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收之桑榆 (shōu zhī sāng yú)
简拼 : szsy
近义词 : 亡羊补牢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紧缩式
成语解释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 : 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义是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后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
一、成语出处
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二、成语故事
冯异,字公孙,原本是王莽的手下,后来被刘秀手下说服成功,便跟随了刘秀。他为人非常谦和,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一次,刘秀率几百人从河北往东南进发,走到无篓亭时,天寒地冻。刘秀一行人饥寒交迫,冯异及时送来豆粥,使刘秀等解除了饥寒。
行至滤沦河时,刘秀等人又遇上了大风雨,衣服被淋湿,腹中又饥饿难忍,冯异就用早已准备好的柴草为刘秀烘干衣服,又做好麦饭给刘秀吃,刘秀非常感动。冯异为人谦和,每次战斗结束,诸将争先恐后夸耀自己的战功,只有冯异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树下默默不语。
有人开玩笑地称他为“大树将军”。汉光武帝二年,冯异被封为阳夏侯。当时赤眉军逼近京城,邻县的豪门大族虽拥兵数万,却不听号令。大司徒邓禹统兵征剿,但奈何不了赤眉军。
冯异奉命接替邓禹,指挥作战。他统军西行,号令严明,战士奋勇,很快收降弘农部十余名将领,军威大震。后来在华阴与赤眉军遭遇,双方相持两月有余,交锋十几次,俘虏了很多赤眉军。第二年,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
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从另一战场回军浩阳,恰与冯异相遇。他要求与冯异联兵合击赤眉军,但冯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邓禹却态度坚决,冯异无奈只好冒险出征。双方交战后,赤眉军佯退,弃尽辎重。
当时汉军正缺军粮,士兵只顾争先夺取粮草,不料赤眉军回军掩杀,冯异挥军拼死奋战,赤眉军才稍稍退却。冯异见部下将士饥饿疲倦,建议休战,邓禹不听,命令重新发起进攻,结果汉军大败,邓禹狼狈逃回宜阳。
冯异弃马步行回营寨坚守,很快又组织了数万精兵,与赤眉军约期决战。冯异命部分士兵化装成赤眉军,埋伏起来,而自领前部与赤眉军交锋。赤眉军见冯异前部势力单薄,认为有机可乘,遂出动万余人攻击冯异前部,冯异奋勇抵抗,战至黄昏。
化装成赤眉军的汉军伏兵一齐杀出,赤眉军在暮色中难分敌我,顿时大败,被生俘8万余人。冯异大败赤眉军的事情,汉光武帝刘秀很快就知道了。刘秀立即犒赏了冯异及其部下。
刘秀对冯异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真可谓是失去了东方日出的阳光,却在桑树、榆树上得到了落日的余辉。”
问题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词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发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
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
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
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 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问题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词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使用频率 较少使用发音:shī zhī dōn yú,shōu zhī sān yú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在另一个时候等到补偿或成功。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示例: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近义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问题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回答完毕,请采纳
问题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词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发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
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
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
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 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问题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什么意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饥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问题六:得之东篱失之桑榆中"桑榆"是什么意思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问题七: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是什么意思【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
问题八:收之桑榆的“桑”和“榆”是什么意思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据资料显示“桑”和“榆”不可分开解析
问题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喻初始。②桑榆:指黄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读音】:shī zhī dōng yu,shōu zhī sāng yu
【例句】:
1.尽管google在韩国失之东隅,进展遇阻,它或有更多机会在中国市场收之桑榆,因为中国搜索市场的领导者百度,目前正丑闻缠身。
2.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1134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收缘结果
下一篇: 手不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