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i er zi kai tou de de cheng yu jie long
以耳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查询
耳是指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那么耳字开头的成语是怎么接龙的呢?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耳字开头成语接龙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以耳开头的成语接龙
耳目一新 → 新陈代谢 → 谢家活计 → 计无所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 凿壁偷光 → 光采夺目 → 目中无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树开花 → 花红柳绿 → 绿水青山 → 山清水秀 → 秀水明山 →山明水秀 → 秀出班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耳字的基本解释ěr
◎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耳字开头成语耳聋眼瞎 耳提面命 耳食之谈 耳目之欲 耳闻目染 耳习目染 耳鬓斯磨 耳目喉舌 耳视目食 耳食之言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及 耳不忍闻 耳鬓相磨 耳熏目染 耳鬓撕磨 耳聪目明 耳聋眼黑 耳视目听 耳鬓厮磨 耳边之风 耳目心腹 耳后生风 耳闻则诵 耳闻目览 耳目一新 耳目众多
耳字相关成语意思1)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2)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3) 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4)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5)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6) 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7) 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8)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9) 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10)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1)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12)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13) 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14)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15) 耳鬓撕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16) 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17)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18) 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19)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20) 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21) 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22)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23) 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24) 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25)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26)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27) 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28)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29)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30)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31)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2)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3) 掩耳盗钟: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34) 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35)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3161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以成字开头怎么成语接龙
下一篇: 由枝繁叶茂开头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