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阙姓的来源,阙姓的人口分布,阙姓名人,阙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3:32:04

阙姓的来源,阙姓的人口分布,阙姓名人,阙姓百家姓排名

阙姓简介

“阙”字拼音:quē、què,“阙”属于非常用字,“阙”字部首是:门,构造是:门丷一屮欠,繁体字和笔画为:闕:18;阙的五行属性是金

阙姓全国人口约 22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12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阙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阙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九位门阀,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风俗通义》载,阙氏承阙党童子之后,这是阙氏的主要得姓起源。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物,通常建在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装饰用的建筑物,能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势力。阙氏源流可追溯至距今3700年前夏桀王时,各地《阙氏谱》均载:“本姓系关龙逢之裔。”史载:桀无道为酒池肉林,龙逢极谏,桀囚而杀之。龙逢遇难后,其裔孙历经商、周两朝,离夏都安邑沿黄河向东逐渐迁徙,在鲁襄公后期,弁公才到达鲁国曲阜县昌平阙里(今山东省曲阜县城内孔庙东侧阙里街)。阙姓是以弁公为一世。弁公到达阙里的时间约在公元前550年。公元前549年,孔母携孔子(当时三岁)也到阙里定居,与我族为邻。阙姓各地宗谱均认定阙弁为阙氏的始祖,从中可看出阙是以地名为姓。弁公定居阙里后,至10世安承,在汉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58年)时授车骑将军,因伐楚有功,封下邳英尉侯,钦赐下邳为我族食邑,阙氏族人遂占籍下邳。汉代下邳城址在今江苏省邳县城的东南。阙氏向南迁的概况:26世阙宣在汉献帝(190-219)时授下邳大守,后迁任长沙郡太守,携眷长沙赴任,为阙氏南迁江南之始。至52世仲仁号文山,江西吉安城人,北宋徽宗时署理泉州政务携眷入闽,为阙姓入闽之始祖。南宋绍兴时,辞官居龙岩城西门,墓在城北青草盂,呈“铺天盖地”形。阙仲仁曾孙悬慰,在理宗时任朝官。阙姓四代簪缨,乐善好施,德泽岩城,岩人尊称我族为“阙半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悬慰被贾似道诬陷,悬慰与其子八史及家人在岩城惨遭杀戮。56世八史字四十郎,妣周、黄、游氏。黄妣生二子:文福、文政,游氏生三子:文兴、文运、文祥,年幼居丰田岭下而幸免于难。阙姓家族,在台北市南港区是属于望族之一。

今上海市,台湾省的嘉义市民雄县、台北市南港县,福建省的永定县、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宁德市霞浦县,江苏省的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徐州市、南京市,宿迁市、泗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市,博白县、梧州市、北流县、南宁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温州市平阳县、丽水市遂昌县、丽水市松阳县,湖南省的常德市桃源县、怀化市辰溪县、涟源市,广东省的海丰市,河南省的驻马店遂平县、新蔡县,商丘市睢县阙庄村,周口市沈丘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安徽省的萧县,河北省的唐山市,江西省的大余县,重庆市的梁平县,湖北省的宜昌市贵州省毕节市等地,均有阙氏族人分布。

阙姓起源(来源)

1、阙党邑

出自夏王朝时期,大夫关龙逄的后裔,关龙逄遇难后,其后裔迁入阙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根据史籍《风俗通义》的记载,阙氏承阙党童子之后(又作“厥党童子”),东汉时期,“阙党”之称改为“阙里

2、阙巩国

出自商代诸侯国“阙巩”,以盛产优质铠甲”阙巩之甲“而闻名,此国的王族以及国民以”阙巩“、”阙门“为氏,后简化为单姓阙氏。

《左传·昭公十五年》:“ 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3、鲜卑族

出自东汉时期,鲜卑部落 “阙机”(又作“厥机”)、“阙居”部,首领以大人为称,如:“慕容大人”、“拓跋大人”等,逐渐形成以部落名为姓,如慕容、慕姓。

《三国志·鲜卑传》”二十馀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馀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

”素利、弥加、厥机(阙机)皆为大人,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道远初不为边患,其种众多于比能也。其后诸子争立,众离散,诸部大人慕容、拓跋更盛焉。”

4、突厥族

出自隋唐时期,突厥阿史那部。本发祥于甘肃平凉,属大夏政权,故为有夏之苗裔。

西突厥 “阙达度”,阿史那氏,隋将,泥撅处罗可汗同母兄弟,汉人向氏所生,隋炀帝诏留突厥羸弱万余口,令阙达度安置于会宁郡。曾令其攻打吐谷浑,使部落致富,炀帝大赏之。

西突厥“阙啜忠节”,阿史那氏,唐将(武周),被唐封为“长安右卫大将军”,“宾国公”,“忠节”为唐所赐名,曾与“王孝杰”一同,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收复“安西都护府”,并镇守于安西。

西突厥“阙律啜”,阿史那氏,唐将,被唐封为“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上书谢曰:“生于荒裔,国乱王薨,更相攻屠。赖天子遣嘉运将兵诛暴拯危,愿得稽首圣颜,以部落附安西,永为外臣。”

