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顺水放船 (shùn shuǐ fàng chuán)
简拼 : ssfc
近义词 : 顺水推船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法嗣·大宁道宽禅师》:“万用自然,不劳心力。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且道逆风兴楫,谁是好手?”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1. 有"水"字的成语或四字常用语有哪些 水 字开头的成语:水菜不交同“水米无干”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水到渠成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水到鱼行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水滴石穿水不断下滴,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语本《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水底捞月同“水中捞月”水底捞针比喻希望极少水底摸月同“水中捞月”水底纳瓜同“水里纳瓜”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
共八体。有《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异名水光山色泛指山水景色水火不避谓不避艰险水火不辞见“水火不避”水火无交谓无财物牵涉。
形容为官清廉。语本《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水火无情谓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留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
旱,通“悍”。喻因祸致福水尽鹅飞①喻利尽交绝。
②比喻民穷财尽水尽山穷同“水穷山尽”水净鹅飞见“水尽鹅飞”水枯石烂极言历时长久水来土掩比喻根据情况设法抵挡水里纳瓜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水流花落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
②比喻时过境迁水流湿,火就燥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谓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
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水落归漕喻安稳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水满金山见“水漫金山”水漫金山神话故事。
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
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后用以形容大水弥漫水米无干见“水米无交”水米无交①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
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民。②多指互不相涉水明山秀见“水秀山明”水磨工夫喻细致耐心的工夫水母目虾《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
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
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水穷山尽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水 *** 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彼此结合十分紧密水深火热《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后以“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水剩山残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水石清华见“水木清华”水宿风餐水上住宿,临风野餐。
形容旅途生活艰苦水宿山行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
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水楔不通见“水泄不通”水泄不漏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水泄不通亦作“水楔不通”。
亦作“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水泄不透同“水泄不通”水泄不通见“水泄不通”水泄不通见“水泄不通”水性杨花水性随势而流,杨花随风飘荡。
比喻妇女作风轻浮,用情不专一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水远山长①同“水远山遥”。②谓山河辽阔水远山遥谓路程遥远水月观音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水月镜花水中月,镜中花。
比喻虚幻景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水涨船高见“水长船高”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不能藏身。
比喻对人对事过于苛察,就不能容众水中捞月比喻白费气力,毫无成果水中著盐喻不着痕迹水中捉月见“水中捞月”水字开头的歇后语:水上浮萍 - 没有根的 水上葫芦 - 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水上打一棒 - 没有痕迹 水底。
2. 含有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含有水的四字词语 :
青山绿水、
山清水秀、
水深火热、
落花流水、
滴水穿石、
背水一战、
大禹治水、
水泄不通、
杯水车薪、
滴水不漏、
水落石出、
拖泥带水、
萍水相逢、
流觞曲水、
源头活水、
水 *** 融、
山重水复、
细水长流、
水力发电、
覆水难收、
山穷水尽、
水到渠成、
一头雾水、
水土保持、
心如止水、
生理盐水、
镜花水月、
水中捞月、
水土流失、
似水流年
3. 水在第四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
也比喻摆脱困境。落花流水: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
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千山万水: 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蜻蜓点水: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
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穷山恶水: 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
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如鱼得水: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拖泥带水: 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望穿秋水: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
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污泥浊水: 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一败如水: 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一潭死水: 潭:深水坑。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一衣带水: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游山玩水: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悲歌易水: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
