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辞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简拼 : cbdy
近义词 : 词不达意、言不及辞
反义词 : 言必有中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 : 宋·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说话与写作
例子 : 大概学作文时,总患辞不达意。(鲁迅《两地书》一一)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意思: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成语出处:
”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白话文:“大概是五百年来记载功绩的人,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我曾叹息的。”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
近义词言不尽意。
意思是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白话文:“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想要讲的话的,言语是不能表达我们心意的。”
词不达意是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言不由衷意思是指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
一、词不达意:
释义: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近义词:拐弯抹角、词不逮意、辞不达意、言不尽意。
反义词:斐然成章、曲尽其妙、神来之笔、振振有词、一语破的、飞来神笔、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用法搭配:作谓语、定语;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
二、言不由衷:
释义:由:从;衷:内心;意思是指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近义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甜言蜜语、有口无心、心口不一、叶公好龙、言行不一、两面三刀、口口声声、言不由中。
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为心声、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肺腑之言、言行一致。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三、二者区别:
言不由衷和口是心非,都指心口不一致。但言不由衷多形容以敷衍为目的,不坦率,形容虚伪欺骗时成分要轻得多,口是心非多形容虚伪欺骗的言行。
“词不达意”“言不由衷”造句:
一、词不达意:
1、我写作有困难,常常感到词不达意。
2、他在大庭广众中说话总是感到紧张,常常词不达意。
二、言不由衷:
3、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4、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5、看他这言不由衷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诚心要帮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127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辞不达义
下一篇: 带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