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白牡丹典故(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在人世间的时候感情生活是怎样的?)

品茶 2023-04-28 23:27:24

白牡丹典故

相传,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太守叫毛义,他为人正直,后辞官回家,带着老母亲隐居,可是后来由于其母亲年老衰落的缘故,生了场病卧病在床,在一晚的梦中一个老仙人告诉他,要制其母治病,必须要有仙茶,突遇白牡丹茶,因此他将其采摘下来泡成茶给母亲饮用,不久其母亲便康复痊愈。

白牡丹茶的特点

白牡丹茶,属于白茶,轻微发酵。

制作工艺:萎凋、干燥、拣剔。

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福建省历史名茶。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此美名。

白牡丹制作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和焙干两大工序。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叶态自然,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

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香味鲜醇。

白牡丹茶的传说

传说之中,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太守叫毛义,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当时有很多官员不顾百姓民生,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搜刮民财,贪污受贿。

毛义无法忍受贪官当道,于是辞官回家,决定带着老母亲前往山林深处隐居。

母子二人驾着马车来到一座山间时,从远处飘来阵阵的清香,闻之,令人心情大为舒畅。这时正好有位樵夫经过于是问明香气从而何来,樵夫告诉他们此香味是由前面不远的益处莲花池畔那边的白牡丹茶树上飘来的。

母子二人觉得这边十分的安静舒适,有如世外桃源一般,因此定居在这边,建房种菜,在这边休养生息。

可是后来由于其母亲年老衰落的缘故,生了场病卧病在床,虽然迟了挺多草药,但是还是没有什么起色,使其十分焦急。在一晚的梦中一个老仙人告诉他,要制其母治病,必须要有仙茶。

醒来时他感到十分无奈,不知仙茶在此地,该如何去寻找。正在其焦虑之时,忽然发现眼前的白牡丹变成了茶树,茶树长满了茶叶犹如多多白牡丹一般,因此他将其采摘下来泡成茶给母亲饮用,不久其母亲的病真的好了。

后来母子二人悉心照顾这些茶树,将采摘下来的茶制成茶叶与当地老百姓一同饮用。这茶后来就得名为白牡丹茶了。

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在人世间的时候感情生活是怎样的?

神魔小说历来饱受欢迎,86版的《西游记》更是成了无数人儿时的回忆,此后则上映了《东游记》,不过这是明代吴元泰所著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显此间风光。


吕洞宾,事实上乃东华上仙的转世,“千年情劫”的历练使得吕洞宾有着不少的感悟。


儒生吕洞宾,才情一流

唐宝历元年(825年),二十七岁的吕洞宾便考取了进士功名,在“五十少进士”的年代里也属实难得的才子,然而生逢乱世,吕洞宾更希望地是救苦救难,“报国无门”的苦难使得吕洞宾投身了修行。

事实上,吕洞宾这一名号便是来源于这一修行时刻,彼时吕洞宾与妻子各占一山洞,两口之势便由此得“吕”,洞中修行宛若宾客便由此得“洞宾”,此后积极入世的吕洞宾扶危济困。


才情绝佳,积极入世的吕洞宾留下了警示世人的诗句,“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便是出自吕洞宾吕岩之手,此后引入了《金瓶梅》。

酒色自然美妙,然而历史中无数的教训也提醒着人们“色字头上一把刀”,精神快乐的美色“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剑祖剑仙,天下剑仙之首

吕洞宾不仅仅才子诗人,更有着一套绝妙的剑术,十五岁便打熬武艺,此后更是得了火龙真人传授的天遁剑法:

“万里诛妖电光绕,白龙一片空中矫。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


正是由于吕洞宾的剑术出众,加之绝妙的才情,往往他的诗句便偏向于“以剑说理”,《宋史》便写道:

“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倾刻数百里,以为神仙,皆数来砖斋中,人咸异之”


“腰间仗剑斩愚夫”,不难看出身为世外高人的吕洞宾有着扶危济困的精神,“以剑说理”规劝着人们忘却烦恼、斩断痴嗔、泯灭色欲,甚至于影响了北宋教理的发展。

转世历练“千年情劫”