泛指我国东北地区。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
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撮盐入水: ①形容立刻消灭干净。
②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尺山寸水: 指每一小块山水。
乘高决水: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抽刀断水: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
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裁云剪水: 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斗升之水: 比喻微薄的资助。簟纹如水: 簟:竹。
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大禹治水: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芙蓉出水: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
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饭蔬饮水: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滚瓜流水: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观山玩水: 犹言游山玩水。归之若水: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
形容人心所向。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涸鲋得水: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同“涸鱼得水”。黄汤辣水: 泛指饮食。
黄汤淡水: 泛指饮食。同“黄汤辣水”。
黄尘清水: 比喻变化迅速。涸鱼得水: 涸辙之鱼得到水。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蛟龙戏水: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
形容武艺精湛纯熟。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
兼,同“蒹”。救民于水火: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交淡若水: 指道义上的往来。
连汤带水: 比喻全部,无遗留。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流年似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廉泉让水: 廉:廉洁;让:谦让。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买臣覆水: 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名山胜水: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同“名山胜川”。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
马前泼水: 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马龙车水: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
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歠菽饮水: 喝豆粥饮白水。比喻生活清苦。
爬山涉水: 形容路途艰辛。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情深潭水: 比喻友情深厚。
清尘浊水: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清汤寡水: 形容菜肴水太多,粗糙没有味道。
若涉渊水: 比喻处境艰险。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石投水: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
比喻互相合得来。如鱼似水: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听风听水: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拖人落水: 犹言拖人下水。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拖人下水: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桃花潭水: 比喻友情深厚。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
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
比喻没。
4. 含水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水字成语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 *** 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死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5. 含有水字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①1 水碧山青2 水波不兴3 水不扬波4 水菜不交5 水长船高6 水村山郭7 水大鱼多8 水到渠成9 水到鱼行10 水滴石穿11 水底捞月12 水底捞针13 水底摸月14 水底纳瓜15 水调歌头16 水断陆绝17 水复山重18 水覆难收19 水光接天20 水光山色21 水广鱼大22 水过地皮湿23 水过鸭背24 水旱频仍25 水火兵虫26 水火不避27 水火不辞28 水火不兼容29 水火不容30 水火不投31 水火不相容32 水火无交33 水火无情34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35 水火之中36 水积成川37 水激则旱38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39 水浆不入40 水洁冰清41 水尽鹅飞42 水尽山穷43 水晶灯笼44 水净鹅飞45 水径不深46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47 水枯石烂48 水宽鱼大49 水阔山高50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51 水来土掩52 水里纳瓜53 水流花落54 水流花谢55 水流湿,火就燥56 水流云散57 水陆毕陈58 水陆并进59 水陆俱备60 水陆杂陈61 水陆之珍62 水陆之馔63 水绿山青64 水落归漕65 水落归槽66 水落石出67 水满金山68 水漫金山69 水米不粘牙70 水米无干71 水米无交72 水明山秀73 水磨工夫74 水磨功夫75 水母目虾76 水木明瑟77 水木清华78 水牛过河79 水懦民玩80 水佩风裳81 水泼不进82 水浅不容大鱼83 水浅者大鱼不游84 水清石见85 水清无鱼86 水穷山尽87 水裙风带88 水乳不分89 水 *** 融90 水乳之合91 水乳之契92 水软山温93 水色山光94 水深火热95 水深鱼聚96 水盛胜火97 水剩山残98 水失鱼犹为水99 水石清华100 水送山迎101 水宿风餐102 水宿山行103 水天一色104 水土不伏105 水土不服106 水楔不通107 水泄不漏108 水泄不通109 水泄不透110 水泄不通111 水性随邪112 水性杨花113 水秀山明114 水因地而制流115 水银泻地116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117 