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三阳交泰 (sān yáng jiāo tai)
简拼 : syjt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成语结构 :
成语解释 : 见“三阳开泰”。
出处 : 《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常用程度 : 一般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发音:sān yáng kāi tài
释义:
三羊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
“羊”和“阳”同音,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先生解释: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借“阳”的谐音。正确的应该写成“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
《周易》六十四卦之中的一卦———泰卦。“泰卦”是好卦,故有“否极泰来”的成语。“阳”和“羊”同音同调,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从古代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
在古汉语中,“羊”“祥”通假。《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阳”意为春天开始,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而“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阳交泰”,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汉语成语词典》解释:“《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后作新年开始的祝颂语。”?
通俗讲就是,《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既然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约定俗成,满大街都使用“三羊开泰”,就不必斤斤计较“三羊”还是“三阳”了。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的意思是天地交泰万物生长,仙石包含日月精华。这句话出自《西游记》,揭示了孙悟空的身世,顺便点明后面孙悟空会称王称圣的剧情。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1840年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795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洛阳才子
下一篇: 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