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非意相干

大道家园 2023-07-30 10:13:01

拼音 : 非意相干 (fēi yì xiāng gān)

简拼 : fyxg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出处 : 晋·王隐《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指意外的无故冒犯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非 开头的成语

【非分之想】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
【非同小可】非:不;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非我莫属】莫:没有;属:隶属。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非分之财 】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非我族类 】 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非池中物 】 池中物:比喻蛰处一隅没有远大抱负的人。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非战之罪 】 罪:罪过。不是战争本身的过失
【非愚则诬】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非此即彼 】 非:不是;此:这个;即:便是;彼:那个。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
【非同等闲】非:不;等闲: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非意相干】 非:不是;意:意料;干:冒犯。不是有意的冒犯
【非亲非故】亲:亲属;故:故旧,老朋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过去没有什么关系
【非昔是今】非:反对,责怪;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非刑拷打】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非常之谋】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指阴谋篡夺帝位。
【非日非月】非:不论;月:月夜。不论白昼或黑夜。形容不分昼夜
【非通小可】非:不;通:同“同”;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非异人任】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非钱不行】指官场黑暗,贪污成风,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
【非刑吊拷】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非分之念】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头。
【非同儿戏】儿戏:小孩嬉戏。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必须严肃对待
【非罴非熊】罴:熊的一种。不是熊也不是罴。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非人不传】非:不是;传:传授。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
【非刑逼拷】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非熊非罴】罴:熊的一种。不是熊也不是罴。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卷第三十八(12)

任彦升

臣王言:臣闻求贤暂劳,垂拱永逸,吕氏春秋曰: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方之疏壤,取类导川。孟子曰:舜使禹疏九河,禹掘地而注之海。国语,太子晋曰:伯禹疏川导滞。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老子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河上公注曰: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大戴礼,孔子曰:古者絻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絖塞耳,所以掩听也。絻,古冕字;絖,古纩字,音义并同。庄子曰:圣人治天子,为符玺以信之。六飞同尘,五让高世。汉书,爰盎谓文帝曰:陛下有高世之行三: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者三,南向让者再,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又曰: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尘。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白驹,已见桓元子荐谯元彦表。毛诗曰: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司马迁书曰:仆之先人,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鹖冠子曰:伊伊酒保,太公屠牛,海内荒乱,立为世师。物色关下,委裘河上,列仙传曰:关令尹喜内学,老子西游,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晏子曰: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之实,桓公听管仲,而赵襄子信王登,此之谓委裘。然委裘,谓用贤也。神仙传曰:河上公,莫知其姓名也,尝读老子道德经,汉孝文帝驾从而诣之。非取制于一狐,谅求味于兼采。王褒讲德论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张璠易注序曰:蜜蜂以兼采为味。五声倦响,九工是询,鬻子曰:昔者大禹治天下,以五声听治。九工,已见王元长策秀才文。寝议庙堂,借听舆皂。说苑,晋东郭氏曰:肉食者失计于庙堂,藿食得不肝脑涂地?班固汉书匈奴赞曰:汉兴,忠言嘉谋之臣,相与议事于庙堂之上。左氏传曰:晋侯听舆人之诵。舆皂,已见射雉赋。臣位任隆重,义兼家邦,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幸路绝,邓析子曰:循名责实,君之事也;奉法宣令,臣之职也。徼幸,已见李令伯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说苑,晏子曰:陂池之鱼,入于势门。谢灵运宋书序曰: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王隐晋书曰:祖约清谈平裁,老而不倦。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左太冲咏史诗曰: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

