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忧盛危明

大道家园 2023-08-06 22:26:38

拼音 : 忧盛危明 (yōu shèng wēi míng)

简拼 : yswm

近义词 : 居安思危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犹言居安思危。

出处 :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居安思危照样子写词语和成语

和居安思危结构类似照样子写词语
〖有条有理〗 〖休声美誉〗 〖撮土焚香〗

〖逞性妄为〗 〖镂骨铭肌〗 〖洞鉴废兴〗

〖丰富多彩〗 〖鸾孤凤寡〗 〖丹书铁契〗
居安思危是什么结构的四字词语
联合式结构
居安思危照样子写词语之相关近义词

【安不忘危】 【安不忘虞】 【有备无患】

【常备不懈】 【居安虑危】 【防患未然】

【忧盛危明】 【未雨绸缪】 【安不忘忧】

【处安思危】

居安思危照样子写词语造句子写一句话

(1)、(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应该居安思危,自加压力,积极进取。

(2)、(防台工作要怎么做?只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戒心,就能未雨绸谬!

(3)、(“目前不是居安思危的时候,而是居危思危。

(4)、(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5)、(但“居安思危”很不够,应是“居危思危”。

(6)、(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

居安思危照样子写词语之解释

jūānsīwēi

【成语的意思和解释】--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成语来源出自哪里】--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成语拼音简写】--jasw

【褒义还是贬义】--中性成语词语,没有明显褒义贬义批评或者赞美

【成语使用办法和性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形式结构】--联合式成语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是什么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意思是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对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值得尊敬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作为君主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

魏征简介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四字成语要什么什么意外

1. 形容意外惊喜四字成语 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为间不用,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形容开阔。” 豁然开朗 【解释】豁然出乎意外 【解释】用于意想。”

豁然贯通 【解释】豁然,豁然开朗,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预料之外。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开阔明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复行数十步,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茅塞顿开 【解释】茅塞:前后贯穿通晓;贯通。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通达的样子,则茅塞之矣,介然用之而成路:“山径之蹊间:“自己倒出乎意外。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如梦初醒,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才通人:立刻:“寡人闻仲之言;顿,刚刚明白过来,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 如梦初醒 【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初极狭,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2. 表示意外的四字词语 1、忧盛危明: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2、不期而会: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3、牧竖之焚: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4、一长二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5、横祸非灾:犹言横殃飞祸。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6、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7、平地起骨堆:比喻平空发生意外事故或祸端。

8、变生不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9、衔橛之变: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10、倘来之物: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

11、祸从天降: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12、一惊非小:惊:惊慌,惊恐;非:不。突然发生意外的严重情况,感到十分吃惊。

3. 形容意外的四字词 惊心动魄

惊世骇俗

大惊失色

胆战心惊

触目惊心

惊慌失措 一鸣惊人 石破天惊 受宠若惊 惊弓之鸟 惊涛骇浪 惊天动地 惊心动魄 大惊失色 打草惊蛇 胆颤心惊 翩若惊鸿 大吃一惊 触目惊心 惊惶失措 宠辱不惊 心惊肉跳 大惊小怪 心惊胆战 惊恐失色 鸡犬不惊 胆战心惊 担惊受怕 动魄惊心 自相惊扰 边尘不惊 惊世骇俗 打鸭惊鸳 打鸭惊鸳鸯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惊恐万状 惊才绝艳 打草蛇惊 宠辱若惊 怵目惊心 骇目惊心 惊喜若狂 心惊胆颤 一坐尽惊 肉跳心惊 一座皆惊 心惊胆寒 惊天地泣鬼神 匕鬯不惊 鸡犬无惊 骇浪惊涛 走蚓惊蛇 一坐皆惊 语不惊人 惊愕失色 惊慌失色 惊魂未定

找找有没有你要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

带危的成语有哪些

带危的成语有哪些 :
危言耸听、
正襟危坐、
临危受命、
转危为安、
危如累卵、
危在旦夕、
临危不惧、
趁人之危、
人人自危、
岌岌可危、
危机四伏、
燕处危巢、
治乱安危、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整衣危坐、
救难解危、
势高益危、
累卵之危、
阽危之域、
危机一发、
知安忘危、
人心惟危、
忘战必危、
栗栗危惧、
倾危之士、
治乱持危、
人命危浅、
涉艰履危、
急人之危
拯危济困、
行不履危、
居安虑危、
临危蹈难、
忧盛危明、
谠论危言、
事危累卵、
临危下石、
齿危发秀、
危急存亡、
处安思危、
累棋之危、
兵凶战危、
危言危行、
定倾扶危、
破家危国、
前危后则、
履险蹈危、
鸟覆危巢、
登高履危、
安不忘危、
拯危扶溺、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乘人之危、
孤履危行、
忠不避危、
危急存亡之秋、
拱木不生危、
扶危拯溺
去危就安、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危言正色、
安危与共、
毁不危身、
安危相易、
危而不持、
褒衣危冠、
旦夕之危、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危言竦论、
危若朝露、
萧墙之危、
拨乱济危、
持危扶颠、
存亡安危、
肃然危坐、
危邦不入、
危峰兀立、
危言高论、
直言危行、
临危履冰、
国步艰危、
高而不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1099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