水源木本118 水远山长119 水远山遥120 水月观音121 水月镜花122 水月镜像123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24 水则资车125 水涨船高126 水至清则无鱼127 水置座右128 水中捞月129 水中著盐130 水中捉月131 水浊鱼噞132 水鱼之交②1 白水鉴心2 白水盟心3 杯水车薪4 杯水粒粟5 杯水舆薪6 杯水之饯7 杯水之敬8 杯水之谢9 背水为阵10 背水一战11 车水马龙12 趁水和泥13 尺水丈波14 出水芙蓉15 楚水吴山16 大水冲了龙王庙17 大水淹了龙王庙18 带水拖泥19 担水河头卖20 淡水交情21 淡水之交22 滴水不羼23 滴水不漏24 滴水成冰25 滴水成冻26 滴水成河27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28 滴水穿石29 滴水难消30 点水不漏31 鼎水之沸32 斗水活鳞33 反水不收34 范水模山35 肥水不落旁人田36 肥水不落外人田37 覆水不收38 覆水难收39 海水不可斗量40 海水难量41 海水群飞42 海水桑田43 河水不犯井水44 河水不洗船45 洪水横流46 洪水猛兽47 画水镂冰48 浑水摸鱼49 混水捞鱼50 混水摸鱼51 积水成渊52 煎水作冰53 江水不犯河水54 浆水不交55 借水推船56 借水行舟57 近水楼台58 近水楼台先得月59 近水惜水60 井水不犯河水61 据水断桥62 冷水浇背63 冷水浇头64 临水登山65 临水楼台66 流水不腐6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68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69 流水朝宗70 流水高山71 流水落花72 流水桃花73 流水无情74 流水行云75 流水游龙76 露水夫妻77 露水姻缘78 绿水青山79 落水狗80 马水车龙81 逆水行舟82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83 鸥水相依84 盘水加剑85 萍水偶逢86 萍水相逢87 萍水相遇88 萍水相遭89 泼水难收90 千水万山91 清水出芙蓉92 清水冷灶93 清水无大鱼94 清水衙门95 秋水芙蓉96 秋水伊人97 秋水盈盈98 曲水流觞99 如水赴壑100 如水投石101 乳水交融102 弱水之隔103 撒水拿鱼104 山水相连105 上水船106 勺水一脔107 涉水登山108 盛水不漏109 剩水残山110 菽水承欢111 菽水之欢112 疏水箪瓢113 顺水放船114 顺水人情115 顺水顺风116 顺水推船117 顺水推舟118 顺水行船119 顺水行舟120 似水柔情121 似水流年122 似水如鱼123 宿水餐风124 宿水飡风125 溯水行舟126 万水千山127 罔水行舟128 细水长流129 泻水著地130 秀水明山131 沂水春风132 沂水舞雩133 沂水弦歌134 以水济水135 以水救水136 以水投石137 以水投水138 以水洗血139 引水入墙140 饮水辨源141 饮水啜菽142 饮水栖衡143 饮水曲肱144 饮水食菽145 饮水思源146 饮水知源147 鱼水和谐148 鱼水深情149 鱼水相欢150 鱼水相投151 遇水迭桥152 遇水叠桥153 遇水架桥154 远水不解近渴155 远水不救近火156 远水解不了近渴157 远水救不得近火158 远水救不了近火159 知水仁山160 指水盟松161 置水之情162 舟水之喻163 酌水知源③1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2 冰清水冷3 不避水火4 不便水土5 不伏水土6 不服水土7 不通水火8 不习水土9 不习水土10 乘顺水船11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12 打落水狗13 风餐水栖14 风餐水宿15 风流水性16 风门水口17 风起水涌18 风宿水餐19 风飧水宿20 风行水上21 蜂房水涡22 干鲜水陆23 河同水密24 黄河水清25 火耕水耨26 火耕水种27 火热水深28 镜花水月29 救民水火30 陆詟水栗31 木本水源32 判若水火33 泼冷水34 清如水,明如镜35 人之水镜36 如蹈水火37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38 山崩水竭39 山长水阔40 山长水远41 山殂水崖42 山肤水豢43 山高水长44 山高水低45 山高水险46 山高水远47 。
6. 带有水字结尾的四字词语成语有哪些 青山绿水、
落花流水、
大禹治水、
流觞曲水、
源头活水、
心如止水、
依山傍水、
一潭死水、
高山流水、
如鱼得水、
汤里来,水里去、
千山万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蜻蜓点水、
游山玩水、
竹篮打水、
拖泥带水、
失足落水、
望穿秋水、
以水救水、
连汤带水、
啜菽饮水、
以水投水、
血浓于水、
奇山异水、
真山真水、
蛟龙戏水、
白山黑水、
山鸡映水
污泥浊水、
牛不喝水强按头、
尺山寸水、
拖人下水、
陆无屋,水无舟、
清尘浊水、
残汤剩水、
如人饮水、
黄汤辣水、
桃花潭水、
以水洗水、
黄尘清水、
剩汤腊水、
巴山蜀水、
抽刀断水、
饭蔬饮水、
模山范水、
衣带之水、
众怒如水火、
盗泉之水、
一水两水、
马前泼水、
如鱼似水、
称薪量水、
悲歌易水、
碑沉汉水、
乘高决水、
跋山涉水、
十日一水,五日一
7. 描写山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放荡不羁、
峰回路转、
身临其境、
举世闻名、
山清水秀、
独具匠心、
双管齐下、
人杰地灵、
浑然一体、
唇齿相依、
巴山蜀水、
放浪不羁、
游山玩水、
尺幅千里、
工力悉敌、
烘云托月、
山光水色、
山水相连、
一丘一壑、
混然一体、
心弛神往、
模山范水、
东涂西抹、
尺山寸水、
刻雾裁风、
胸有邱壑、
寻幽探胜、
青鞋布袜、
谠言嘉论、
泉石膏肓
8. 含有 "水" 的四字词语 我来回答:【残山剩水】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馀的部分。
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
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吃水忘源】喝水的时候忘记了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处境优越时忘其所由来。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
形容生活清苦。【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残汤剩水】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裁云剪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裁云翦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撮盐入水】①形容立刻消灭干净。②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
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
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打落水狗】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滴水不羼】形容十分纯正。【点水不漏】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冻】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粒米成箩】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
比喻积少成多。【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担水河头卖】河:黄河。
到黄河边卖水。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
【淡水交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滴水难消】指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登山涉水】爬山过水。
比喻历尽艰难。【带水拖泥】①形容泥泞难行。
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现多作“拖泥带水”。