吕洞宾既是为了历练情劫,自然显露了与世人所不同的价值观,身为世外高人的吕洞宾已然脱离了一般大众,不仅大谈酒色才情,更是时常留恋红尘。


在传说“吕洞宾三喜白牡丹”中,吕洞宾下凡搭救了白牡丹,却也因此结下了情缘

“洞宾忘却仙凡,不觉大醉。醉而就寝,牡丹媚态百端,洞宾温存万状,鱼水相投,不为过也。云雨之际,各呈风流,女欲罢而男不休,男欲止而女不愿”


在这一小说中,吕洞宾自觉点化已然完成,便翩然离开了白牡丹,积极入世的吕洞宾全然以酒色为“道”,游戏人间。

吕洞宾作为当时的“风云人物”自然也得到了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此后我们所熟悉的典故也大概有着修饰的影子,仙风道骨也就逐渐玄妙,成了神魔小说的大咖,可真正探寻的真实也只能是传说。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罗隐《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晚唐罗隐的《牡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不作惊人之语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将牡丹的意态神韵尽现笔底。

诗一开篇便描写牡丹的盛开:“艳多烟重欲开难”,牡丹盛开,花朵硕大,蕊密瓣多,艳丽无比,故曰“艳多”;当花朵盛开之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绒瓣盈盈,嫩蕊颤颤,粉雾腾腾,每朵花的四围都象是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烟雾。此中景色,慧心的诗人是最有体会的,李白曾说过:“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话;唐代的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在写到牡丹花的这种景色时也说:“艳蕊鲜房次第天,含烟洗露照苍苔。”(《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歌》)牡丹花这种“含烟”之景正说明了它盛开的浓艳,所以罗隐在他这首诗的第一句中就着重表现了这种情景。“艳多烟重”,一个“多”加上一个“重”,十分形象地表达出了牡丹盛开的热烈。那么,盛开为何又“欲开难”呢?是不想再开了,还是想开难开呢?既是,又不是。正是因为“艳多烟重”,使牡丹难以承受,不想再开放,也难以再开放了。因为“艳多烟重”已是恰到好处,开到最热烈的时候了。不是么,你看那花心:“红蕊当心一抹檀。”盛开的牡丹花,张开重重花瓣,当心一簇细蕊带着融融红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而花蕊根部和花瓣相接的地方又呈现着一种浅赭的晕色,如同一抹檀眉卧在花心,更突出了牡丹的艳丽。后来的描写牡丹的诗人们也注意到了牡丹花的檀心,晚唐另一位诗人秦韬玉在他的《牡丹》诗中写道:“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清代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绿牡丹》诗中也说:“碧蕊青霞压众芳,檀心逐朵韫真香。”写到花蕊便语及檀心,这也是十分自然的。

接下第二联,诗人从欣赏者而着笔,暗写牡丹花的美丽。一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夜晚醉酒归来,迷离中仍恋恋不忘盛开的牡丹花,借着灯光在睡前再欣赏她一遍;一是闺中美人早晨起来对着镜子小心地将牡丹花插在云鬓上,借以增加自己的美丽。醉后赏花,或是灯下赏花,是文人的趣闻雅事,白居易在《惜牡丹花二首》中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在《花下醉》中也写道:“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代苏轼更是痴情:“只恐夜深花睡去,更持红烛照红妆。”(《海棠》)而范成大则说:“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看来爱花倒是诗人的共同心理。而美人,则更注重自己的容颜,当打扮自己的时候,则要选择最美的花朵。一朵牡丹花插在自己的头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那倒是最惬意的了。

第三联是将牡丹花放在大自然中来描写,前一句是说她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将她放在庭堂中,感觉染上花香的春风也变得可贵起来,似乎是在说,如果没有牡丹,就看不出春风的可贵;相反,经过春风的洗礼才更显得牡丹的艳丽。“国色”,原指姿容极其美丽的女子,因牡丹色极艳丽,亦称国色。刘禹锡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中唐另一位诗人李正封也曾留下一联有名的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见唐李濬《松窗杂录》)来赞美牡丹花。罗隐在这两句诗中,一是说牡丹为大自然添香,一是说大自然为牡丹增色,一反一正,相附相成,极其巧妙地写出了牡丹花的美丽。

