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国士无双 (guó shì wú shuāng)
简拼 : gsws
近义词 : 海内无双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宾语、补语;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例子 : 似臣呵,常人有数;论此人,国士无双。(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国士无双是麻将中的术语,又叫做“十三幺”。
由1筒(饼)、9筒(饼)、1条(索)、9条(索)、1万、9万、东、南、西、北、中、发、白十三种牌统称幺九牌。胡牌时这十三种牌某一种有两枚,而另十二种各一枚,共计十四枚,即构成十三幺。
扩展资料:
日本麻将中,多将十三幺称为“国士无双”,将可以听十三种幺九牌(也就是手持13种幺九牌各一张)的听牌形,称为国士无双十三面。一般的,国士无双为“役满”;国士无双十三面听以双倍役满居多,只计役满的规则也有。
少部分规则允许国士无双抢暗杠,极少部分规则将十三幺抢暗杠视为双倍役满。
极少部分规则为国士无双十三面待开放“振听禁例”,并将非振听十三面待视为大役满、振听十三面待视为役满。
—十三幺
“国士无双”这个词,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里唯一的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物。这个词可以说是将人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相国萧何说的一个词,用来形容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否担得起国士无双这样的称赞呢?
太史公司马迁听淮阴当地人说:韩信为布衣其志与众异。没错,这个人就是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淮阴(江苏淮安)人。韩信生于贫困家庭,由于性格放荡不拘,青年时期的韩信被政府机构拒诸门外,加上无经营谋生之道,常常依靠他人糊口度日,当地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寄食于漂母和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但韩信并非无能胆怯之辈,而是有远大志向的有为青年。太史公司马迁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淮阴人说韩信当平民百姓的时候,他的志向与众不同。何以见得呢?有一件事为证,韩信的母亲死了,韩信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但韩信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找了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地方埋葬母亲,那坟地四周之大足可以安顿千家万户。司马迁亲自去韩母墓察看,发现果然如此。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赐千金给“所从食漂母”,“召辱己之少年为楚中尉,”他对众将说出了当年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韩信要建功立业,怎么会杀一个无名之辈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呢?
萧何对汉高祖刘邦说:“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当初月夜追韩信,向汉高祖刘邦极力推荐韩信的是萧何,后来与吕后密谋杀韩信的也是萧何,所以后人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叹。
萧何曾两次向刘邦推荐韩信。第一次是刘邦入蜀时,韩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还犯了法,他和另外13人都被判死刑。行刑时,萧何是监斩官,前面13人都被斩杀,最后一个轮到韩信,韩信抬起头,看见萧何,他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萧何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于是向刘邦推荐韩信,但刘邦不知韩信有何特殊本领,只是任命他为掌管车粮的治粟都尉。
韩信不甘心当治粟都尉,又向萧何多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在估计萧何已向刘邦反映情况但仍不受重视后,韩信跑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亲自去追,一连两天不见人,把刘邦气得大怒。萧何回来后,刘邦问他追什么人去了,萧何说追韩信,刘邦骂起来,说:“十几个将领跑了你不去追,追这个韩信干什么?”
这时,萧何再次郑重其事地推荐韩信:“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以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意思是说如果刘邦只是想长久当个汉中王,韩信就没什么用,如果想和项羽争天下,就非得用韩信不可。萧何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早已不甘心偏据一隅的刘邦马上就意识到韩信这个人非同小可,根据萧何的提议,刘邦举行隆重的典礼,拜韩信为大将。
辩士蒯通说韩信的相貌:面相可封侯背相更大贵。楚汉相争之际,刘邦派韩信“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韩信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在这个时候,刘邦担心韩信有二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使征兵击楚。”项羽派武涉劝说韩信“三分天下而王之,”但韩信不忍背汉,武涉无功而返。
齐国的辩士蒯通知道“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劝说韩信搞独立,自己趁机谋个好职位。蒯通想用相术说服韩信。他对韩信说:“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问:“先生相人何如?”蒯通说:“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于是韩信叫蒯通给自己看相,蒯通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说完韩信的相貌特征后,蒯通又说了一番大道理,他说韩信“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如果不背汉自立,趁机三分天下,将来一定会很危险。但韩信坚信平定天下后刘邦不会亏待自己,不接受蒯通的劝说。
无双国士和国士无双没有区别。
无双国士,意思是国中杰出的人物。指的是一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也作国士无双。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讲的是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
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国士无双的代表人物:
1、管仲
辅佐齐桓公取得春秋第一霸,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奠定齐国几个世纪的强大国力。而且,齐桓公其实并不算特别英明的君主,这更体现了管仲的能力。
2、乐毅
辅佐燕国,使小国逆袭,成功打败齐国,占领七十余城几乎令其灭国。后来虽中离间计,但能最终脱困且和燕王冰释前嫌,不枉一代贤才。
3、班超
率领三十六骑降西域三十六国,驱逐匈奴势力,经营三十余年。具体过程融入各种心理战外交战,威逼、胁迫、感化各种手段拿捏自如。
凭一己之力收复西汉末年丧失的大片西域土地,重建西域都护府,政治、军事水平已臻化境。
国士无双是日本麻将叫法,也就是所谓的十三幺。
十三幺,由三种序数牌的1、9牌,七种字牌及其中一对作将牌组成的和牌。不计五门齐、门前清、单钓将、混幺九,自摸加计不求人。
十三幺必然是万、条、筒、风、箭五门齐全,按不重复原则不计五门齐。
十三幺必定门前清,但按新规则自摸加计不求人。
若是一面听的十三幺(即手中有12种不同的幺九牌,且其中某种是一对,听第13张幺九牌),那么因为已经有一对作将了,和第13张牌不计单调将。
而若是十三面听的十三幺(即13张幺九牌都在手上,和任意一张),则虽然手中无将牌,但是不满足单钓将所要求的独听一张(如8999和8不计单调将,因为还可以和7),因此也不计单钓将。
扩展资料:
日本麻将规则:
日本麻将中,多将十三幺称为“国士无双”,将可以听十三种幺九牌(也就是手持13种幺九牌各一张)的听牌形,称为国士无双十三面。一般的,国士无双为“役满”;国士无双十三面听以双倍役满居多,只计役满的规则也有。
少部分规则允许国士无双抢暗杠,极少部分规则将十三幺抢暗杠视为双倍役满。
极少部分规则为国士无双十三面待开放“振听禁例”,并将非振听十三面待视为大役满、振听十三面待视为役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639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圣先贤
下一篇: 主敬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