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盖棺论定 (gài guān lùn dìng)
简拼 : ggld
近义词 : 盖棺定论
反义词 : 未了公案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连动式
成语解释 :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 : 《明史·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成语用法 : 连动式;作谓语;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例子 : 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盖棺论定是比喻一个人的功过好坏,必须在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会随着社会的制度、背景而改变,今天认为是正确的,到了明天不一定会变成是错误的,相反,现在认为是错误的,到了未来也许会成为正确的。何况,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
据辞书,两种用法皆可。但是以“盖棺论定”较为常见,且较雅驯(典雅纯正)。
1、【词语】:盖棺论定
【注音】:gài?guān?lùn?dìng
【释义】: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2、【词语】:盖棺定论
【注音】:gài?guān?dìng?lùn
【释义】: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都是: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另有:盖棺事定(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盖棺事已(盖:遮盖;已:停止。人死了,事情才算完结。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按:旧版《辞海》释"盖棺事定"曰:"谓人死而事业定也。《晋书·刘毅传》:‘大丈夫盖棺事方定。’后言人死后而贤否定曰盖棺论定。"?
《晋书》多家,惜已残佚,无可一一检证,今通行唐官修本《晋书》两刘毅传均无此文,新版《辞海》改释为:"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后谓人死以后是非功过才能断定为‘盖棺事定’。亦作‘盖棺论定’。"?
有人提出异议:仅取语词之近似以为出处,则在先已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更先则见《韩诗外传》卷八:"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何必独取韩愈此诗?(夏闳《"盖棺事定"质疑》,《文献》?1983年03期)
盖棺定论的现代意思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中文发音:?gài guān dìng lùn。
成语解释: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成语出处: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成语造句: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如若皇上仅仅一面之辞即盖棺定论,天下能有多少人会被冤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盖棺事定、盖棺论定。
英语翻译:Praise no man till he is dead.
词语辨析
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称颂),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诽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同“盖棺论定”。不可与“盖棺事已“等同!盖棺定论,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就会出现客观的定论。同“盖棺论定”。出自唐·韩愈的诗《同冠峡》和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933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盖棺定论
下一篇: 盖棺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