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姓简介
“巩”字拼音:gǒng,“巩”属于常用字,“巩”字部首是:工,构造是:工凡,繁体字和笔画为:巩:6;鞏:15;巩的五行属性是木
巩姓全国人口约 48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230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巩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巩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巩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巩姓是一个由封地名称而来的姓氏,其血统渊源与春秋时期周敬王之大臣简公有关。简公招徕其他宗族的人为官在而不信任本族子弟,遭到本族子弟的强烈不满。相传简公在敬王时受封于巩(今河南省巩义),为伯爵,又称巩简伯,简公族人后来在当地留居,生息繁衍,并最终以封地的名称为姓,姓巩。巩姓得姓后,首先在受姓地发展,后来又迁徙到其他一些地方,并在山阳等地形成望族,史称巩姓山阳望。当代,巩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内蒙古以及江苏徐州等地。历史上的巩姓名人,春秋时有晋国上大夫巩朔,汉代有侍中巩汲,宋代有江西招讨使巩信、大理寺丞巩嵘,明代有航海家巩珍,清代有学者巩建丰等。
今河南省的内黄县、永城县、西平县、平顶山市、唐河县、许昌市、濮阳市、巨野县,山东省的济南市章丘县、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沙河村、菏泽市成武县、曹县、郓城县、新泰市、蒙阴县、聊城市、淄博市桓台县、高唐县、滕州市、邹平县、平邑县、费县,江苏省的南京市、丰县、沛县,安徽省的泗县、太和县,河北省的南宫市、海兴县、献县、平泉县、秦皇岛市,贵州省的遵义县,辽宁省的大连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户县、瑕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山西省的宁武县,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甘肃省的陇西市、正宁县、会宁县,云南省的昆明市,浙江省的金华市,山西省的榆次市陆台县,北京市,四川省平武县、北川县等地,均有巩氏族人分布。
巩姓起源(来源)
巩姓主要源自:姬姓。
巩(Gǒng 巩)姓得姓于巩简公,巩姓是一个由封地名称而来的姓氏,其血统渊源与春秋时期周敬王之大臣简公有关。历史有巩国安、巩献田、巩朔、巩湘、巩永固等名人。
巩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六十二位,人口约四十五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8%左右。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巩(Gǒng 巩)姓源出有:
巩姓起源一
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巩姓起源二
出自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源于古羌族,出自秦、汉时期羌族巩唐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东汉末期,西北地区的烧当羌部落的族人姓氏中有巩氏,在生羌部落中亦有巩氏,多为秦朝时期古羌族中的巩唐部族人,主要分布在陇西(今甘肃临洮)、金城(今甘肃永清惶水南岸)二郡及其塞外地区。
在西汉时期,烧当羌巩氏族人有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巩氏,典型的代表人物有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生羌酋长巩廉玉、巩廉至等。
巩姓起源三
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巩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崆克礼氏,亦称崆格哩斯氏,源出元太祖第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家族的克什克腾部,属于蒙古“黄金家族”世系的一个分支,曾一度服属于察哈尔蒙古部,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ongke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崆克礼氏所冠汉姓多为巩氏。
巩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沿岸。清朝中叶以后,满族崆果啰氏多冠汉姓为巩氏、孔氏、广氏等。
巩姓起源六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孔果尔氏,世居黑龙江北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onggor Hala。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孔果尔氏多冠汉姓为巩氏、孔氏等。
巩姓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以及《姓氏略考》中记载:巩氏望出山阳郡。其详地有二处:
① 汉景帝中元六年(约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于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将其改为山阳郡。它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的地区。
② 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他所在的位置是今江苏省怀安县。
巩姓堂号
厚斋堂:宋代巩荣,官至大理寺卿,先作过严州知州,而后又直秘阁,升迁为司谏郎。他为人沉静、处事公平、刚正不阿、学识广博,从来没有因人谋事,并且推行用办文化教育和对待知识分子的方法管理官吏和执行政策。因此,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的人们都对他称赞不已。著有《厚斋集》。
巩姓源流
一、巩(鞏)gǒ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阜平、尚义、乐亭,山东之东平、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锡伯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郑樵亦注:“(巩,古地名),今巩县也。”居此地者或以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潜夫论》云:“巩姓,周之世家公卿。”当即郑樵所谓“周卿士巩简公,甸内侯也。”此当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姓氏词典》注引《新纂氏族笺释》云:“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巩伯,即晋大夫巩朔,其后有巩伯氏、巩氏。
4、《姓氏考略》据《魏书》注云:“生羌亦有巩姓。巩至廉是也。”
5、为锡伯族姓孔古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其近似音“巩”而为单姓。
