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冰岛昔归还有这些茶,临沧茶到底有多牛?
很多喝茶的人,尤其是游走在小白和资深之间的茶人,你若问它,临沧是什么?他多半会翻个白眼,你说临沧是什么嘛!
很多人,对临沧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知道冰岛、昔归都在这里,但不知道临沧,其实还有很多著名的微小产区,还是茶叶的基因库,还有很多沧海遗珠。我们今天,就来这浩瀚的临沧茶海中捡拾一番,看看,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到底有哪些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或者说似是而非的知识。
世界闻名的滇红临沧是天下茶仓,而凤庆滇红,则是临沧的一张世界名片。很多人熟知凤庆,都是因为滇红茶。滇红的美,似梦一样,长久以来,以一个茶乡女子的形象,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我心里。一个滇红,就使天下的红茶逊色三分,那是怎样的一种茶呢?芽壮而肥,金毫显露,条形壮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玫瑰的色泽盛风情万种,几片绿色的叶子,既和琴棋书画诗酒平起平坐,又同柴米油盐酱醋相处一室;寒冬时你为他人暖心,酷暑时你为他人解渴,以此交友、以此传情、以此陶冶情操、以此品尝人生,这是何等的境界?滇红茶的诞生地凤庆,旧称顺宁,位于滇西,临沧市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季、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美誉。
普洱茶主要产区临沧,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这里,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这里是世界种茶原生地和世界滇红之乡。北回归线从临沧横贯而过,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和勐库大雪山构成山脉主峰,澜沧江、怒江穿越全境。临沧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这些年市场上最为出名的冰岛、昔归就出自临沧。
冰岛是座什么岛?在茶圈里,冰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没有来过,是不是会以为这是一个在水中很冷的小岛,或者说和那个北欧能够看见极光的地方有某种相似之处呢。但其实,这是位于临沧勐库镇最北边的寨子,坐落在半山之上,全寨房屋坐北朝南,视野开阔,四季如春,全年无雪也无冰。在傣语中,这里叫做“扁岛”。即便是你走进冰岛寨,当地的傣族村民依然还是把自己的寨子叫做“扁岛”或者是“丙岛”。
昔归到底在哪里?昔归是一个村子,位于临沧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山区。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昔归茶产自昔归古茶园。昔归的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此山因多种芒果树而得名芒绿山,也称“忙麓山”。有人评价说,昔归与冰岛是一王与一后,老茶客喜欢口感更霸气但不失幽雅的昔归,前面数泡滋味饱满强劲,但大多数人则喜欢稍微温顺的冰岛。当然,这只是茶人的个人爱好而已。
临沧有一棵3200多年的茶尊生长在凤庆小湾镇香竹箐锦绣村3200多年的“锦绣茶尊”,相传周天子曾经喝过这棵树上的茶叶。在2003年时,古茶树即高达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基围5.84米,它的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周围10米以内都没有树木。1982年,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以同位素方法,推断其树龄超过三千二百年后,广州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亦对其进行研究,结论一致。2004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及日本农学博士大森正司对其测定,亦认为其年龄在三千二百年至三千五百年之间。2005年,美国茶叶学会会长奥斯丁对其考察认为,锦绣茶祖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茶树。就在这棵茶树王的身边,至今还有她的子孙1400多棵。这是一棵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树围最粗、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考证,它是现存最早的走出森林的茶树、也是最古老的人类栽培的茶树。
大雪山上有普洱茶吗?如果你喝过临沧茶,一定会听到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这些名字。临沧,这个以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为主,出产芒果和核桃的低纬度高温地区,怎么会有大雪山?而且还有这么多。历来,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人天生就对雪怀有美好向往,临沧人对高山秘境的敬畏也是毫无疑问的。那些海拔3000米以上,冬日有落雪的大山,便被临沧人敬畏地称为“大雪山”。勐库大雪山在双江县里,勐库大雪山万亩古茶园的现身使这里成为临沧最有名的大雪山,这个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永德大雪山在永德县内,永德大雪山的主峰是中国大陆北回归线附近的最高峰。据说,真正意义上的永德大雪山茶,多产在保护区周边及缓冲地带。邦东大雪山(也叫临沧大雪山)位于临翔区,离临沧城区最近,只有19公里,是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勐库十八寨究竟在哪?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数勐库十八寨,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勐库镇是双江第二大镇,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的称为西半山。勐库镇辖16个行政村,16个行政村由于茶叶的产量名气不一,又细致地划分为18个名寨,也就是勐库茶爱好者俗称的“勐库十八寨”。西半山(十个寨子):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东半山(八个寨子):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转自:恒春临沧