后突厥:“阙特勤”,阿史那氏,后突厥左贤王,毗伽可汗同母兄弟,戎马一生,于开元十九卒,唐遣使吊祭,为其刻精像,立祠制碑,现碑文石像均已发掘。

5、满族

出自满族旗籍,满族有阙特氏,据《陕西通志》记载,阙特氏一名女子,嫁入正黄旗,守节至五十岁,于康熙四十三年旌表的记载。

6、其他

东汉末年~永嘉之乱时期,阙氏大规模南渡至荆楚、百越之地,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出现收养、过继、入赘,改姓及羁縻政策,改士归流等融入阙氏。

阙姓郡望

下邳郡:改自临淮郡,东汉时期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南宋时期又把下邳国改为郡。治所在下邳,相当于今天江苏省西北部。

阙姓堂号

铨仙堂:明代安南县县令阙士琦上任几个月以后母亲就逝世了,他于是回家再也不肯回去做官,而是闭门读书,写书。著作有《铨仙草》、《阙野草》等。

此外,阙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据《百家姓》)注:“阙氏下邳郡”。阙氏各支裔还有堂号,福州称“三韩堂”,上杭、永定称“邳州堂”,江西省乐安、永丰等县称“荆州堂”,泰和称“叙伦堂”及“节高堂”,湖南安化、涟源称“思荣堂”,广东梅州称“追圣堂”。

阙姓源流

一、(闕)quē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长治、大同,湖北之老河口,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吴川,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云:“齐卿阙止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阙党童子之后。”

3、又注:“《左传》有阙巩之甲”,阙巩,古代国名,其后或以国为氏。

4、又注:“或以地为氏”,古有阙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相传“孔子始教学于阙里。”(按:《中国姓氏大全》称:“阙里,又名阙党,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或音què。汉代有阙栩;宋代有阙礼,高宗朝宦官;明代有阙清,平凉知府;清代有阙文,乾隆丁己进士;又有阙岚,画家。

阙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阙姓用字含有2个读音,分别是:quē、què,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阙姓的2个读音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阙姓阙笔画有13画,笔画数较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如果名字中的笔画太少,会很不协调,如果名字中笔画太多,写起来会很麻烦。

3、阙姓五行属金,阙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阙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阙姓

阙姓的迁徙分布

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九位门阀。今全国阙氏人口约为四十万五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风俗通义》载,阙姓以地名为氏,这是阙氏的主要得姓起源。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物,通常建在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装饰用的建筑物,能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势力。阙氏原流可追溯至距今3700年前夏桀王时,各地《阙氏谱》均载:“本姓系关龙逢之裔。”史载:桀无道为酒池肉林,龙逢极谏,桀囚而杀之。龙逢遇难后,其裔孙历经商、周两朝,离夏都安邑沿黄河向东逐渐迁徙,在鲁襄公后期,弁公才到达鲁国曲阜县昌平阙里(今山东省曲阜县城内孔庙东侧阙里街)。阙姓是以弁公为一世。弁公到达阙里的时间约在公元前550年。公元前549年,孔母携孔子(当时三岁)也到阙里定居,与我族为邻。阙姓各地宗谱均认定阙弁为阙氏的始祖,从中可看出阙是以地名为姓。弁公定居阙里后,至10世安承,在汉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58年)时授车骑将军,因伐楚有功,封下邳英尉侯,钦赐下邳为我族食邑,阙氏族人遂占籍下邳。汉代下邳城址在今江苏省邳县城的东南。阙氏向南迁的概况:26世阙宣在汉献帝(190-219)时授下邳大守,后迁住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携眷潭州赴任,为阙氏南迁江南之始。至52世仲仁号文山,江西吉安城人,北宋徽宗时署理泉州政务携眷入闽,为阙姓入闽之始祖。南宋绍兴时,辞官居龙岩城西门,墓在城北青草盂,呈“铺天盖地”形。阙仲仁曾孙悬慰,在理宗时任朝官。阙姓四代簪缨,乐善好施,德泽岩城,岩人尊称我族为“阙半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悬慰被贾似道诬陷,悬慰与其子八史及家人在岩城惨遭杀戮。56世八史字四十郎,妣周、黄、游氏。黄妣生二子:文福、文政,游氏生三子:文兴、文运、文祥,年幼居丰田岭下而幸免于难。阙姓家族,在台北市南港区是属于望族之一。
今上海市,台湾省的嘉义市民雄县、台北市南港县,福建省的永定县、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宁德市霞浦县,江苏省的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徐州市、南京市,宿迁市、泗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市,博白县、梧州市、北流县、南宁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温州市平阳县、丽水市遂昌县、丽水市松阳县,湖南省的常德市桃源县、怀化市辰溪县、涟源市,广东省的海丰市,河南省的驻马店遂平县、新蔡县,周口市沈丘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安徽省的萧县,河北省的唐山市,江西省的大余县,重庆市的梁平县,湖北省的宜昌市等地,均有阙氏族人分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63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