巩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巩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gǒng,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巩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巩姓巩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巩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巩姓五行属木,巩姓吉凶寓意为吉,巩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巩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级姓巩的同学就我一个,有一天,我突然好奇巩氏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做了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巩姓的报刊,上网查找巩姓的的来源和巩姓的历史名人。
2、访问有关人士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巩姓的名人故事。
三、结论
1、历史名人:巩(Gǒng巩)姓得姓于巩简公,历史有巩国安、巩献田、巩朔、巩湘、巩永固等名人。
2.、源流: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3、得姓始祖:巩简公。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左传上说,周天子的卿士巩简公,是甸内的侯爵。晋国有巩朔,而汉代有侍中巩攸。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巩姓是以地为氏的姓氏。而《潜夫论》上说,巩姓是周之世家公卿,又有晋大夫巩朔,望出于山阳,少数民族的生羌亦有巩姓,有一位叫巩廉至的名人。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发祥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地方。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本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叫巩伯国,秦汉统一,便把巩伯国的原址,置为巩县。望族居于山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巩姓”系出姬姓。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4]《世本·氏姓篇》“巩氏,周王族大夫食采于巩为氏,有巩简公。”[5]《潜夫论、卷九、志氏姓(第三十五)》:“周氏、邵氏、毕氏、荣氏、单氏、尹氏、镏氏、富氏、巩氏、苌氏,此皆周室之世公卿家也。”。[6]历史有巩朔、巩成、巩简公、巩顺[7]、巩顾礼[8]、巩内范《张[季戎]妻巩内范墓志》、巩咸[18]、巩宾、巩廷美[19]、巩湘、巩彦晖、巩珍、巩永固、巩焴、巩建丰等名人,近当代名人有巩天民、巩德芳、巩玉然、巩举山[12]、巩绍英[9]、巩成祥[13]、巩重起、巩德顺、巩维明[10]、巩启明[11]、巩法根、巩献田、巩树林、巩怀书、巩俐、巩汉林、巩晓彬、巩文、巩文[14]、巩成[15]、巩金龙等。
巩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六十二位,人口约、四十五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巩姓在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巩(gǒng 巩)姓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得姓始祖:巩简公。周天子的卿士,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是甸内的侯爵。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姓开巩邑;
望出山阳。
——全联典指巩姓的源流和郡望。
山阳郡德贤富厚;
厚斋堂秀毓敦煌。
——全联典指巩姓的郡望和堂号。
都统制深谋骁勇;
卫侍中劲节忠贞。
——上联典指南宋荆湖都统巩信,沉勇而有谋,后跟随从文天祥与元军战于方石岭,受重伤后投崖殉国。下联典指汉代人巩伋,官侍中,始终保持忠贞的气节。
明代驰名番国志;
宋时传颂东平诗。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巩珍,永乐间随郑和出使西洋,三年历二十余国,记录其国风土人物,著有《西洋番国志》。下联典指宋代进士、诗人巩丰,字仲至,武义人。有《东平集》。
附:
侍中忠节;
卿士名家。
——佚名撰巩姓宗祠联。上下班联典指汉代人巩伋。下联典指周巩简公为周敬王卿士。
畿甸系侯封之胤;
湖山撰游览之书。
——佚名撰巩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东周敬王时卿士简公。下联典指明代应天人巩珍。
钱塘牧民,新撰湖山妙记;
金笼放鹤,恭祝台鼎长年。
——佚名撰巩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官吏巩廷均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名人巩大卿的事典。
当代巩姓的人口大约有37万,为第二百二十三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9%。自宋朝以来的1000年中,巩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态势。巩姓的第一大省为内蒙古,大约占全国巩姓人口的19%。目前分布主要在内蒙古、山东、甘肃、黑龙江、河北,这五省区大约占全国巩姓人口的6 5%。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南、吉林、安徽。目前巩姓分布的重心在北部。
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表明: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吉林大部、辽宁北部、山西中部、陕西北端和西南、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巩姓是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1%,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3%以上,以上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20.6%,居住了巩姓人口的45%。在河南、鲁冀辽大部、京津、内蒙古中部、吉林南部、山西北端和南部、陕宁大部、甘川中部、渝鄂皖大部、江苏北部,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05%—0.1%之间,以上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20.2%,居住了巩姓人口的43%。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65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