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一夫之勇 (yī fū zhī yǒng)
简拼 : yfzy
近义词 : 匹夫之勇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犹言匹夫之勇。
出处 :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个人的勇气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匹夫之勇的意思是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那么匹夫之勇的典故是什么呢?我为大家整理了匹夫之勇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匹夫之勇的典故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强,兵马强壮,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君王,越国的四方民众,敬爱您就象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现在,儿子要替父母报仇,臣子要替君主报仇。请您再下命令,与吴国决一死战。?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把军土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匹夫之勇的解析 【拼音】pǐ fū zhī yǒng
【释义】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用法】作宾语;指个人的勇气
【近义词】一夫之勇
【相反词】深谋远虑
用匹夫之勇造句1. 若敌人稍一激你,你便恼羞成怒猛冲蛮打,是小卒之举匹夫之勇。大将绝不会为挑衅和贬抑所动。
2. 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3. 做事不能逞匹夫之勇,要讲求方式方法。
4. 打仗要讲究策略,光有匹夫之勇是不够的。
5. 国难当前,让我们化匹夫之勇为无坚不摧的大力量。
6. 临事要戒慎小心,不是光凭匹夫之勇就能解决问题。
7. 那只是匹夫之勇,不值得我们讨论。
8. 这件案子要团体行动,切忌匹夫之勇,弄乱了部署。
9. 别逞匹夫之勇,多用用你的大脑吧。
10. 非常奇怪这世上匹夫之勇非常常见,而道德上的勇气几乎没有。
11. 这种只身潜入匪窟的做法,根本就在逞匹夫之勇,是徒劳无功的。
12. 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植根于哲学的源泉。
13. 暴虎冯河就是匹夫之勇,是无法成大事的。
14. 别让有人流血,别逞匹夫之勇。
15. 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样的区别?
16. 这些年轻人血气方刚,常喜欢逞匹夫之勇,滋生事端。
17. 此种平日爱逞匹夫之勇的人,一旦有事,必先落荒而逃。
18. 我看他少年老成,与时下好逞匹夫之勇的年轻人不同。
19. 这种天气出海是匹夫之勇的。
20. 我常常有匹夫之勇的一瞬。
猜你喜欢:
1.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2. 有勇无谋的典故
3. 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典故
4. 鸿门宴 三分钟演讲
5. 楚汉成语典故
匹夫之勇意思如下:
读音:[pǐ fū zhī yǒng]
1.出处:《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2.例句:你说尽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娇妻,倚托何人?不可使匹夫之勇,懊悔无及。(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3.近义:一夫之勇 血气之勇 有勇无谋
4.反义:深谋远虑。
知识拓展: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吴国被囚三年,受尽耻辱,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十年后,越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将士们向勾践请求出兵吴国报仇雪恨,勾践在出师动员上鼓励将士们不要逞匹夫之勇,要步调一致,共同进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645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帆顺风
下一篇: 心如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