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自相惊扰 (zì xiāng jīng rǎo)
简拼 : zxjr
近义词 : 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反义词 : 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成语用法 :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例子 : 空袭警报响时,一定要镇静沉着,听从指挥,切勿自相惊扰。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风声鹤唳
读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
释义
唳:叫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
示例
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近义词
草木皆兵
反义词
风平浪静
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 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 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 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1.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杯弓蛇影 )
2.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捕风捉影)
3.比喻措施得当、收效迅速.(立竿见影)
4.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浮光掠影;影影绰绰)
5.比喻暗中攻击、陷害他人.(含沙射影)
6.形容消失干净、不知去向.(无影无踪)
7.形容美好希望全部落空》(化为泡影)
答案是蛇
杯弓蛇影是意思: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杯弓蛇影的故事
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yuè)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露面。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就闭着眼睛喝了下去。从此以后,就老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总想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乐广心想,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回到家中,他在客厅里踱(duó)来踱去,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心里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象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乐广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 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217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自相残杀
下一篇: 自相惊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