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牧姓的来源,牧姓的人口分布,牧姓名人,牧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2:47:58

牧姓的来源,牧姓的人口分布,牧姓名人,牧姓百家姓排名

牧姓简介

“牧”字拼音:mù,“牧”属于非常用字,“牧”字部首是:牜,构造是:牜攵,繁体字和笔画为:牧:8;牧的五行属性是水

牧姓全国人口约 9 万,属罕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451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牧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牧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牧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上古时,黄帝有两个很贤明的大臣,一个叫风后,一个叫力牧。力牧原来是一个畜牧部落的人,他善于牧羊,还善于射箭,力大无比,后来就被黄帝请去做官,并被拜为丞相。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得黄帝的赏识。力牧的后人中,一部分保留了牧为姓氏的,也有的用他的名作为姓氏。

牧姓现在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和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高桥镇沈家坞村有分布。

牧姓起源(来源)

牧姓起源一

源于春秋,以封地为姓。据《路史》载,春秋时期,周武王的同母少弟、卫国大夫康叔被封于牧(今天的河南省淇县南部),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地名作为姓氏,称为牧氏。以牧为氏的康叔后裔,后来以弘农为繁衍中心。所谓弘农,是汉朝时的一个郡名,包括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和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望族居弘农郡(今河南省灵宝县南)。

牧姓起源二

源于上古,以名为氏。相传上古黄帝在做了天子以后,经常为了没有能干的贤臣来辅助他巩固王位,治理国家而发愁。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场大风把地上的污垢刮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梦到有一个人拿着只有千钧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动的强弩,驱赶着千万头牛羊。黄帝梦醒后觉得很奇怪,他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风是象征着号令,是执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后,这就是说,有人姓风名后,就能职掌国政。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够牧(治理)民行善。这就是说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辅助治理天下。于是黄帝立即下令寻访,不久以后果然在海边找到了风后,在大泽中找到了力牧。黄帝用他们两个作为他的相,天下果然得到大治。力牧因为帮助黄帝治理天下,立了大功,他的后代于是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牧氏。

牧姓起源三

源出以职业为姓。西周初年,有姬姓同姓诸侯国国。到了春秋时期,卫国君主的后代中有以牧业为生的,遂以牧为姓。也称为牧氏。

牧姓郡望

弘农郡:汉武帝鼎四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及华山以南的地区。治所弘农,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县北部。

牧姓堂号

善治堂:黄帝有臣叫力牧,最善于治理天下,他帮助黄帝把天下治理得很好。

牧姓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阳泉、晋城,安徽之贵池、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收。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黄帝臣力牧之后。”此以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康叔后有牧氏。”此当系出姬姓,望出弘农。春秋时鲁有牧皮,事孔子;汉代有牧良,越嶲太守;明代有牧相,弘治进士;又有牧义,兴化推官。

牧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牧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mù,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牧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牧姓牧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牧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牧姓五行属水,牧姓吉凶寓意为吉,牧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牧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牧姓

最流行的牧姓男孩名字 牧姓男孩名字推荐

1、牧琪林 

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牧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琪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林从生肖上看,生肖为猴,名字中应有木部首为吉,林的部首为木。

字义琪表示美玉、珍异、琪琚;林表示树木、林涛、林海,意义优美。

音律牧、琪、林的读音是mù、qí、lín,声调为去声、阳平、阳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牧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琪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林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8-13-8,五格大吉。

2、牧野 

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牧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野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字义野表示野霭、原野、阔野,意义优美。

音律牧、野的读音是mù、yě,声调为去声、上声,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牧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野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8-11,五格俱佳。

3、牧楷 

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牧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楷从生肖上看,生肖为猴,名字中应有木部首为吉,楷的部首为木。

字义楷表示典范、刚直、楷树,意义优美。

音律牧、楷的读音是mù、kǎi,声调为去声、上声,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牧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楷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8-13,五格大吉。

姓氏中有哪些姓"LI"(四声)的?其分布如何?

