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移孝为忠

大道家园 2023-07-09 06:01:47

拼音 : 移孝为忠 (yí xiào wéi zhōng)

简拼 : yxwz

近义词 : 移孝作忠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

成语解释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 : 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关于忠心孝顺的词语

【赤胆忠肝】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十分忠诚。
【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尽欢竭忠】指朋友对自己竭尽友爱和忠心。
【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尽忠拂过】拂:通“弼”,匡正。旧指竭尽忠心,帮助君王改正错误。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竭忠尽节】竭尽忠诚和气节。
【尽忠竭力】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竭忠尽智】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竭智尽忠】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面誉不忠】誉:称赞;忠:忠诚。好当面称赞别人的人,一定不忠实。
【逆耳忠言】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纳忠效信】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畎亩之忠】畎亩:田野,借指民间。旧时指百姓对君主所尽的忠诚。
【拳拳之忠】拳拳:形容诚恳。形容非常恳切。
【求忠出孝】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矢忠不二】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摅忠报国】摅:抒发。抒发忠诚,报效国家。
【效死输忠】指竭尽忠诚。
【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小忠小信】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
【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忠不避危】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职守,不回避危险,
【忠不可兼】兼:兼任。不可同时忠于两国君主。比喻一臣不可辅佐二主。
【忠不违君】违:违背。忠心耿耿,绝不违背君主。
【忠诚不渝】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忠臣良将】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忠臣烈士】忠义刚烈的臣子。
【忠臣孝子】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忠臣义士】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忠鲠不挠】鲠:鱼刺,借喻正直。忠诚正直,不向恶势力屈服。
【忠贯白日】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
【忠贯日月】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忠告善道】道:同“导”,引导。真诚劝告,善意引导。
【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形容十分忠诚。
【忠果正直】果:果断。忠诚果断,公正刚直。
【忠厚长者】忠实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忠君爱国】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
【忠君报国】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忠款诚信】款:诚恳。忠实诚恳守信用。
【志虑忠纯】志虑:志向和心思。志向和心思都忠诚纯洁。形容忠心耿耿,坚贞不二。
【忠驱义感】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忠实心诚】忠厚老实而又诚心实意。
【忠孝不并】并:并行。指忠孝难以两全。
【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
【忠心耿耿】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忠心贯日】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忠信乐易】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忠孝双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同“忠孝两全”。
【宅心忠厚】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忠言谠论】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
【忠言嘉谟】忠恳的言论,卓越的计谋。
【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忠言奇谋】忠诚的进言,出众的谋略。
【忠于职守】忠诚地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
【忠贞不二】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忠贞不贰】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忠贞不屈】忠诚而坚定不屈。形容不向邪恶屈服。
【忠贞不渝】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四字成语忠什么

1. 忠什么裂什么四字成语 没有这样的成语

忠的所有成语如下

赤胆忠心 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竭智尽忠 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尽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忠肝义胆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忠孝节义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忠心赤胆 形容十分忠诚。

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忠言逆耳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忠贞不渝 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公忠体国 指尽忠为国。

竭忠尽智 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尽忠竭力 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精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求忠出孝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矢忠不二 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效死输忠 指竭尽忠诚。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义胆忠肝 指为人正直忠贞。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忠不避危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职守,不回避危险,

忠贯白日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

忠贯日月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忠驱义感 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忠孝两全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忠心贯日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2. 忠心什么四字成语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褒义

出 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例 句

这位建筑师,~地为祖国工作了50年,首都的许多著名建筑里,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沥胆披肝 鞠躬尽瘁 专心致志 披肝沥胆 呕心沥血 坚忍不拔 全心全意 肝胆相照 心怀叵测 赤胆忠心 一片丹心 尽忠报国 忠心赤胆 忠贞不渝 此心耿耿 矢忠不二

反义词 见异思迁 惹草拈花

3. 表示 忠义 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精忠报国——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碧血丹心——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丹心如故——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肝脑涂地——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一寸丹心——丹心:赤心,忠贞的心。一片赤诚的心。

忠心耿耿——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指天誓日——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

忠贞不渝——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竭诚尽节——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尽忠竭力——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倾肝沥胆——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矢忠不二——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输肝剖胆——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指日誓心——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忠驱义感——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

葵花向日——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4. 带“忠”字的成语有哪些 1、孝悌忠信;2、赤胆忠肝;3、效死输忠;4、忠心贯日;5、矢忠不二。

1、孝悌忠信

读音:[xiào tì zhōng xìn]。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释义: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2、赤胆忠肝

读音:[chì dǎn zhōng gān]。

释义:形容为人勇敢、忠心耿耿。

例句:只要为人正直,赤胆忠肝,就永远都是我们的朋友。

3、效死输忠

读音:[xiào sǐ shū zhōng];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伦》:“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无几。”