最后一联,诗人运用了一个人们熟知的典故,将牡丹花的娇艳华贵描写得淋漓尽致:“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干。”“太真”是杨贵妃做女道士时的号。这句是说,晚上的牡丹花象什么呢?就象杨贵妃娇慵无力倚在栏干上一样。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盛唐时李白供奉翰林,曾在宫中将牡丹花和杨贵妃放在一起写了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中最后一联云:“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从此,人们便将牡丹花同杨贵妃联系在一起,许多牡丹名种就是用她的名字而命名的。如“醉玉环”、“杨妃深醉”、“杨妃绣球”、“太真晚妆”、“醉杨妃”等。诗人在写到牡丹花时,便经常运用杨贵妃作比和用“倚阑干”形容。如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佳人澹妆罢,无语倚阑干。”温庭筠《牡丹》:“华堂客散席垂地,想凭阑干敛翠娥。”罗邺《牡丹》:“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宋代叶顒《牡丹》:“含风笑日娇无力,恰似杨妃睡起时。”这样来写牡丹花,无形中就增强了牡丹的艳丽娇媚和雍容富贵,美人玉色,相映成趣,言在此而意在彼,无形中完成了对花的赞美。

赞美牡丹,在唐代是个热门话题,罗隐能在众多的描写牡丹诗中别具一格,自出机杼,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诗人费尽经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各种手段,充分展开描写,终于使这首《牡丹》诗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地。在语言上虽然不用艳词丽句,却能描绘出牡丹国色天香的神态姿容。这也是罗隐作诗多用口语、力求通俗的风格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美女有哪些