  ▲厉姓:
  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风俗通》记载,周代曾谥齐厉公,他的子孙便以谥号为姓,称为厉氏。据史料查证,春秋时期,即从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12诸侯各守疆土,共称周室,其中封于齐的厉公秉政于前824—前816年。厉公的后人不忘先祖,均以谥号为姓,形成厉氏。齐厉公被尊为厉姓始祖。“威弭郡盗,名重文坛。”厉氏中曾有唐代的道州刺史厉文才使一郡大治。清代的厉鸮工诗文,成为力主大江南北文坛20余年的先贤。云阳厉氏的始祖为汉魏郡(河北省临漳西南)太守义阳侯厉温,温公的儿子名友,寄志于山林之间,坚辞汉帝所封的谏议大夫,高隐养志,放浪形骸。温公的孙子有次宗和次元两个,其中次宗被授金吾右千户,子孙世居北地。至宋靖康年间,北国尽陷金兵之手,厉温的裔孙厉介,字倬人,绍兴年间以举荐任至东京留守,南渡后,先随驾浙江,定居余姚,后来,又由余姚的东阳徙至丹阳,为丹阳厉姓始祖。厉氏在丹阳的繁衍发展中,由于天灾人祸,族中前谱荡然无存,以前的先祖无从考证,后于明正统年间,厉介的裔孙厉国华,任至福建布政使,致仕还乡后,致力于查询线索,征集资料,为辑谱做了大量工作。清乾隆年间,厉国华之后人厉靖,以国华搜集的资料为底本,辑成新谱,厉国华被尊为丹阳厉姓始迁之祖。国华的曾孙有永泰、永隆、永安、永志4个,从此开始,丹阳厉氏辟为4个分支。至清道光十七年(1827年),共历16世(余略)。
  ▲栗姓:
  栗姓的原姓为李,安使之乱爆发后,长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时有一个李姓王孙与皇族走散,隐与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后为敝人耳目,把李通为栗姓!此外,满族中有栗姓。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比如:临漳县栗岗村:明洪武十八年,漳河发大水,将原岗村冲毁,后以栗姓为主的村民南迁,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岗村,后简化为栗岗村。栗岗村现有耕地1314亩,农业人口1152人。 栗辛庄:据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栗新庄,后演变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区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坟地,初名“栗家林”,后演化为“栗林庄”。 山东苍山县芦柞乡小卞庄有200多家姓栗的,离老家---栗堡不远,才10里路 听说是道光年间遭难了 被抄家了 灭门之灾 很多逃跑了 跑的全国各地都有 附近乡镇也有不少栗姓同宗 比如长城镇 三合乡,江苏邳县(邳州市)。
  总的来说,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从东北到中原 从华北到南方湘粤台湾等省均有栗姓后人。
  ▲励姓:
  始祖释褐公讳裳,号乐闲,为宣州通判,丁母忧,制满起复时秦桧欲杀赵鼎、李光、胡铨三人。有江西运判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与张浚诗,言于朝,其词连逮者数十家,将诬以不轨而尽去之,公亦与焉。狱成,幸天理昭然,桧病不能书,获免于难。公遂致仕,携家渡淮,往弟衮任所,是时衮为余姚县丞,二公见姚邑风俗之美、山川之秀,遂卜居焉。传至十三世悦公号梅隐由从山迁居梅川乡。是为梅川始祖。
  ▲利姓:
  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劦姓
  高丽古姓。
  ▲力姓
  黄帝臣力牧之后。望临安。
  ▲荔姓:
  由陇西羌族十大姓之一的荔非衍生而来,唐时有大将荔非元礼等,现多居于陕西宝鸡,甘肃天水一带,内蒙古、山西、湖北亦有。
  ▲隶姓:
  相传黄帝之臣隶臣作算数,为隶姓之始。
  望出齐郡。
  今山东长清、江西丰城、宁都等地均有此姓。
  隶延之,汉时人。隶并,晋王莽时大司马。
  ▲郦姓:
  郦姓望族居新蔡(今河南固始县东)。 晋惠帝将汝阴郡分出新蔡郡。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

牧姓的来源 怎么取名好听

牧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春秋,以封地为姓。

据《路史》载,春秋时期,周武王的同母少弟、卫国大夫康叔被封于牧(今天的河南省淇县南部),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地名作为姓氏,称为牧氏。以牧为氏的康叔后裔,后来以弘农为繁衍中心。所谓弘农,是汉朝时的一个郡名,包括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和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望族居弘农郡(今河南省灵宝县南)。

2、源于上古,以名为氏。

力牧因为帮助黄帝治理天下,立了大功,他的后代于是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牧氏。

3、源出以职业为姓。

西周初年,有姬姓同姓诸侯国国。到了春秋时期,卫国君主的后代中有以牧业为生的,遂以牧为姓。也称为牧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缺)牧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上古时,黄帝有两个很贤明的大臣,一个叫风后,一个叫力牧。力牧原来是一个畜牧部落的人,他善于牧羊,还善于射箭,力大无比,后来就被黄帝请去做官,并被拜为丞相。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得黄帝的赏识。力牧的后人中,一部分保留了牧为姓氏的,也有的用他的名作为姓氏。

牧姓现在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有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郡:汉武帝鼎四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及华山以南的地区。治所弘农,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县北部。

堂号

善治堂:黄帝有臣叫力牧,最善于治理天下,他帮助黄帝把天下治理得很好。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41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