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剂: 灸剂系将艾叶捣、碾成絨状、或另加其他药料捻制成卷烟状或其他形状,供薰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外用药剂。
灸治是中国发明很早的利用“温热刺激”的一种物理疗法,灸剂早在《内经》中己有记载,《灵枢.寿夭刚柔篇》有“生桑炭灸巾以熨寒邪所刺之处”,清《医宗金鉴》有神灯照法,此属烤灸。灸制按形状可分为:艾头、艾柱、艾条三种,均以艾絨为原料所制得的。此外尚有桑枝灸、烟草灸、油捻灸、硫黄灸和火筷灸等。
每天了解一个专业中医学
专业介绍
门类:医学;学科级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制:五年;选科:文理兼招、理多文少。部分高校限选化学、生物。第一印象:中医医师、医疗养生、针灸推拿、中药研发、中药制剂。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例如:把脉诊断病情,药物外敷化瘀,针灸、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中药药方的制定,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制剂的研发等。
就业方向
1.医院
中医学学生的数量少于临床和口腔,相应的,医院对中医医生的岗位需求量也较少。近半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去往综合性医院的中医专业,或者中医院中任职。
2、医疗设备和药企
中医学毕业生可以进入相关企业,从事医疗设备和药品保健品的研发、生产、检测和销售工作。比例高于临床。
3、中医馆
中医的就业特色,毕业生可以前往中医医馆中从事诊治工作。
学长有话说
1.为什么中医文理兼招?
一方面,临床(西医)的治疗手段多少从微观到宏观,而中医的治疗手段则是从宏观到微观。另一方面,临床的观念是用科技手段分析病理再对症下药,而中医则是根据文化中医术的积累治病救人。中医对化学和生物学基础要求没有那么高,相反要求学生熟识中医经典著作的内容,所以文科生也能够学中医。
2、学西医还是中医?
理性讨论不是引战!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西医的就业是好于中医的,主要体现在就业质量和工作收入方面:从学科研究和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医研究的创新点远少于西医,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中医的知识储备研究透彻,是中医和西医共同的历史使命;应该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中医和西医,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会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
3.关于执业医师证
分为四类: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也意味着如果你学的是是基础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和医学技术类专业,是不能报考执业医师证的。如果你是专科生,首先要符合专业,然后考下来执业助理医师证,才能再考执业医师。中医考医师资格证,还有师承一条路可走。具体可参照有关政策。
4、关于中医考研
硕士分为学硕和专硕两种。在医学专业内,学硕倾向于医学研究,专硕倾向于临床诊治。要格外注意:
①学中医,就业大于考研。如果本科就业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没必要考研。如果想进入高水平的医院,推荐考研或者直接读中医九年一贯制。
②学硕接收跨专业考研。比如本科法医可以考中医学硕,但毕业后仍然不能报考中医职业医师证。③专硕大多不接收跨专业考研。比如本科口腔不能跨考中医专硕,反之亦然。
5、专科学中医就业怎么样?
专科想学医,中医是要好于临床的。中医的就业不完全依赖于学历,前面提到了“师承”一路,此外中医还可以从事康复治疗和养生治疗等工作。
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
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炙龟板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益肾建骨,滋阴潜阳等功效与作用,炙龟板也是一种比较名贵的药材之一,但目前还是哟很多人都不了解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
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1 【处方用名】 龟甲、炙龟甲、炙龟板、龟板。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咸。归肝、肾、心经。
【功效与主治】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主治阴虚阳亢,阴虚火旺,阴虚风动,筋骨不健,腰酸脚弱,小儿囟门不合,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宁等。此外,本品还有止血的功效。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龟甲乃阴中之至阴,败脾,伤胃,损阳,故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者不宜使用。临床表现为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水泻,完谷不化,或久泻不禁,神疲纳呆,口淡无味,泛吐清水等症者皆应忌用。
2、龟甲性寒,擅消阳气,故肾阳虚衰,命火不足,阴寒内盛者皆不宜使用。临床表现为畏寒,面白无华,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水肿,阳痿滑精,女子带下清冷,宫寒不孕,舌淡苔白,尺脉沉细,或沉迟等症者皆应忌用。
3、龟甲其性滋养而咸寒,伤脾土而生湿浊,故内有寒湿者不宜使用。临床表现为神疲畏寒,头身困重,关节重着疼痛,或水肿小便不利,胃脘疼痛,大便不实,苔白润而多津等症者皆应忌用。4、龟甲质地重潜,趋下,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故孕妇慎用。
5、虚而无热者忌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龟甲性寒,故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2、龟甲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容易助湿敛邪,故脾虚湿盛或湿热阻滞者及凡外感病邪未解者,不宜服用。
3、龟甲含有丰富的钙、磷等,故肾炎及肾功能不全等肾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以免导致矿物质在体内蓄积。
4、服用龟甲及其制剂时,忌温热饮食;忌与酒、苋菜同食。
【临证炮制注意】 宜用醋淬后使用。