2008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上午 03:191.妺喜:
山东滕州人。妺喜是夏代一个叫有施氏部落的人,有施氏在今天的山东滕州。滕州现在隶属枣庄市。
2.妲己:
河南武陟人。妲己是商代一个叫有苏氏部落的人,有苏氏在今天的河南武陟。《封神演义》称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实际上妲己并非河北冀州人。武陟现在隶属焦作市。
3.褒姒:
陕西汉中人。褒姒是西周时期褒国的美女,褒国在今天的陕西汉中。
4.夏姬:
河南新郑人。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因此她是河南新郑人。新郑现在隶属郑州市。
5.息妫:
河南淮阳人。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息妫的丈夫是息侯,但息妫是在陈国出生、成长的,因此不能说息妫是河南息县人。淮阳现在隶属周口市。
6.西施:
浙江诸暨人,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诸暨现在隶属浙江绍兴市
7.赵姬:
河北邯郸人。赵姬出身于邯郸富商的家庭,家道中落后她做了歌姬,并先后成为巨商吕不韦的爱妾和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王后。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
8.虞妙弋(虞姬):
虞妙弋就是项羽的爱妃虞姬,江苏沭阳人。虞妙弋的祖上是浙江绍兴人,但虞妙弋是在沭阳出生、成长的,因此说她是江苏沭阳人。沭阳现在隶属宿迁市。
9.吕雉:
山东单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单县现在隶属菏泽市
10.窦猗房:
河北武邑人,窦猗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武邑现在隶属衡水市。
11.王娡:
陕西兴平人,王娡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兴平现在隶属咸阳市。
12.卫子夫:
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姐姐,初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汉武帝废黜皇后陈阿娇后立卫子夫为后,晚年因诬蛊之祸所牵连而自杀。
13.李妍:
河北定州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妍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进宫后令汉武帝迷恋得如醉如痴。定州现在隶属保定市。
14.赵钩弋:
河北河间人。据记载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有善于星相学的专家说,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于是汉武帝紧急派遣使者按照祥云的位置寻找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这个奇女子带到汉武帝面前一看,原来这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是个残疾人,两只手都紧握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亲自出手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伸开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汉武帝自然是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并得到宠幸,这位美女就是赵钩弋。河间现在隶属沧州市。
15.卓文君:
西汉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四川邛崃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为这片土地凭添了浪漫动人的色彩。
16.上官小妹:
甘肃天水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小妹年仅15岁就成了太后,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
17.许平君:
山东金乡人,许平君是汉宣帝刘询的皇后。金乡现在隶属济宁市。
18.王政君:
河北正定人,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19.王昭君:
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20. 薛涛:
陕西西安人,幼年随父郧流寓四川,八九岁能诗,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
21.阴丽华:
河南新野人,阴丽华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新野南现在隶属阳市。
22.邓绥:
河南新野人,邓绥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新野南阳现在隶属市。
23.班昭:
陕西咸阳人,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
24.阎姬:
河南荥阳人,阎姬是汉安帝刘祜的皇后,荥阳现在隶属郑州市。
25.梁妠:
甘肃平凉人,是汉顺帝刘保的皇后。
26.何莲:
河南南阳人,是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莲出身于屠户家庭,因貌美而入宫成为皇后,汉灵帝死后何莲临朝称制,其兄何进想依靠豪强董卓消灭宦官势力,结果宦官先发制人,杀死何进,董卓攻入洛阳后又杀死何莲,东汉遂进入群雄割据状态。
27. 蔡文姬:
河南杞县人,东汉末文学家蔡邕之女。杞县现在隶属开封市。
28.貂婵:
山西忻州人,任姓,小字红昌,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婵(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婵。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婵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婵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婵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婵,貂婵毅然扑剑身亡。
29.甄洛:
河北无极人。无极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0.郭女王:
河北广宗人,据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她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广宗现在隶属邢台市。
31.薛夜来(本名薛灵芸):
河北正定人。正定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2.孙仁献(又称孙尚香):
浙江富阳人。富阳市现在隶属杭州市
33.杨艳、杨芷:
两人均是陕西华阴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华阴现在隶属渭南市。
34. 绿珠:
广西博白人,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的宠姬。石崇在朝中失势后,赵王司马伦的手下孙秀暗慕梁绿珠,并向石崇索取,遭到了石崇的拒绝,孙秀遂向司马伦进谗言诛杀石崇,石崇临死前对梁绿珠叹息道:“我因你而获罪”,梁绿珠也坠楼自尽。博白现在隶属玉林市
