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不辨菽麦

大道家园 2023-07-31 07:24:54

拼音 :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简拼 : bbsm

近义词 :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反义词 :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

成语解释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 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例子 :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菽麦的诗词菽麦的诗词是什么

菽麦的诗词有:《耦耕·菽麦事方毕》《山居杂诗·高原收菽麦》。
菽麦的诗词有:《耦耕·菽麦事方毕》《山居杂诗·高原收菽麦》。结构是:菽(上下结构)麦(上下结构)。注音是:ㄕㄨㄇㄞ_。拼音是:shūmài。
菽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
二、引证解释
⒈豆与麦。引《诗·豳风·七月》:“黍稷重_,禾麻菽麦。”《礼记·内则》:“_酏酒醴,_羹菽麦。”清黄燮清《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⒉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_传》:“愚夫不为也,况_颇别菽麦者哉!”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三、国语词典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
四、网络解释
菽麦菽麦,读音为shūmài,汉语词汇。出自《诗经》,本意是豆与麦,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今有成语“不辨菽麦”。
关于菽麦的诗句
高原收菽麦菽麦事方毕旧时菽麦真其父
关于菽麦的成语
饮水啜菽麦丘之祝饮水食菽啜菽饮水麦秀两岐
关于菽麦的词语
黍离麦秀饮水啜菽菽水之欢饮水食菽麦丘之祝智昏菽麦不辨菽麦啜菽饮水布帛菽粟麦秀两岐
关于菽麦的造句
1、三庆宏开,稻梁菽麦黍稷出入,此句含六谷,本意是配宏开,三庆铺广收天下稻谷,财源广进,倒也是一句佳联,但。
2、他都这么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3、但是不辨菽麦,以海战失利为由,而认定这种战术必然是“错误”。
4、维大宋政和七年,岁在丁酉,三月清明,徐昭、张霖、郑亿年、陈又汇四公子于中牟县射猎,因童子无知,顽皮放浪,不辩菽麦,未识耕牛。
5、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到了这里简直就是不辨菽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菽麦的详细信息

含“不”字的成语有哪些?

含不字的成语如下:
不期而遇、不虚此行、不留余地、零碎不全、口不应心、卓尔不群、采椽不斫、朝不虑夕、不可轻犯、不辨菽粟、祸出不测、闭门不出、矜持不苟、恶不去善、只骑不反、乐祸不悛、无所不容、大节不夺、变动不居、言不及行、俗不可耐、不由分说、一字不落、食而不化、威刑不肃、专一不移、不轨不物、非钱不行、耳不离腮、屡试不爽、爱不释手、拟于不伦、不得其所、歪不横楞、横行不法、终日不倦、昼夜不舍、裹足不进、俭不中礼、不干不净、不值一笑、临难不屈、毫不犹豫、兵不污刃、未为不可、游荡不覊、成事不说、按甲不动、淡而不厌、岁比不登、盖不由己、目不苟视、贵不召骄、良莠不分、不次之位、风景不殊、不卜可知、不当不正、曲不离口、豪放不羁。
不什么的四字成语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191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