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发怒冲冠 (fā nù chōng guàn)
简拼 : fncg
近义词 : 怒发冲冠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连动式
成语解释 : 同“发上冲冠”。
出处 : 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宗意和之。如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燕丹子》下卷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怒发冲冠读作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例句
听到敌人的阴谋,不由得令人怒发冲冠,誓死反抗到底。
怒发冲冠和“勃然大怒”;都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不同在于:“勃然大怒”强调“突然发怒”;怒发冲冠含褒义;强调“义愤发怒”。"勃然大怒"为中性成语;怒发冲冠和"勃然大怒"只用于人及其神态;
成语故事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罕见的玉璧,这块玉璧是春秋时楚人和氏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非常想占有它。于是他写信给赵王,假称要用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害怕秦王骗他,但又不敢得罪秦王,于是和大臣们商量,却也没有商量出办法。正在无可奈何之时,有人推荐了蔺相如,说他勇敢而又谋略。赵王立刻召见了他,向他询问对策。蔺相如说:“秦强我弱,我们必须得去。如果我们去了,秦王不守信,那就是他无理,这样他就要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王并没有隆重地欢迎他,而是在一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傲慢地接见了他。秦王拿过璧后,看了又看,并把它传给大臣和姬妾们观赏。看到秦王的这种态度,蔺相如非常愤怒。他看出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便谎称要把这块玉璧的小毛病指给秦王看,趁机拿回了和氏璧。他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站在柱子旁。由于他非常气愤,头发根根直立,将帽子都顶了起来。他厉声斥责了秦王的无信和傲慢,并说秦王若再逼他,他将把玉璧撞碎。秦王只得道歉。最终,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带着和氏璧返回赵国。
展开
怒发冲冠成语典故: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成语大全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
怒发冲冠,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出自《庄子·盗跖》,那么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
1、 怒发冲冠释义: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 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3、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关于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怒发冲冠的意思原义是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发冲冠,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子等《庄子·盗跖》。
成语用法: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造句:
1、他的脾气很坏,即使只是芝麻小事也会气得怒发冲冠。
2、他知道自己积蓄被儿子赌光了,不禁气得怒发冲冠。
3、他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的模样,令在场的人怒发冲冠。
4、听了这件荒唐的事情以后,爷爷怒发冲冠,生气了许久。
5、因为哥哥不断顶嘴,爸爸因此怒发冲冠。
成语寓意:
“和氏璧”因蔺相如怒发冲冠而完整地回到了赵国。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形体有很大的控制支配作用。头发竖起来,在平常状态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当一个人极度愤怒的时候,却可能发生。如此的情形还有很多。
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讲到:一个人服药想要发汗,有时候都做不到,但是惭愧之心一起,则不免大汗淋漓;一早上没吃饭就会觉得很饿,但曾子在母亲去世之后,因为极度的悲哀,曾经7天不吃饭也没觉得饥饿。
这些事例使人们明白,要使身体安泰,就应该保持精神的清静虚无,尽量避免被外物所激荡。愤怒如同心中燃烧的一把火,如果放任它越烧越烈,最终必将焚毁自己,人在极端愤怒下不要轻易做决定。
以上内容参考:—怒发冲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281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怕处有鬼
下一篇: 发怒穿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