35. 羊献容:
山东费县人。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她是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先是做了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又成为前赵国的皇后。费县现在隶属临沂市。
36.褚蒜子:
河南禹州人,褚蒜子是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三次临朝听政的太后。禹州现在隶属许昌市。
37.鲍令晖:
山东郯城人,鲍令晖是南朝诗人鲍照之妹。郯城现在隶属临沂市。
38.冯润、冯清:
两人均是河北冀州人,是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后。冀州现在隶属衡水市。
39. 胡仙真:
甘肃镇原人。即史书上的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
40. 沈珍珠:
浙江湖州人,吴兴才女沈珍珠,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她的故事已成为传奇。
41.侯慧卿:
江苏苏州人,才貌双全,风流才子冯梦龙早年间“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对色艺双全的苏州名妓侯慧卿动了真情,而侯慧卿的最终从良,使冯梦龙在感情上遭受了沉重打击。他大病一场,写下了忆侯慧卿诗三十首,从此不踏青楼。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不仅改变了冯梦龙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更深深地影响了他对感情的认识。肯定生死不渝的爱情,谴责负心薄情的行为,成为冯梦龙一生创作、改编、评点婚恋题材作品永远不变的主题。
42. 花蕊夫人:
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五代十国女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
44. 大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孙策攻皖,拔之,纳大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5. 小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协策攻皖,拔之,纳小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6.徐昭佩:
山东郯城人。徐昭佩是梁朝大将徐绲的女儿,她就是典故“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主角。
47.张丽华:
江苏南京人,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
48.白秋水:
江苏苏州人,江南无人不知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只是如此佳人不知为何沦落风尘,虽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她赎身,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孤身寄于青楼。
49. 刘细君:
江苏扬州人,即细君公主,西汉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居今伊犁河上流流域),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原籍徐州。
50. 刘解忧:
江苏徐州人,即解忧公主,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刘细君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王死后,又遵从乌孙风俗,嫁于继位的翁归靡,史称肥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40多年,她一生经历了三个丈夫,都是乌孙王,直到年过七十岁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在她回来的时候,还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
51.独孤伽罗:
河南洛阳人,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之一。
52.萧美娘:
湖北荆州人,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美娘是后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原籍江苏常州。
53.长孙无垢(即长孙皇后):
陕西西安人,长孙无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54.武则天(武媚娘):
四川广元人,原籍山西文水,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博闻强记,诗词歌赋,充分地显示了她在各个方面杰出的才能气魄。
55.上官婉儿: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56.韦香儿:
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的皇后。
57.杨玉环(杨贵妃):
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开元七年719年生于蜀郡,出身宦门世家,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58.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本名赵宜主):
两人均是江苏苏州人,赵飞燕、赵合德的母亲姑苏郡主是西汉江都王的女儿,嫁给了中尉赵曼,却暗中与舍人冯万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赵曼病逝后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赵氏姐妹从此也备尝艰辛,从江南姑苏一直流落到京城长安。赵氏姐妹被汉成帝刘骜看中而入宫,姐妹两人深受宠爱,不久汉成帝又废黜皇后许夸立赵飞燕为后。
58.李冶:
浙江湖州人,字季兰,江南才女,与陆羽、皎然、刘长卿等交往,有“女中诗豪”之称,善弹琴,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分遣怀之作。
59.宋阿紫:
江苏苏州人,绝色佳人,琴歌双绝,深得各界风流雅士之赏识。
60. 关盼盼:
江苏徐州人。关盼盼就是“佳人魂断燕子楼”的女主角。
61.鱼玄机:
陕西西安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
62.花见羞:
陕西彬县人,花见羞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宠妃。花见羞本姓王,其真名历史上没有记载,她被誉为五代第一美女。彬县现在隶属咸阳市。
63.陈金凤:
福建福清人,陈金凤是闽国王延钧的皇后。陈金凤是一个私生子,她父亲是当时的福建观察使陈岩,陈岩有断袖之癖,宠爱男色侯伦,陈金凤即为侯伦与陈岩妻子陆氏所生。陈金凤玉肌滑肤,成为了闽国国王王延钧的皇后,并独揽朝政。后来王昶和李春燕发动兵变,将陈金凤和王延钧杀死。福清现在隶属福州市。
64.李春燕:
李春燕是闽国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燕家住福州郊外森林中,王昶在一次游猎迷路时与李春燕相遇,后来李春燕帮助王昶夺取了皇位。
65. 金飞山:
四川人,是前蜀国王宗衍的皇后。
66.周娥皇、周女英:
两人均是浙江杭州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67.林默:
福建莆田人,被后世尊称为妈祖天后。林默出生于莆田湄洲岛上,相传她貌美、深通巫术,时常出海解救落难的人。
68.刘娥:
山西太原人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69. 马绮丽:
江苏苏州人,南宋苏州美女马绮丽艳冠群芳,人称东方茶花女,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杜君平,两人坠入爱河。可惜杜家嫌马绮丽出身低微。迫于世俗的压力,杜君平离开了马绮丽。倔强的马绮丽最终殉情自杀。
70.李清照:
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词人,南宋杰出女文学家,逝于临安。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71.真娘:
江苏苏州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吴门才貌双全的绝色女子
72.王朝云:
浙江杭州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其为妾.
73.高滔滔:
安徽蒙城人,宋英宗赵曙的皇后。蒙城现在隶属亳州市。
74.李师师:
河南开封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连宋徽宗也一亲芳泽。
75. 苏小小:
江苏苏州人,美貌绝伦,喜吟诗作画,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76.吴芍芬:
吴芍芬是宋高宗赵构的皇后,河南开封人。吴芍芬历经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77.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78.白牡丹:
江苏苏州人,美艳绝色,千娇百媚,才艺样样精通,苏州快雪堂的台柱。
79.梁红玉:
江苏淮安人。梁红玉因战乱流离润州为妓,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80.薛素素:
江苏苏州人,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有才气的女子。
81.谢秋水:
江苏苏州人,苏州第一花魁,名驰天下的江南才女,色艺双绝,如一泓秋水,温柔妩媚,天姿国色的美人,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
82.沈九娘:
江苏苏州人,端庄文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后为唐伯虎之妻。
83.冼阿莫:
广东阳江人,叱咤岭南的女首领,小说中称冼夫人为冼英,现在历史学家已经考证出冼夫人叫冼阿莫。
84.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85. 勤超:
浙江绍兴人,姓任,名琴操。北宋西湖尼庵里的勤超,姿容美丽,文思清嘉,谁知她的当年,竟是位红极一时的江南名妓。琴操从小长得聪明伶俐,秀雅出众,不幸早年父母双亡,无以为生,故而就在杭州西子湖过起了歌舞卖笑的日子,渐渐在文人圈里厮混开了,由于她善解人意,吟弄几句风月,谈得一手好琴,所以颇得好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西湖一带,只要谈起琴操姑娘,几乎无人不晓。
86.杜秋娘:
江苏镇江人,美慧无双,杜秋娘的美,可从杜牧《杜秋娘诗》中窥见一斑,诗云“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就把她纳为侍妾。
87.黄媛介:
浙江嘉兴人,字皆令,是嘉兴一户书香人家的闺女,黄家世代诗书相传,虽非大户,也算得上中等殷实人家。小媛介天赋极高,读书写字,吟诗作画,都显得极有灵性,所以倍受父亲黄云生器重,悉心调教,十三、四岁时才名便盛传一方,这嘉兴一带的人都说:“黄家有女,冰雪聪明。”后来沦为青楼女子,她虽然常与名门贵族之士相交,但竭力坚持不出卖自己,宁肯卖字街头,过一种清贫自得的生活。黄媛介的人生岁月就在这种平淡悠远的氛围中流逝,既无大喜,也少大悲,陪伴着山水诗画,终了一生。
88.李亚仙:
扬州名妓,才貌双全,官宦子弟郑元和上京赴考,行至扬州,与名妓李亚仙相爱,互订终身,郑元和钱财用尽后被鸨母逐出妓院,沦为乞丐。其父常州刺史郑北海路经扬州,怒其玷辱门风,将元和责打致死,弃尸江岸。郑元和被乞丐张三、李四救活后,靠唱《莲花落》乞讨度日。
89.李倩:
浙江湖州人,卖艺不卖身的湖州名妓。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诗词歌赋,也能浅吟深唱,生得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成为王孙公子、达官贵人追逐的猎物。她自十五岁出道,红遍了江南。
90.张秾:
浙江杭州人,人品、相貌、才情加上琴、棋、书、画、诗、词、乐、赋、歌、舞等诸多技艺都很出众。她惊鸿一瞥之下,常被文人骚客们惊为天人,当时的名士为她看破红尘的亦有记载。
91.李朝云:
江苏苏州人,仪貌淡雅,气质清丽,人称茉莉女子,手抱琵琶,苏州花满楼的台柱。
92.李素兰:
嘉兴名妓,生得大有颜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和羊绒潞紬商人甚舍有过一段情。
93.苏三:
北京名妓,戏剧名作《玉堂春》描写的就是她的爱情故事。
94.汪怜怜:
浙江湖州人,姿容美丽,擅长杂剧表演。后给涅古伯经历做妾。涅死,为尼姑终身。
95.冯小青:
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明朝定鼎南京后,冯家享有高官厚爵,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后来发生政变,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后嫁给杭州商人冯通为妾,受到原配夫人崔氏阻挠,被安置在西湖孤山居住,过着孤寂的生活,最终抑郁而死。遗稿有《小青词》。
96.柳自华:
杭州名妓,和杭州名士沈逢吉有过一段情,后被一位富商赎下,富商正房太太同意接纳这个妾,富商便把她接走了。
97.杜十娘:
北京名妓,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明朝万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柳遇春的寓所喜烛花灯,他的同窗好友,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在这里与赎身从良的北京名妓杜十娘结为百年之好,后来受到欺骗,杜十娘抱百宝箱投进滚滚的长江。
98.罗爱爱:
浙江嘉兴人,色艺冠绝一时,而性复通敏,工于诗词。风流之士,趋之若狂,呼为爱卿。尝以季夏望日,与郡中诸名士会于鸳湖之凌虚阁。玩月赋诗,爱卿先成四绝,坐皆搁笔。
99.田贵妃:
江苏扬州人。其母精音律,善丹青,妃尽得其传。入宫后,大得宠嬖,居承乾宫。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梵天庐丛录》
100.王翠翘:
江苏苏州人,秦淮名妓,吴侬软语,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后逃往嘉兴,在嘉兴南湖,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罗龙文,嫁给了罗龙文为妾,之后多次遭遇磨难事故,最后跳海而死。
还有一个就是武则天,她不漂亮,得不到太宗,高宗的宠幸,更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聊斋志异-香玉译文