临沧茶区的山头有昔归、那罕、邦东、冰岛五寨、大雪山、小户赛、大户赛、磨烈、坝糯、忙肺、白莺山等。
临沧茶区是普洱茶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邦东、马台、永德沧源、双江、凤庆、云县等地,其双江勐库大雪山较为显著。
临沧地区是云南省主要茶区之一,临沧地区的勐库大叶种和凤庆大叶种,是云南省三大国家级群体良种中的两个品种。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居于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和滇红茶、大叶种蒸青绿茶的诞生地、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国最大的澳洲坚果基地市。
古树普洱的概念,宽泛讲为野生或人工种植100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古茶树的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需水分及营养靠树根自身汲取,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较高,更加耐泡,更具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生津,属于环保型茶叶。
名山名寨,声名远播,古树茶的稀缺性造成了其价格的迅速飙升。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十大古树茶吧!
老班章
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
冰岛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点: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入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咄咄逼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缓缓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一直弥漫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
曼松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倘若你花高价买到正宗“曼松贡茶”,那就要恭喜你,很有茶缘。
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不仅给当时的倚邦区带来了荣耀,而且促进了当地的茶叶产销,,每年曼松贡茶产量极为稀少,根据当地老百姓说年产不过10来公斤在普洱中是顶级精品。
特点: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那卡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着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那卡的竹筒茶也很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昔归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茶以独有的香气让喜欢普洱茶友爱不释手,优点是泡出来生津持续不断。昔归茶内质丰富,香气高锐,茶气强烈,滋味厚重,强烈的回甘与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韵。
特点: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麻黑
麻黑是易武着名茶山之一,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韵味的茶。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气,麻黑茶功不可没,特别是在生茶领域独树一帜。
易武茶的灵气在于后期陈化中回生,通俗的说就是“越放茶气越足”,整个茶底韵的指标在上升目前茶友的认知是易武茶温柔,这是表象的,因为现在的研究表明,明前春茶不温柔;柔是因为茶料偏春尾,或是夏茶,或是混杂的茶。后期陈化后依然是淡,这或许就是目前易武茶的写照吧因为大家都想做便宜的易武茶,所以近几年没有出过什么经典的麻黑茶。
特点: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醇厚饱满,汤色黄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
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有的茶友说茶气足,是指苦味,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气,更应该体现在内,就是喝下茶后整个身体感觉有点微热,当然不是全部都有。无法用一个科学数据来衡量。
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刮风寨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这一点,练气功者、中医、出家人和不嗜荤腥的最容易感受,普洱茶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特点: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弯弓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后来,弯弓大寨逐渐衰落,渐渐淡出茶人的视线。
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困鹿山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苦涩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
本文由普洱中国商城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普洱文化
普洱茶越来越受茶友们的欢迎,名山茶也不另外,就像,老班章、冰岛、昔归这些名词应该是熟悉的了,新手需要了解一下下面这些知识哦!
