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闫姓的来源,闫姓的人口分布,闫姓名人,闫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9 00:05:59

闫姓简介

“闫”字拼音:yán,“闫”属于非常用字,“闫”字部首是:门,构造是:门三,繁体字和笔画为:閆:11;自『()』收录本姓氏,已经有20231人次浏览。

闫姓全国人口约 320 多万,属最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78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闫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闫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闫姓起源(来源)

闫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闫(yán)姓,中华姓氏之一。闫,“阎”的简化字。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492万多,占全国人口的0.24%。如今,闫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为多。

在历史上,经历了“阎”-“阎”-“闫”-“闫”的演化过程。其中“阎”为最繁体,“阎”为“门”简写为“门”而成,闫为阎的异体字,闫则为当今简化字写法,已经被阎姓家族广泛使用。

闫姓起源一

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当代《姓谱》载,分闫、阎二姓。闫姓是黄帝族的后代,在当代《百家姓》里,经过后世篡改以后,尤其是满清烧书、篡改古籍以后,闫字被解释成所谓阎字的简化字。在商朝,闫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统治阶级的族群,闫姓第17代族长曾封下五姓赐予周王,后周王将五姓赐予其五名后代 是为赵、陈、刘、张、王五姓并流传后世。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河北易水一带),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氏,从此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以闫为氏,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邑(山西夏县一带),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闫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于闫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闫敖。在楚国灭权国之后,闫敖被封尹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闫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荆楚闫氏。

闫姓起源三

蒙古族阎氏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

闫姓起源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壮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闫氏,世代相传至今,在1955年以后讹写为闫氏。

闫姓郡望

暂无收录闫姓郡望。

闫姓堂号

暂无收录闫姓堂号。

闫姓源流

一、(閆)yá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鸡泽,山东之鱼台、平度,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音“盐”。《正字通》:《说文》有“閻(阎)”无“閆(闫)”;今《姓谱》分为三姓。山西、陕西多此姓。晋代有闫亨,怀帝时人;明代有闫肃,嘉靖举人;又有闫三聘,元氏县知县。

闫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闫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yán,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闫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闫姓闫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闫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闫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闫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闫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81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