【煎服方法注意】 本品为动物介壳,为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入汤剂当打碎先煎,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 用量用法】 一般用量10~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 龟甲甘咸性寒而质重,擅长滋补肾阴,兼能滋养肝阴,故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之证。治疗阴虚阳亢、头目眩晕者,本品兼能潜阳,常与天冬、白芍、牡蛎等合用;本品性寒,兼退虚热,治疗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遗*者,常与滋阴降火之熟地黄、知母、黄柏等配伍共用;治疗阴虚风动,神倦瘛疯者,则宜与阿胶、鳖甲、生地黄等配伍合用。因其擅长补肝肾之阴,故又能健骨,多用于治疗肾*之筋骨不健,腰膝酸软,步履乏力,以及小儿鸡胸、龟背、囟门不合诸证,常与熟地黄、知母、黄柏、锁阳,或紫河车、鹿茸、山药、当归等益肾补脾、填精养血之品同用。本品尚入心经,又具有养血补心、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心肾失养之惊悸、失眠、健忘等证,常与石菖蒲、远志、龙骨等配伍合用。此外,本品还有止血的功效,尤适宜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等证,常与生地黄、黄芩、地榆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品共用。
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2 中药材里炙龟板的功效
醋龟板别名炙龟板。为净龟板片要沙子炒黄,趁着热时渗入醋中,再用冷水清洗后晾干当药者。补阴作用提高。功效:补阴,潜阳,补肾壮阳,健骨。主冶: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呕血,衄血,咳嗽痰多,频繁遗*,月经崩漏,清稀,腰痛,骨痿,肾阴虚倾侧,久痢,久疟,痔疮,小孩囟门不符合。龟板的功效是滋肾潜阳,益肾健骨,益气养血补心。炙龟板为净龟板片要沙子炒黄,趁着热渗入醋中,用冷水清洗后晾干当药者。提高补阴作用。
炙龟板的作用
醋龟板别名炙龟板。为净龟板片要沙子炒黄,趁着热渗入醋中,用冷水清洗后晾干当药者。生龟板和炙龟板的作用应当说成一样的,仅仅后面一种历经醋制后补阴作用提高炙龟板有烧焦味和冰醋酸味道,生龟板有腥臭。建议您假如当药得话还是最好用此生给您建议的生龟板。中药材一般历经中药炮制例如醋制,盐炒,火煅等一方面是用于去除其辛辣味,另一方面是以便缓解其毒副作用,也有便是提升其引经的实际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龟板醋制既能够缓解其腥味儿,还能够引药入于肾脏之经,以提高滋补肾脏之阴!
龟板与灸龟板有什么不同
1、龟板与炙龟板的较大差别是炙龟板补阴的作用更强。
功效:补阴,潜阳,补肾壮阳,健骨。
主冶: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呕血,衄血,咳嗽痰多,频繁遗*,月经崩漏,清稀,腰痛,骨痿,肾阴虚倾侧,久痢,久疟,痔疮,小孩囟门不符合。
性味归经:咸甘,平。无毒性。入肝、脾经。
使用方法使用量:口服:煎汤,15~40克;熬膏或入丸、散。外敷:烧灰研粉敷。
服药忌宜:孕妇或胃有湿寒者禁服。《本草经疏》记述:妊妇不适合用,患者虚而无热者不适合用。
2、黄芩与炙黄芪的差别:
生黄芪多用以益气固、托疮、利湿等;蜜炙黄芪多用以益气;炒黄芩多用以健脾补血脾。
炙龟板的功效与副作用3 炙龟板简介
炙龟板是一种药物,制作原料是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车前子12克,益智仁12克,乌药12克,炙龟板12克。
炙龟板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龟甲就是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味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能滋阴抑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多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真阴亏耗、虚风内动及骨蒸潮热诸证。
炙龟板的功效与作用
炙龟板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益肾建骨,滋阴潜阳等功效与作用,对治疗患者因肝肾阴虚所导致的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行走无力或小儿鸡胸或卤门不和等症状很有效果。而且炙龟板还具有养血补心的功效,可以治疗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状,很适合更年期综合症患者使用。
蕲艾的功效与作用:平喘、镇咳、祛痰。
蕲艾产自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县地形狭长,形如船帆,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复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平畈围区。境内最高点为青石镇境内的云丹山主峰,海拔1244.1米;最低点为八里湖农场境内的龙凤寺闸,海拔12米。
蕲春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249.1天,降水量1341.7毫米,日照时数2025.8小时,气温16.8度,适宜种植蕲艾。
扩展资料:
蕲艾是指在湖北省蕲春县境内生长的艾草,因品种和产地而得名。相较于普通艾草,蕲艾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蕲艾叶片呈圆形,宽大、肉厚,且有九个小叶尖;蕲艾植株高大,可达2米以上;而普通艾植株高约1米左右,叶薄毛稀。这是蕲艾在外观形态上的独特之处。
其次,蕲艾气味香浓,有效药物含量更高,渗透力强,植株含挥发油较多。其精油出油率:蕲艾为1.06%,其它艾草为0.54%,是其两倍。易于药物吸收。
蕲州不仅是正宗蕲艾的产地,也是伟大医药家李时珍的故乡。他对家乡地道药材蕲艾的研究颇为精深。曾多次上麒麟山采集艾叶标本,并在家园里亲自栽种。
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记述:“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春者为胜,以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翻译:近代只有汤阳的所谓的北艾,四明的叫海艾,从成化以来就以蕲春者为胜,以充特产,最重的,对艾的薪。”)
从此,蕲艾名扬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蕲艾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4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制剂--钉剂
下一篇: 中药制剂--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