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道寡称孤 (dào guǎ chēng gū)
简拼 : dgcg
近义词 : 称孤道寡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出处 : 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我国自古就有个怪现象,那就是谦虚,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谦词较多。尤其说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是鄙人、敝人,自己的家是陋室,自己写的什么是拙作等等。倘若汇总一下,那足可以来本《谦词词典》。我们常说的“称孤道寡”是指皇帝,“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这恰如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常说“本人才疏学浅”一样,是道地的谦逊。那么谦逊在古时以“孤寡”为口头语,今人似乎颇难理解。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那时各国相争,人口众多即是强盛之兆,有德而人心归向,“寡人”是自谦为寡德之人。这就像现在委某人以官衔,其必自谦“本人能力有限”,若口吐狂言说“管这点事闭着眼就干了”,非让你还没等睁开眼就丢了乌纱。到了汉代,“寡人”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语了。有人曾注意过,韩信为齐王时,对蒯通说:“先生相寡人何?”此外如淮南王黥布、吴王濞这些“叛臣”均自称过寡人,而韩信当时仅仅是领兵的将军,这样的自称也有犯上之嫌。
鳏寡孤惸、
道寡称孤、
孤家寡人、
孤鸾寡鹄、
形孤影寡、
孤独鳏寡、
寡鹄孤鸾、
怜孤惜寡、
孤立寡与、
孤雌寡鹤、
鳏寡孤独、
孤寡鳏独、
孤俦寡匹、
孤鸿寡鹄、
称孤道寡、
鸾孤凤寡、
鳏寡孤茕、
孤独矜寡、
孤儿寡妇、
孤陋寡闻
很多人从影视剧中听到许多的诸侯,君王成自己为“孤”,没错,“孤”就是君王自称。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称之为孤。
孤是一个不好的词,有些人认为孤和寡人这些词是好词,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好词。
什么叫孤,什么叫寡?
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三命通会·卷三·论孤辰寡宿》
但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才用这些词呢?
这里面的道理,在道德经39章中说得很清楚。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不是作践自己,而是时刻提醒自己需要需要居下,只有居下,才能听得到别人的意见,才能看得见别人,才不会妄为,胡为,才能无为。
这句话中也提出谁才能称孤,那就是侯王。
诸侯或遇危难丧败,自为贬损之词,亦有称孤者。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所以侯一等就可以称孤道寡了。公也可以称孤,王更可以称自己是孤,王就是周天子。
秦、汉之际,转而成为雄称,田横谓吾始与汉王,皆南面称孤,是其著例。然汉时尚极少见,汉末群雄割据,曹操谓:“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当王,公,侯都能称孤,使得孤这个字变成了身份的像征,所以像春秋战国时期子、男一级的在封国中也会自称孤。特别是到春秋后期战国时期,不管是什么爵位,这些诸侯国的人都自称自己是王,比如像四川的巴国,本来是巴子,结果也称巴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孙权、刘备也用此称。唐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叛秘,推滔为盟主。滔称孤,武俊等称寡人,以孤为大、寡人为小,适与先秦制度相反。所以这些人都可以称孤道寡。普通人和普通官员没有人会用这个词,因为不吉祥之词只能高贵者用,这又是很明显的等级观念了。如果大街上有人自称是孤,那有人就会认为他病了,重一点的就会将他抓走杀掉,因为后来孤已经成了帝王的专用名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10159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而不径
下一篇: 道尽途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