释义:指竭尽忠诚。

4、忠心贯日

读音:[zhōng xīn guàn rì]。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释义: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5、矢忠不二

读音:[shǐ zhōng bù èr]。

出处:清·吴应逵《书钟锡明》:“妾今日归,为君守贞,矢死不二,君果有灵,当饮此。”

释义: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5. 关于忠诚的四字词语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忠贯日月 剖心坼肝 忠心贯日 忠贯白日

不食周粟 忠心耿耿 披肝沥血 沥胆堕肝 披心沥血 精贯白日 破肝糜胃 忠心赤胆

破脑刳心 肝胆披沥 碧血丹心 沥血叩心 肝心涂地 沥血披心 沥血披肝 白首不渝

输肝剖胆 倾肝沥胆 输肝写胆 输肝沥胆 赤胆忠心 肝脑涂地 肝胆涂地 一片丹心

效死勿去 效死输忠 殚诚毕虑 披露肝胆 披肝露胆 沥胆披肝 沥胆濯肝 沥胆隳肝

沥胆抽肠 指天为誓 披肝沥胆 摅肝沥胆 披沥肝膈 披沥肝胆 指天誓日 尽诚竭节

廉洁奉公 精忠报国 尽忠报国 讳树数马 拳拳盛意 竭诚尽节 竭智尽忠 赤诚相待

指日誓心 竭忠尽智 尽忠竭力 逆耳利行 忠贞不渝 至诚高节

关于孝和爱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

1. 求关于孝的四字成语 关于孝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两全、求忠出孝、子孝父慈、忠孝节义、孝子顺孙、孝子爱日、孝子贤孙、父严子孝、孝子慈孙、孝悌忠信、披麻带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 【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出自】: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二、母慈子孝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话文:“上天给我彝。“孔子传:“上天和百姓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白话文:“陛下隐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白话文:“他派使者慰劳赏赐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爱的人、力田二匹……因为户口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乡官。” 四、忠孝两全 【解释】: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双全”。 【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白话文:“业传战略,名字在勋登记;蕴天爵以修己,忠和孝两全。” 五、求忠出孝 【解释】: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自】: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白话文:“国家把选拔贤才为己任,贤人以孝道为第一。孔子说:‘孝亲所以忠诚可以转移到你,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门。

’” 参考资料: -移孝作忠 -母慈子孝 -孝悌力田 -忠孝两全 -求忠出孝。

2. 和孝顺有关的成语故事 1、卧冰求鲤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

简介: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

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2、黄香温席

出处:宋·王应麟《三字经》

简介: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拾葚异器

出处:汉·班固等《东观汉记》

简介:汉时有蔡顺,少年丧父,非常孝顺母亲。因王莽之乱,(生产秩序遭破坏)收成差而粮食不够吃。蔡顺就每日出去采摘桑葚,采的时候把桑葚分开装。赤眉军(绿林赤眉起义)看到之后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顺回答:“黑色的味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味酸,用来自己吃。”赤眉军为他的孝行感动,就送给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

4、百里负米

出处:元·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5、伯俞泣仗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

在汉朝时候,在梁州有个叫伯俞的人,生性孝顺,能先意承志,所以深得母亲欢心。他母亲家教很严,母亲对他十分严厉,但是也非常疼爱他。

母亲尽管对他非常疼爱,但是偶尔也会因他做错事而发火,韩伯俞每每有点小过失,母亲都会用拐杖打他。每当这时,他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加分辨也不哭。直等母亲打完了,气也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谢罪,母亲也就转怒为喜了。

一日,母亲又拿拐杖打他,伯俞却大哭起来。母亲惊异地问:“以前打你,你都心悦诚服,甚至还像享受母亲的责打似的,今日,却为何大哭了呢?”

伯俞流着泪道:“母亲您有所不知,以前儿子有了过失,母亲打我,我是觉得很痛的,我也从而晓得母亲还身强体壮,身体健康,而今日,母亲打我的力气却小得使我感觉不到痛了,我也从而知晓母亲终于年老力衰了,我们母子能在一起的时日,恐怕也就日渐一日地少了,所以忍不住悲从中来,才情不自禁地哭泣。”

3. 关于“孝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尊老爱幼 读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释义: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携幼 读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释义:拉着,带领。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 处:《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孟尝)君道中。 3、孝子慈孙 读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释义: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 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贤孙 读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释义: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 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5、孝子顺孙 读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释义: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 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造句:1.中国人民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4. 大家都应具有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5. 这是一个尊老爱幼、伯埙仲篪的模范家庭。

4. 有关于孝的成语故事 成语:

孝子贤孙/忠孝两全/移孝为忠/孝子爱日/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披麻带孝/忠孝节义/

故事: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793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