窃见秘书丞琅邪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冕,梁书曰:俭子暕,字思晦。何之元梁典曰:侍中领右骁骑王骞,字思晦,太尉文宪公长子也。左仆射王暕,字思寂,文宪公次子也。王筠为骞碑,亦云骞字思晦。据此及梁书,明梁典及碑误也。晋中兴书曰:王祥弟览,览生导,导生洽,洽生珣,珣生昙首。沈约宋书曰:王僧绰,昙首长子,遇害,子俭嗣也。尚书曰:宣重光。晋中兴书:庾冰疏曰:臣因循家宠,冠冕当世。神清气茂,允迪中和,淮南子曰:神清者嗜欲不能乱。蔡洪张锜状曰:锜资气早茂,才干足任。尚书曰:允迪厥德。礼曰: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臧荣绪晋书曰:卫玠,字叔宝,好言玄理,拜太子洗马。常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世说曰: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昔以放任为达,或去衣裸体。乐广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孙盛晋阳秋曰:裴秀有风操,十余岁,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居无尘杂,家有赐书,韦昭吴书曰:刘基不妄交游,门无杂宾。汉书曰:班彪幼与兄嗣共游学,家有赐书,好古之士,自远方至。辞赋清新,属言玄远,陆机陆云别传曰:云亦善属文,清新不及机,而口辩持论过之。臧荣绪晋书曰:阮籍虽放诞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室迩人旷,物疏道亲。毛诗曰: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尹文子曰:处名位,虽不肖,不患物不亲己;在贫贱,不患物不疏己。亲疏系乎势利,不系乎不肖与仁贤也。养素丘园,台阶虚位。养素,已见谢宣远送孔令诗。庠序公朝,万夫倾望。 孟子曰:夏曰秋,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曹植求通亲亲表曰:执政不废于公朝。岂徒荀令可想,李公不亡而已哉!臧荣绪晋书曰:荀顗,字景倩,颍阳人也,魏太尉彧之第六子。黄初末,除中郎,高祖辅政,见顗,异之,曰:顗,令君之子也;近见袁侃,亦曜卿之子也。皆有父风。范晔后汉书曰:李固,字子坚,汉中郡南郑人,司徒郃之子。少好学,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前晋安郡候官令东海王僧孺,年三十五,字僧孺,理尚栖约,思致恬敏。刘璠梁典曰: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六岁解属文。梁兴,除镇军记室,稍迁兰陵太守,卒于谘议。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东观汉记曰:班超家贫,为官佣写书,投笔叹曰:丈夫独不效傅介子立功绝域之地以封侯,安久笔耕乎!东观汉记,耕或为研。范晔汉书曰:班超为官佣书以供养。吴志曰:阚泽,字德润,会稽人。家世农夫,至泽好学,无以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檀道鸾晋阳春秋曰: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孙氏世录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汉书曰:路温舒取泽中蒲截为牒,编用写书。楚国先贤传曰:孙敬到洛,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止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先言往行,人物雅俗,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孙绰子,或问人物,曰:察虚实,审真伪,断成败,定终始,斯可谓之人物矣。雅俗,已见范云让表。甘泉遗仪,南宫故事,胡广汉官制度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长安时,出祠天于甘泉用之。名曰甘泉卤簿。范晔后汉书曰:郑弘为尚书令,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着之南宫,以为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汉书,张安世子千秋为中郎将,将兵击乌桓还,谒大将军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战国策曰:苏秦说赵王,抵掌而言。岂直鼮廷鼠有必对之辩,竹书无落简之谬。挚虞三辅决录注曰:窦攸举孝廉,为郎。世祖大会灵台,得鼠如豹文,荧荧光泽,世祖异之,以问群臣,莫能知者。攸对曰:鼮鼠也。诏问何以知之,攸对曰:见尔雅。诏案秘书,如攸言,赐帛百匹。张骘文士传曰:人有嵩山下得竹简一枚,两行科斗书,人莫能识。张华以问束皙,皙曰:此明帝显节陵策文。验校果然。朝廷士庶,皆服其博识。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访对不休,质疑斯在。班固汉书,董仲舒述曰:谠言访对,为世纯孺。太玄经曰:爰质所疑。宋衷曰:质,问也。并东序之秘宝,瑚琏之茂器。书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典引曰:御东序之秘宝。论语,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诚言以人废,而才实世资。论语,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嘲曰:邹衍颉顽而取世资。班固汉书翟方进述曰:用合时宜,器周世资。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

文选考异

为萧扬州荐士表:袁本、茶陵本? 荐?上有?作?字。案:尤本脱。

注?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尘?:袁本作?同尘已见上文?。茶陵本复出,非。

注?王褒?下至?非一狐之腋? :袁本作?一狐已见上文?。茶陵本复出,非。

注?谢灵运宋书序曰?:何校? 宋?改?晋?,陈同,是也。各本皆误。

注?在贫贱不患物不疏己?:何校?贱?下添?虽仁贤?三字,陈同,是也。各本皆脱。

注?孟子曰?下至?学则三代共之?:袁本作?庠序已见上文?。茶陵本复出,非。

注?四方有志之士?:袁本、茶陵本无?有志?二字。

注?东观汉记耕?:袁本、茶陵本无?汉?字。

注?范晔汉书曰?:何校?汉? 上添?后?字,是也。各本皆脱。

注?晋阳春秋曰?:袁本无?春 ?字是也。。茶陵本亦衍。何校?晋?上添?续?字,同前。

注?论语子曰?下至?不以人废言?:袁本此十六字作?不以人废言已见上文?九字。茶陵本复出。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033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