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凌姓的来源,凌姓的人口分布,凌姓名人,凌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2:24:13

凌姓的来源,凌姓的人口分布,凌姓名人,凌姓百家姓排名

凌姓简介

“凌”字拼音:líng、lèng,“凌”属于常用字,“凌”字部首是:冫,构造是:冫土八夂,繁体字和笔画为:凌:10;淩:12;凌的五行属性是火

凌姓全国人口约 92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79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凌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凌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凌姓的望族居住在渤海(今天的河北沧县)。现在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北省通县,湖北麻城市都有分布。

凌姓起源(来源)

凌姓主要源自:姚姓。

凌(líng)姓源流有:

凌姓起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远古帝王伏羲氏的诞生之地淩,属于以以居邑名称为氏。淩,就

是传说中远古第一帝伏羲的诞生之地,因境内有淩水(今京杭大运河泗阳段),因以为地名,先秦时期改称泗水,设泗水郡。淩县,就是秦、汉之际阴淮平原的泗水郡淩县(今江苏泗阳西北部),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阳县,在古泗水北岸,故名。在汉末至三国的战乱时期,其地住民有避难而纷纷外迁者,为将来便于联络,便以居邑古名称为姓氏,即称淩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或避难改姓为氏,后有简笔为凌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淩氏与姬姓凌氏族群没有任何干系,大都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凌氏合谱。

凌姓起源二

源于姚姓衍生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

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姬封被周武王姬发封在西周之京畿内的古康国之地,称康叔,后周公旦建议周成王姬诵,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都封给了康叔,并建立了卫国,国都在卫(今河南淇县朝歌),史称“卫康叔”。卫康叔有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官“凌人”,他的后人就以其官职作为姓氏,由此产生了凌氏。凌人,亦称凌阴、凌室,是当时的一种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典籍《周礼》上所记载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在史籍《姓纂》中记载:“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吴志有凌统。”从这些文献来看,凌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儿子姬封,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以官为氏”而姓了凌,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凌氏正宗。

该支凌氏族人皆尊奉姬康叔为得姓始祖。

凌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陵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陵令,亦称陵台令,西汉初期由汉高祖刘邦亲设的官职,专职负责守卫帝王陵墓,其职位高于同官秩的食宫令、寝庙令。后来的汉高祖之长陵、汉武帝之茂陵,皆各设陵令、食宫令、寝庙令各一人。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亦皆设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禄六百石。南北朝时期的北梁、北齐,曾一度改称为“陵监”。

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寝关防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陵氏,后避其姓氏字的忌讳,改称为凌氏,世代相传至今。

凌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曹魏时期官吏凌江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凌江将军,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军制官位,为东汉列将之一。到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设魏一人,官秩五品,专职掌控黄河以北蒙古、辽东地区的驻扎大军。按汉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阶,是控制军队权力的一种体制,因此正五品武将领受的官秩俸禄实与从五品文官一样。

在凌江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凌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凌氏、江氏,世代相传至今。

凌姓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丘穆陵氏。

丘穆陵氏,亦称丘目陵氏、丘穆凌氏、丘目凌氏等,在北魏王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将丘穆陵氏改为汉字单姓,绝大部分族人改为穆氏,少部分人后来有改为凌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凌姓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凌姓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苏立德堂

伐冰堂:江苏伐冰堂

积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苏金湖,安徽天长)

凌姓源流

一、lí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黎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姬姓。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凌人,掌冰之官,《周礼·天官》之属。三国时有凌统,为将;晋有凌嵩;唐代有凌敬;宋代有凌景夏;明代有凌蒙初,乌程人,小说家,望出渤海。又,或与“淩”同。《中文大字典》引《姓谱》云:“‘淩’,本作‘凌’,自《广韵》引作‘淩’后,乃混用。”

凌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凌姓用字含有2个读音,分别是:líng、lèng,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凌姓的2个读音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凌姓凌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凌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凌姓五行属火,凌姓吉凶寓意为吉,凌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凌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凌姓

凌氏-姓凌的名人-凌姓起名字-凌姓的起源与家谱

河北河间县,辽宁渤海湾沿岸。

「凌」源出

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周代设"凌人"之职,为周礼天官之属,掌贮藏冰凌。同武王之弟康叔有支庶子世代担任"凌人"一职,其后有凌氏。

得姓始祖

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故凌氏的后人尊康叔为凌姓的始祖。

凌统:字公绩,余杭人,事孙权为偏将军。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人称江表虎臣,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n),别号即空观主人。汉族,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29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