【大水淹了龙王庙】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鼎水之沸】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
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淡水之交】友情像水一样清澈。
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斗升之水】比喻微薄的资助。
【簟纹如水】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
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风餐水栖】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
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风餐水宿】在风中吃饭,在船上过夜。
【蜂房水涡】蜜蜂的巢和水的漩涡。比喻宫殿楼台的布局曲折回旋,多且密。
【风门水口】指要冲。【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
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风起水涌】大风刮起,水波汹涌。【芙蓉出水】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肥水不落旁人田】肥水:借指好处。
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肥水不落外人田】肥水:借指好处。
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覆水不收】复:倒。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复水不收】复: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反水不收】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
比喻不可挽回。【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
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覆水难收】复:倒。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复水难收】复: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风宿水餐】餐:吃饭。
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风飧水宿】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翻山涉水】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赋食行水】赋:给与;行:奉,酌酒或水敬奉客人。送饭送水。
【翻山越水】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1. 船过河 打一4字成语 回头是岸 【成语】回头是岸 【拼音】huí tóu shì àn【简拼】htsa 【近义词】浪子回头 迷途知返 【反义词】执迷不悟 怙恶不悛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解释】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
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来自 【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例子】只要他们认破迷津,那便~。(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转自911cha 【谜语】下河;辞海;过河;船一开出就遇险。
2. 关于船的五字成语 一棍打一船
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语解释:指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的话虽是不错,但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911cha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五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一棍打一船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3. 船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看风使船、借风使船、泥船渡河、水涨船高、草船借箭。
一、看风使船
释义:比喻跟着时势转变方向,随机应变。
出自:《西湖佳话 断桥情迹》:“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如何。”
示例: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何如。
二、借风使船
释义:风向哪里吹,船往哪里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 ,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
示例:大宝叔借风使船,改行贩卖土特产,虽然人越来越老,家境却越来越好,眼看直奔小康而去。
三、泥船渡河
释义: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出自:《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示例:这种方法如泥船渡河,不能长久。
四、水涨船高
释义: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自: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示例:全国经济形势好转了,水涨船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五、草船借箭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示例: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4. 我见过的船四字成语和三字成语有什么 洗脚上船
顺水放船
撑岸就船
借水推船
李郭同船
水长船高
看风驶船
泥船渡河
见风使船
顺水推船
及溺呼船
顺风使船
船坚炮利
车载船装
移船就岸
借风使船
乘顺水船
同船合命
南船北车
顺风行船
草船借箭
看风行船
楼船箫鼓
看风使船
顺风驶船
契船求剑
水涨船高
回船转舵
5. 含有船的四个字的成语 含有船的四个字的成语 :
水涨船高、
上了贼船、
借水推船、
船坚炮利、
及溺呼船、
洗脚上船、
撑岸就船、
契船求剑、
车载船装、
逆风撑船、
泥船渡河、
草船借箭、
回船转舵、
虚船触舟、
破釜沉船、
南船北马、
楼船箫鼓、
移船就泊、
船骥之托、
移船就岸、
顺水行船、
同船合命、
看风行船、
乘顺水船
6. 逢组个四字成语 与逢有关的成语
[狗颠 ***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逢场作戏]逢:碰到,遇到;场:场地。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合就表演。后指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对床夜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不是冤家不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吹吹拍拍]阿谀逢迎,过分称颂、赞许
[阿旨顺情]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7. 看图猜四个字成语一个人坐在船上划船是什么 刻舟求剑。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000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顺风使舵
下一篇: 说东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