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富国强兵 (fù guó qiáng bīng)
简拼 : fgqb
近义词 : 强兵富国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出处 : 先秦·商鞅《商君书·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定语;指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例子 : 起感恩无已,慨然以富国强兵自任。(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富国强兵包含的语法现象是联合式;作定语;指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商君书。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在中国,“富国强兵”思想萌芽于夏、商、西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后又不断有所发展。
如总结夏、商、西周治国安邦经验的《尚书》对此就已有朴素的反映;管仲、孔丘、孙武、荀况、商鞅、韩非等更有许多重要论述;《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唐朝时,陈子昂提出,运用“山泽之利”,开发资源,充实国库军需。晚清时期,魏源把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条件,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
二者的辩证关系:
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与农业手工业时代相比,现代国富的标志,已不仅是粟帛盐铁,而主要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工农业生产;现代的兵强已不是刀枪剑戟及其兵士,而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素质优良的合成军队。从发展的趋势看,世界许多国家通过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特别注重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实现富国强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524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安国泰
下一篇: 富国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