特不能减其所有,反可得 教学相长 的益处。
繁体写法: 教壆相长
注音: ㄐㄧㄠˋ ㄒㄩㄝˊ ㄒㄧㄤ ㄔㄤˊ
教学相长的近义词: 互教互学
教学相长的反义词: 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广泛收罗,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俄语翻译: обучение и восприятие дополняют друг другу 其他翻译: <法>qui enseigne apprend <on s'instruit en enseignant>
读音注意: 相,不能读作“xiànɡ’;长,不能读作“chánɡ”。
写法注意: 教,不能写作“叫”;相,不能写作“向”。
1. 教学相长的译文和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2. 教学相长 的古文原文和译文 “教学相长”原文:
选自《十三经注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扩展资料:
“教学相长”的相关句子: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嘉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三
译文:
剑刃虽然锐利,不磨就不能斩断他物;人的资质虽然聪颖,不认真学习,就不能提高修养。虽然有美酒佳肴,不亲口品尝,就不能知道它们的味美;虽然有正确的道理,不努力学习,就不能通达它们的功用。
所以说,通过学习,然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传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研究不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心愧而努力学习,知道自己的研究不深,就会遍天下求师而弄透事理。从这些看来,传授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学记》。教学相长是教与学相辅相成。原意是就教师自身的教与学而言。后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866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水尽鹅飞
下一篇: 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