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不舍昼夜 (bù shě zhòu yè)
简拼 : bszy
近义词 : 夜以继日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
成语解释 :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 :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指夜以继日
例子 : 道若途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汉·扬雄《法言·问道》)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不舍昼夜释义:
日夜不停、持续不断。
不舍昼夜造句:
1、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靠坚韧精神)。
3、空管局、机场、航空油料等保障单位不舍昼夜、全力以赴,通力配合。
4、兰州人段续发明的水车,明朝就已然在故土不舍昼夜。
5、时间的流动常被比拟成飞箭或不舍昼夜的流川,它冷酷地把我们从过去带往未来。
6、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光如梭,人生苦短。
7、它悄无声息地飘落在山间、草地、生人的房顶,亡魂的墓地,不舍昼夜,美丽如斯。
8、为了保持所有文件的当前状态信息,配置管理工具客户端必须不舍昼夜的关注所有发生的事情。
9、为了期末考,上个星期我必须不舍昼夜的读书。
10、英国救急人员正不舍昼夜地忙碌着,救出被水位越来越高的洪水困住的人。
11、愿你像一条静穆的大河,不管两岸的青山,平远的田野,也不管丽日和风,雷电雨雪,只是不舍昼夜,永远向前流去。
12、再沉落, 那是奈何桥上, 亡魂不舍昼夜的歌声。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不会再来,仅留下照片、日记和书信,作为回忆的凭据,时常翻看,倍感快乐。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的流逝。
此典出自《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到了晚年,常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有一天,他和学生们一道去散步,走到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默默不语。学生们不知他在想什么,就没有去打扰他。他望了很久,最后叹了一口气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或许它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学生们听了孔子的感叹,领会到了孔子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于是,他们立刻向孔子表示:“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珍惜时光,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孔子听了深有所感地说:“应该珍惜时光,认真学习啊!”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该句没有下一句,该句引申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出自论语《子罕》。
传说孔子在2500年前闻听吕梁洪(今徐州吕梁山)乃四险之最,带得意弟子数人,前去观洪。不料孔子同弟子快马加鞭路过一个山旮旯时,因山路崎岖,车轴“咔嚓”而断,不得不留宿两日,因有圣人寄宿,圣人窝村也由此得名。孔子师徒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今故黄河),有感而发,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具体解析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
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
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107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别开蹊径
下一篇: 不胜杯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