“红酒论酒庄,普洱茶讲山头”。资深茶友对山头茶的的极致追求,源于古树山头茶本身所具备的高端品质,尤其是名山名寨的古树,口感表现更是精彩,让人由衷赞叹。
老班章
老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老班章在普洱茶江湖中,一直是以盟主的地位存在着,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重,但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回甘效果持久。
冰岛
冰岛位于临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重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冰岛古茶入口苦涩度虽然很低,但香气咄咄逼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缓缓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一直弥漫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
刮风寨
刮风寨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与老挝丰沙里接近,以足够生态的自然环境见长。茶汤甜醇中蕴含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弯弓
弯弓属于曼撒古茶山,弯弓大寨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寨子,到了光绪末年,寨子里已经无人居住,旧址上处处残垣断壁,荒草丛生,望之不免伤感。弯弓寨的衰落有两种说法,一是瘴疠流行,二是民族械斗。
到了近些年,弯弓再次走入茶人们的视野,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了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茶汤入口柔和,滋味粘稠饱满,回甘生津持久,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昔归
昔归属于临沧乡邦东行政村,典型茶区代表忙麓山的海拔只在740-950米之间,属于低海拔茶区,但是由于澜沧江从当地流过,茶园浸润在云雾水汽之中,使得昔归茶独居一番魅力。
昔归茶内质丰富,香气高锐,茶气强烈,滋味厚重,具有强烈的回甘与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韵。
在云南茶圈里混的人,都认同一句话, “高山云雾出好茶”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高山的日照,坡度都更适合古树茶生长,云雾很好理解,因为云雾大的地方,日照时间短, 茶树可以缓慢的间歇性生长,这样矿物质含量更多,口感更醇厚。
但是昔归是云南唯一一个低海拔 ,但茶叶品质却很好的地方。那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昔归古树茶。
一、我们先来谈谈昔归的 历史 和地理吧
昔归在傣族里是 搓麻绳 的地方。因为本来这个地方在以前就是渡口,有一个话很好地描述昔归:“ 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 ”,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 但是海拔的确只有950米 ,北京香山都有600米。在云南动不动1800米左右海拔的地方,的确算比较低的了。
不过昔归村的环境非常的稳定,因为在澜沧江边,又刚好是大雪山的东支,清晨澜沧江畔雾气笼罩,中午热气上升,又刚好被连绵不断的高山阻扰,难以散开,湿度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好,非常适合古树茶生长,并且环境非常恒定, 这也是昔归古树茶为何春茶和秋茶品质差别不大的原因。
二、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茶树和产区
昔归古树茶主要产自昔归的忙麓山上,忙麓山背靠昔归山,一直延伸到澜沧江边,山脚下就是归西渡口,我也不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 树龄大多在200年左右 ,目前基本上没有过度采摘,保存得比较好。所以,也使得他的滋味很正。在大理国时期,曾经被称为大理国的 “御茶” 。也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口感。
现在昔归村有 60多户人家,200多人 ,原来的村子距离江边只有几百米,比较危险,后来政府安排整体搬迁,都是独栋小别墅,原来村子的房子基本上都改成了初制所,步行大概 20分钟 吧。
不过,每到采茶和制茶的时候,大多数村民都会回去住上一阵子。
昔归古树茶大多都是 邦东大叶种,昔归整体茶地400多亩,古茶园300亩左右,年产十几吨 。
三、最后来说说昔归古树茶的口感
我们说了特殊的地理环境,说了树种,懂茶的人大多能猜出一些口感上的差别,我个人觉得昔归茶有两个方面是特色。
1、云南岩茶之乡
2、临沧茶区的班章
在进入昔归村的时候,就会看到岩茶之乡的牌子,新茶我是喝过的,的确不错,有独特的韵味,当地人叫 岩韵 ,但也有缺点,这种香韵会下降,跟武夷山的岩茶比起来,还是有差距,武夷山的岩茶有三四道烘焙的工艺,能稳定住香气,这个要承认, 本来古树主要还是做普洱比较有优势。
临沧茶区的班章,这个是临沧地区大多数制茶人的共识,因为临沧茶区本来主要以勐库为代表,勐库又以冰岛为代表,以柔和甜为临沧茶的主要表现,所以,虽处临沧却有班章的茶气,那昔归在临沧不就是独树一帜了嘛。
由于昔归茶特殊的地理位置, 岩茶的韵味,班章的茶气,还有冰岛的回甘 ,所以,近期的价格也是到了 6000一公斤左右 。不过,相对而言,存上200-300克还是值得的。
有空拿出来感受一下,品一杯好茶,无需多言,喝一口,就能带你回到那片远离喧嚣的古树茶园。
【顺便附上一张昔归最近二十年的价格汇总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6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客黄庭坚茶事典故
下一篇: 洞庭碧螺春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