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雁塔题名 (yàn tǎ tí míng)
简拼 : yttm
近义词 : 雁塔新题、金榜题名
反义词 : 名落孙山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出处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中进士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首先两者都是指科举高中,至少中进士,即能参加殿试。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雁塔题名: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大雁塔内题名,指考中进士。
其出自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咏春·江州司马·35,其典故源自于唐代时期的一位贵族童谣:“蟾宫折桂何时归?且放白鹿青崖口,应须一展宏图志。” 元朝时期,关汉卿借用了此典故,并将其写入戏剧《咏春》中,成为了后来的成语。蟾宫,是传说中蟾蜍所居住的宫殿,寓意高高在上的官场;折桂,则是古代科举考试状元的象征。
“蟾宫折桂”的寓意不仅仅是成为科举状元,更是对于人们奋斗目标的追求和梦想的达成的象征。因此,“蟾宫折桂”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荣誉。
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拥有一颗良好的进取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尊重,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蟾宫折桂对人们启发:
1、追求真知灼见:蟾宫折桂典故告诉人们,只有掌握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取得巨大成功,因此人们应该坚定地追求真知灼见,不断地扩宽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
2、勇于挑战困难:只有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和挑战考试难题,才能最终获得优胜,这也提醒人们只有勇敢的面对难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成长和提升自己。
3、注重品格修养:蟾宫折桂也鼓励人们修身立德,注重品德和修养,只有在这方面做好,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并最终取得成功。
4、实现职业价值:蟾宫折桂更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优秀人才的认可和崇敬,提醒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才华与努力最终取得职业成功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新唐书·选举志》:“举人既及第,又有曲江会题名席.”李肇《国史补》:“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两种古籍中记载的,是唐朝新科进士的又一莫大荣誉“雁塔题名”,又称“慈恩题名”.
雁塔,即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二年)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
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会后,前呼后拥前往慈恩寺,聚集在专供题名用的题名屋.他们先各各在一张方格纸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并推举其中书法出众者,作文一篇以记此盛事.然后交与专职石匠,刻在大雁塔的石砖上.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元、明、清三代袭承唐朝进士题名之制,题名会在京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举行,在由朝廷工部备置的石碑上,镌刻新科进士的姓名、名次、籍贯.
如今西安的慈恩寺、北京的孔庙,还都完好保存有历代新科进士题名的碑石,这些古代精英也因此得以声名大扬,远播后世. (陆茂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764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验明正身
下一篇: 燕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