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敬贤礼士

大道家园 2023-07-07 19:27:06

拼音 : 敬贤礼士 (jìng xián lǐ shì)

简拼 : jxls

近义词 : 礼贤下士、敬贤重士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中性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 :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尊重人才

例子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臣说狼主宽洪仁德,敬贤礼士,讲了一番。”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形容人懂礼貌的成语

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雍容典雅、毕恭毕敬、不矜不伐
一、彬彬有礼
白话译文: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出处:《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翻译:他两个儿子叫出来;哥哥先弟弟后;很有礼貌。
二、落落大方
白话译文: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朝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出处:《蔡文姬》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
三、雍容典雅
白话译文: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朝代:宋
作者:陈亮
出处:《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覆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
翻译:您的文雍容典雅,系我宽厚平,反复以达其意,再也没有丝毫的遗憾。
四、毕恭毕敬
白话译文:十分恭敬。
朝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出处:《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五、不矜不伐
白话译文: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朝代:宋
作者:程颐
出处:《河南程氏遗书》:“禹又分明如汤、武;观舜称其不矜不伐;与孔子言‘无间然’之事;又却另有一个气象。”
翻译:禹又分明像商汤、周武王;观察舜说它不骄傲,不自夸;与孔子说‘没有异议’的事;又是另个气象。

描写“迎宾礼仪”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迎宾礼仪”的成语有:矩步方行、五体投地、敬贤礼士、以礼相待、心到神知。

1、矩步方行

【拼音】: jǔ bù fāng xíng

【解释】: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断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2、五体投地

【拼音】: wǔ tǐ tóu dì

【解释】: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举例造句】: 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3、敬贤礼士

【拼音】: jìng xián lǐ shì

【解释】: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举例造句】: 玄德公纳谏如流,敬贤礼士。 ★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四折

4、以礼相待

【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解释】: 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举例造句】: 他既是读书之人,须要以礼相待。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

5、心到神知

【拼音】: xīn dào shén zhī

【解释】: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举例造句】:?心到神知,不必过多注重礼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476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