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萧姓的来源,萧姓的人口分布,萧姓名人,萧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2:03:12

萧姓的来源,萧姓的人口分布,萧姓名人,萧姓百家姓排名

萧姓简介

“萧”字拼音:xiāo,“萧”属于常用字,“萧”字部首是:艹,构造是:艹肃,繁体字和笔画为:蕭:18;萧的五行属性是木

萧姓全国人口约 990 多万,属最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01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萧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萧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

汉时随着萧何拜相封侯,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

西晋初,已有萧氏因任官南迁,最远到了今广东等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举渡江南迁。萧氏在此次迁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苏和湖北。其中,萧彪后裔萧整举家定居在丹阳附近的南兰陵县。从此兰陵即为萧氏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

南北朝时期,萧整后人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朝。并且萧姓在刘宋、南陈,以及北齐、北魏和北周也十分显贵,萧氏族人因任官而散居各地,南到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北至河南、河北、陕西,都有萧氏族人活动的踪迹。

隋唐两代,萧氏族人依然显赫,既为皇亲,又历代为显宦。除长安外,主要聚居地还有河南和山东等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陈征、陈元光父子率河南固始府兵征闽,后在当地屯垦,军士便在福建落籍,其中有将佐萧润尔,从此开始了萧氏移居福建的历史。

“安史之乱”和唐末的农民起义,两次引发由北向南的大规模迁徙潮,更多萧氏族人在这两个时期,迁移到了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和福建等地。

从晚唐五代到宋、元的460多年间,萧氏的主要迁徙地是江西、福建和湖南。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开始,萧姓开始大规模进入四川,成为四川的大姓之一。

自清康熙末年,萧姓族人开始入迁台湾。

萧姓起源(来源)

萧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

出自嬴姓

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出自子姓

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

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外姓改入

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萧姓郡望

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萧姓堂号

兰陵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制律堂:同定汉堂。

萧姓源流

一、(蕭)xiā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乐亭,山东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湖南之益阳,广东之新会,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殷民六族,一为萧氏。”郑樵注云:“子姓。杜预曰:‘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是也。’后为宋所并。微子之支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世居丰、沛之间。”此以国为氏。出自乐氏,或云系出自子姓。

2、《姓氏考略》注云:“伯翳之后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伯翳,亦即“伯益”;作,这里同“胙”,赏赐;胙土,犹说“封土”。伯益乃嬴姓之祖,故此亦以国为氏,系出嬴姓。

3、或为契丹族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后族,伊苏济勒氏、巴哩氏,世任国事,(辽)太祖慕汉高祖皇帝(刘邦),以伊苏修勒、巴哩比萧相国(按:指萧何),遂为萧氏。太祖娶舒噜氏,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由是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皆为萧氏。”《营卫志·序》云:“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有族而部者,五院、六院之类是也。有部而族者,奚王、室韦之类是也;有部而不族者,约尼九帐、皇族三父房是也,此言部与族之分合也。其氏族可知者,略具皇族、外戚二表,是则辽之氏族止有耶律、萧氏也。”又,《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后晋开运(出帝石重贵年号)末,翰为契丹诸部之长,其妹嫁于契丹主耶律德光,德光北归时,任命翰为宣武节度使。当时他尚无姓氏,李崧为其制姓名曰萧翰,自是始姓萧,而萧氏女世为契丹后。‘翰’,契丹呼为国舅。”是萧乃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所改。汉代有萧何,子姓之裔,汉高祖刘邦之相国;南朝梁武帝萧衍;唐代有萧颖土,诗人;元代有萧月潭,画家;太平天国有萧朝贵。

萧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萧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xiāo,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萧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萧姓萧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萧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萧姓五行属木,萧姓吉凶寓意为吉,萧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萧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萧姓

肖姓的来源

1、出自子姓,以国为氏,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2、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裔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叫萧孟亏。

其后沿袭姓萧。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

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扩展资料:

“肖”姓与“萧”姓的关系: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

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

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

百家姓中,肖氏排名多少位?

百家姓中,肖氏排名第30位。

《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中肖氏排名第30位。

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萧姓。

而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原来就有“肖姓”,但与“萧姓”的源流不同。历史上确曾经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

扩展资料

肖姓名人:

1、肖向荣(1910年9月6日—1976年3月23日),原名萧木元,广东梅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开国中将。1910年9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石扇乡新田村。

2、肖望东,曾用名肖惠存,肖克,江西省吉安县人,中将军衔,参加过长征,参加过莱芜、豫东、济南等战役,并被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3、肖永银(1917.6—2002.4),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

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先后任军长、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肖姓

萧姓起源是什么?

肖姓是萧姓的简化,原出于子姓。

肖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先秦时期,萧氏家族因国家灭亡而四散全国,家族势小力微。秦汉时期,社会动乱迫使萧氏移民,进入了发展和移民的第一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搬迁,肖姓从原来的聚居地到周边地区成倍增加,名流大量涌现。

汉相萧何便是其典型代表,早年协助刘邦起义。在攻占咸阳后,注意收集秦的律令图书,郡县户口、社会情况等大量资料。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帮助刘邦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子孙也分别入仕于两汉,均为高官,为汉代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这个家族兴旺发达,几个较大的郡望即在此期形成。


扩展资料:

肖姓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位将军名叫南宫长万,在与鲁国的战斗中被俘,几个月后又回到宋国。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南宫长万。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杀了南宫长万,结束了叛乱后,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肖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肖氏宗族

肖氏家谱字辈的排序

肖氏家谱字辈的排序: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一般认为,肖姓是萧姓的简化,萧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2019年公安部发表的全国姓名报告中,肖姓在百家姓中的排位变为第三十三位。

肖姓的发展: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散居各地,家族势小力微。到了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萧姓经长期迁居,已从原聚居地向四周大量繁衍,且名人辈出。

汉相萧何便是其典型代表,他早年辅佐刘邦起义,在攻占咸阳后,注意收集秦的律令图书,郡县户口、社会情况等大量资料,为西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并助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他的子孙也分别入仕于两汉,均为高官,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家族兴旺,几个较大的郡望即在此期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肖姓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19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