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飞鸿踏雪

大道家园 2023-07-08 09:18:47

拼音 : 飞鸿踏雪 (fēi hóng tà xuě)

简拼 : fhtx

近义词 : 飞鸿印雪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

出处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往事留下的痕迹

例子 : ◎ 假使他们没有制造出事实的悲剧,大家都了然这种飞鸿踏雪泥式的恋爱,将人生渲染上一层生气勃勃,清醒活泼的恋爱情调,情人们永久是像朋友那样可分可合,不拿契约来束缚水银般转动自如的爱情,不处在委曲求全的地位,那么整个世界会青春得多了。 ◎ 这时我会拿起一只小狼毫,写下我最喜爱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哪里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意思是: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此诗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

苏轼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链接: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似飞鸿踏雪泥什么意思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 往事遗留的痕迹。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 偶然 留指爪,鸿飞那复计 东西 。”

苏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什么意思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我个人对于诗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人的一生会去到很多地方生活、工作,就像飞鸿会在雪地上的很多地方留下爪印一样;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飞鸿飞走之后哪里还会记得自己曾经在哪个地方留下爪印。
咱们一起去过的那个古寺,里面的老僧已经死了,咱们一起题字的墙壁,也已经坍塌,不见了踪迹(潜台词是说:兄弟,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很正常,看开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念念不忘),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从四川老家,历经艰辛、磨难,进京赶考的事情吗?(以往日赴京应考旅途艰困的情景与弟共勉,生活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努力,一定有好的结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整首诗怎么写的?怎样解释该首诗?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一.题解要点:

1出处:东坡全集

2体裁:七言律诗

3释题:和,音ㄏㄜˋ,和诗也,作诗术语,依照所和诗词韵脚所属的韵部,选择同步韵字来作诗词,称之为「和」。

4背景:1宋仁宗嘉佑元年(西元一0五六年)苏洵带领苏轼、苏辙至京应考,途中路过渑池县寄宿奉闲和尚居室,并在壁上题诗。

2嘉佑六年苏轼往赴凤翔任官,途中再经渑池,获弟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诗,即和其诗韵写了此诗。

5主旨:本诗以怀旧为题材,抒写人生无常的慨叹,并以昔日的坎坷艰难与弟共勉。

6内容:前四句是议论,譬喻人生无常的慨叹;后四句是叙述,追忆往日艰难的情境。

7文评:1本诗不作抽象的思辨与推理,而借生动的形象,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受,这种手法正是宋代哲理诗的特色。

2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采「单行入律」,对仗未工整,然意境自然灵动,正是东坡诗的本色。

8音韵:平起首句不入韵。韵脚:泥、西、题、嘶(平声齐韵)。

二.作者精要:

1名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2生平:1禀性聪慧,由母亲程氏亲自授教。仁宗嘉佑二年,登进士第。

2神宗熙宁四年,上书议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自请外放,历迁各州。后贬至海南儋州(今海南岛儋县)。

3出知杭州,建西湖长堤(世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后卒于常州。

3学术:1思想恢弘,才气纵横,文笔雄深雅健。

2其文汪洋宏肆,尤长于说理,策议论辩均所擅长,诗、词、书、画造诣亦高。

3苏轼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亦同列名为「唐宋古文八大家」。

4著作:着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书。

三.要句解析:

1.要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语译: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呢?应该像是飞鸿踏在雪地上。

句旨:谓人生无常,世事易泯。

2.要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语译:雪地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鸿雁飞走了,那里还计较脚印留在何处呢?

句旨:谓人生在世,漂泊不定。

3.要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语译:老和尚已经过世了,变成一座新建的葬骨塔,墙壁毁坏,再也看不见旧日壁上的题诗。

句旨:谓奉闲和尚刚过世不久,而寺壁毁坏,往日题壁诗

4.要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语译:你还记得当年坎坷艰辛的旅途吗?路途遥远、人已疲累,所乘的跛脚驴啼声悲鸣。

句旨:以往日赴京应考旅途艰困的情景与弟共勉。

四、修辞重点:

1.譬喻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示现

路长人困蹇驴嘶。

3.顶针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4.对偶

(1)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2)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五、形音义辨:

1.雪泥鸿爪-雪地上偶然留下的指爪痕。后比喻人生境遇变化无常。

2.无由-无法、无从。

3.崎岖-山路高低难行的样子。此喻世路坎坷艰辛。

4.蹇驴-跛足的驴子。蹇,音ㄐㄧㄢˇ。

5.嘶-驴子悲鸣声。

六、成语运用:

1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或以喻人生聚散无常,有如鸿雁留于雪上的爪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603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