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主要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 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现实题材的吟咏,文学风格清新脱俗,语言清新流畅, 平易自然,开北宋一代诗风,颇受后人推崇。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領袖,领导了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在变革文风的同时, 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
一起翻开那些尘封的经典篇章,穿越时空,感受时光倒流的奇妙,感受诗词永恒的魅力。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创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千古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创作背景: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千古名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创作背景: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据词意,在写作此词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东同游。公元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三月,欧阳修至洛阳西京留守钱惟演幕做推官,与同僚尹洙和河南县(治所就在洛阳)主簿梅尧臣等诗文唱和,相得甚欢,这年秋后,梅尧臣调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南)主簿,次年(明道元年,1032)春,曾再至洛阳,写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等诗。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后共三年,其间仅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在洛阳,此词当即此年所作。词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尧臣
最优美愉悦的春日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晚年的欧阳修,退居颖州,他钟爱颖州西湖,写下十首《采桑子》,这是其中的一首。
此诗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此词工于雕琢,琢静境,静怡人心。
夏天的美好,是因为风用了心,生活的美好,是因为我们用了心。
最哲理的诗:《画眉鸟》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声音动听,喜爱的人把它们捉来,千方百计地驯化,把它养在装饰华美的笼子里,用精美的食物饲养,于是人就随时随地能听到它的叫声。
可当诗人走进树林,这里的画眉鸟没有了约束,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鸣叫,充满快活自在,美妙极了。
画眉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当人陷身于名利场中,身不由己,一旦没有了约束,回归到自然的状态,就会获得更大的快乐。
自由永远是快乐的源泉。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代的元宵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平时不大出门的女性都会盛装出行,这是一个男女幽会的好日子。
词分两部分,上片是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下片写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甜蜜与落寞、热闹与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物是人非的苦痛,都在这短短的四十字中了。
时光太短,多少守望物是人非;世态炎凉,多少缘分人走茶凉。一些舍不得,只能放在心底;一些禁不住,只能刻意忘记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虽为一代盟主,可欧阳修并不是不解风情的人。
此词抒写一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结尾三句,以“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女主人公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道出了她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凄苦和悲凉。
曾经的今天,变成了回不去的昨天。沙漏在消减,我们是在把握还是在挥霍?
最豪放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刘敞的词作,是欧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
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
词的结尾二句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无形之中却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搏动人的心弦,涤荡人的心灵。
明末清初曹尔堪《南溪词》:读欧公《朝中措》,如见公之“须眉生动,偕游于千载之上也”。
放下了全部执著,就会获得最自在的快乐。最甜蜜的爱情词:《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是一对甜蜜的新婚夫妇,新娘对镜仔细端详,挽着郎君亲昵问:“眉毛画得怎么样?”
她的纤手摆弄着笔管,长时间依偎在郎君身上,才起身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白白耽搁了绣花的时光,笑着问郎君:“应该怎样写‘鸳鸯’?”
这首词在内容上重点描写新娘子在新郎面前的娇憨状态,在表现技巧上采用民间小词习见的白描和口语,活泼轻灵地塑造人物形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词中的新娘子像极了每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你我。
清代许昂霄:真觉娉娉袅袅。(《词综偶评》)
感觉现在的言情偶像剧里表达的都不及一字一句读这些诗词带给我的三分浪漫和甜蜜。
在许多人心里,欧阳修似乎是一个严肃而不解风情的人,当我们读了他的词之后,就会知道,他既能写柔情词,也能写豪放词,他有温柔的一面,也有豪情的一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rujia/1571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王阳明:我何曾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