原文: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馀,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 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行渐近,红裳者却退,曰:“此处有生人!”生暴起。二女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杳。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云:“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归斋冥思。女郎忽入,惊喜承迎。女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生叩生平,曰:“妾小字香玉,隶籍平康巷。被道士闭置山中,实非所愿。”生问:“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女曰:“不必,彼亦未敢相逼。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问:“红衣者谁?”曰:“此名绛雪,乃妾义姊。

遂相狎。及醒,曙色已红。女急起,曰:“贪欢忘晓矣。”着衣易履,且曰:“妾酬君作,勿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生握腕曰:“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顾一日之去, 如千里之别。卿乘间当来,勿待夜也。”女诺之。由此夙夜必偕。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女曰:“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当从容劝驾,不必过急。”

译文:

崂山下清宫里,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树,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过来;还有一株牡丹,也有一丈多高,花开时节,绚丽夺目,宛如一团锦绣。胶州黄生爱上这个道观的清幽雅静,便借住一个房间作了书斋。

一天,黄生正在书斋中读书,偶然抬头向窗外一望,远远看见一个白衣女郎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黄生想,道士修炼之地哪来的女子呢?便急走出书斋看个究竟,女郎却早已无踪无影了。但此后又有几次看见女郎出来,黄生便预先藏在树丛里,等候女郎再来。不一会儿,女郎果然来了,身旁还有一个红衣女郎陪伴着。黄生望去,两个妙龄女郎,红白相映,光彩照人,真是艳丽双绝。

女郎愈走愈近,突然,红衣女郎停住脚步,一边后退一边小声说:“这里有生人!”黄生不肯错过机会,猛扑过去,两个女郎吓得扭头便跑,裙衫长袖飘舞起来,传来一阵浓郁的香气。黄生追过短墙,女郎们倩影又消失了。黄生爱慕极了,便提笔在树上写了一首绝句: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他边想边走进书斋,白衣女郎忽然笑盈盈地走了进来。黄生又惊又喜,起身相迎。女郎笑着说:“瞧你刚才气势汹汹像个强盗,怪吓人的;没承想原来是个风流儒雅的诗人呢,那就不妨会见会见了。”黄生问起她的身世,女郎说:“我叫香玉,本是妓院中人,被道士幽闭在这山中,实在并非心甘情愿的。”黄生忙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替您洗雪耻辱。”香玉说:“不必了。他也没敢逼我。我趁此机会跟您这位风流文士常来幽会,倒也不错呢。”

黄生又问那位红衣女郎是谁,香玉说:“她叫绛雪,是我的义姊。”两人愈谈愈亲密,当夜香玉便留宿在黄生的书斋里。第二天醒来,已是红日临窗。香玉急忙起身,说:“这真是贪玩忘天晓了!”一边穿衣,一边高兴地对黄生说:“我也凑了一首诗,算是对昨天您的大作的酬和吧,请勿见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生一听,喜出望外,握住香玉的手说:“您原来秀外慧中,漂亮而又聪明,真叫人爱死!离了你一天,真如千里之别。您务必抽空就来,不必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着。从此二人每夜必会。黄生还常求香玉邀绛雪来,绛雪却总是不来,黄生颇觉遗憾。香玉只好安慰他:“绛姐的性情落落寡合,不像我这么痴情。你得容我慢慢劝她,不要性急呀!”

《香玉》小说赏析:

小说的开头用双提单承法,既为后文埋下了伏线.又突出了香玉这个主要人物。所谓双提,即耐冬、牡丹同时并举,绛雪、香玉一齐交待;所谓单承,即紧接着以香t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开头同时交待了三人,为合;中间香玉和绛雪先后退居幕后,为分:结尾又一死二殉节,三人齐结,又归结为合。作者就是这样有合有分,有分有合,极有分寸,极为恰当地处理了这三人的特殊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香玉 (《聊斋志异》篇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3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