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格物穷理

大道家园 2023-07-31 18:14:26

拼音 : 格物穷理 (gé wù qióng lǐ)

简拼 : gwql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穷究事物的道理。

出处 :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格物致知和格物穷理有什么区别

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如何理解朱熹"格物穷理"的思想

物格才能穷理,中外古今一也。
不能格物则不能尽穷其理。如张衡,不格身边眼前之物究天地阴阳之至道,何以能穷其理而成浑天仪、地动仪之天工。如牛顿,不格苹果坠落之物,何以能穷其理而得万有引力之定理。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叔本华则谓“世界是我的表象”,即是这种理性悬置分析对掺杂了太多人性欲求和个人意志而导致的认识扭曲的反叛。而后期胡塞尔之现象学、维特根斯坦之分析哲学皆如是之格物而穷理。
朱子谓:“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即格物而后得之至理定理规律。所谓人欲,非后世所误解的“欲望、欲求”之“欲”,而是与个体独特知识结构有关的带有个人独特意识的理解、认识、偏颇的想法观念之“欲”。即朱子所言“古人为学,只是升髙自下,歩歩踏实,渐次解剥,人欲自去,天理自明。““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也。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即事物的规律,亦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格物,即是于细微处见文章,“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故谓“物格而后知至”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250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