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交泰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6 05:26:58

本文目录

1 【交泰丸组成】2 【交泰丸方歌】3 【交泰丸方解】4 【交泰丸主治】5 【交泰丸医案】6 【医案分析】

【交泰丸组成】黄连18g 肉桂3g

【交泰丸方歌】心肾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十份连,怔忡不寐心阳亢,心肾交时自可安。

【交泰丸方解】本方清心降火除烦。轻用肉桂补火助阳,重用黄连引火归元。两药配伍,清中有温,以清为主,使寒而不遏,降心助肾,重在清心降火,相反相成,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心肾自安,不寐自除。临床常用于心火亢盛、肾阳虚弱诸证。阴虚火旺的失眠不宜单独使用。

【交泰丸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证。心悸怔忡,夜寐不安,五心烦热,舌红,苔白,脉细数。

【交泰丸医案】王某,男,56岁,于2006年9月6日初诊。患者自诉失眠3年,每晚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且入寐困难,心烦,多梦易醒,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舌尖尤甚,苔薄,脉细数。患者每晚睡前不规则服用安定片1~2片,效果不明显,遂来本院就诊。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并已排除各种躯体疾病以及酒精、毒品等依赖所伴发的不寐。证属血虚阳浮,心肾失交,虚烦不寐。治宜滋阴潜阳,交通心肾,引火归元,镇静安神。予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酸枣仁15g,川芎9g,茯苓15g,知母9g,甘草6g,黄连3g,肉桂3g(后下),夜交藤30g,郁金9g,珍珠母30g(先煎),生龙牡各30g(先煎)。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并嘱患者停服安定片。经治疗3周后,每晚已能睡5~6小时,夜梦减少,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减轻。后连续服药2月,睡眠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摘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医案分析】“失眠...心烦,多梦易醒”自然与心有关。“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多见于肾精不足的人。“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看来是肾精不足偏于肾阴虚型。上述综合,肾阴不足以上济心阴,致心火偏亢而不寐,是典型的心肾不交证。治当养心肾之阴、清心、安神,磁朱丸最佳,交泰丸须配合养阴安神药(因肉桂、黄连皆燥)。作者选择交泰丸配合养阴安神的酸枣仁汤,加夜交藤、郁金、珍珠母、生龙牡助安神,郁金、珍珠母还略可助清心火。有酸枣仁养心肝阴,知母仅略养肾阴,而病根在肾阴虚,养肾阴力量显然过弱。所以虽然该有的治法都有了,对本证型而言,疗效却是稍微慢了一些。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2022-6-11苏叶黄连汤、平陈宁神汤治疗呕吐不寐医案

2022-06-11林氏医门学习第159期

苏叶黄连汤、平陈宁神汤治疗呕吐不寐医案

宋某,女,26 岁。

2010 年 10 月 25 日初诊。

主诉:胃脘不适,经常恶心呕吐十余年。

病史:胃脘不适,时有胃痛,泛酸嗳气,纳呆口腻。饮食过多、饮食不慎或季节交替时容易恶心呕吐,为胃容物或清涎,大便正常。口干欲饮,但饮水多也会胃脘不适。

今年10 月 19日冒镜:慢性浅表性胃蜜炎,HP(一)近一年多来心情抑郁,夜寐不佳,易醒,醒后难人睡,白天昏沉乏力。月经不调,经期或先或后相差五六天,色偏暗。末次月经在10月中旬。面色不华,面部有痤疮,舌偏红,有点刺,苔白黄腻,脉弦弱。

处方:黄连2g,苏叶3g,7 剂。

2010年11月1日二诊:就诊前一周,时有胃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二三次。服中药以来,胃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已除,口腻减,纳增,睡眠亦好转。舌偏红,有点刺,苔薄腻,脉弦弱。

处方:守上方,加芦根30g,西洋参(研粉早上空腹吞服)6g,14 剂。

2010年11月15日三诊:胃痛不适、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口腻口干均除,纳增。

目前主要希望解决睡眠问题。舌偏红,有点刺,苔薄略腻,脉弦。平陈宁神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9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菖蒲 30g,远志 9g,川连 3g,苏叶 3g,甘草 3g,7 剂。

2010 年11 月 22 日四诊:睡眠未改善,余均安。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守11月15 日方,加肉桂(后下)3g,僵蚕 9g,蝉衣9g;改半夏60g,川连6g,14剂。

2010年12月27日五诊:11月22日方服后,睡眠已安,诸症均失,面色转华,心情亦好。因工作忙,一直未来就诊,自己配11月22日方服用至今(中间停过1周)。舌淡红,尖偏红,苔薄,脉沉细。

处方:守11月15日方,改半夏50g;加肉桂(后下)3g僵蚕 9g,蝉衣 9g,14 剂。服完后可停药观察。

按语:小方好还是大方好?

轻灵好还是凝重好?

医者每每各持已见,聚讼纷纭。

其实,方不在大小,量不在轻重,关键在疗效。

然后,在有效、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的确才需要考虑精简处方。

此案患者胃脘不适,时有胃痛、泛酸嗳气、纳呆口腻、恶心呕吐、失眠乏力、舌偏红、有点刺、苔白黄腻,种种见症皆为湿热为患,当无疑义。

辨证之后,笔者即欲疏方,自拟平陈宁神汤加乌贝散、左金丸。

已经落笔,突然想:或可试用苏叶黄连汤!虽仅两味药,且药量甚轻,但切中病机,或能取效;

而且患者由其姑妈陪来,姑妈是老病人,对我十分信任,有此信任感,也可一试,若无效再改方不迟。

当即写下:黄连2g苏叶3g,7剂。并对患者及其姑妈说:患者的治疗分几步,第一步先用一张小方子,清湿热,看效果,之后要改方进一步用

药。患者姑妈虽一脸狐疑,但见我这么说,也就接受了。

一周后,患者欣喜来告,效果很好。我原本想加上自拟平陈宁神汤,也已经落笔。

但转念一想:这是偶然的,正巧这段时间患者胃病痼疾未发,抑或确实是苏叶黄连汤的功效?

为了进一步试验,我仅在原方基础上加芦根、西洋参两味药。

两周后患者复诊,病情进一步好转,证明轻灵的苏叶黄连汤治疗湿热为患的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的确有效。

但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不大,于是改用自拟平陈宁神汤,此方重用制半夏30g,茯苓90g,苍术30g,菖蒲30g,对痰湿内蕴的失眠效果颇佳。

但患者一周后诉效果不显。因药合病机,故并不改方,只是加重半夏剂量至60g,黄连至6g,加肉桂,即合交泰丸,加僵蚕、蝉衣,有升降散之意。服药后睡眠安而诸症失。

这一阶段,半夏用30g无效,不得不用60g,剂量不可谓不大。

他如苍术、茯苓、菖蒲均为较大剂量。

而前一阶段,用苏叶黄连汤,黄连仅用 2g,苏叶仅用3g,剂量又不可不谓小。

一小一大,相映成趣!

同样一位患者,何以前后用药差异如此巨大?

患者的病情、病机并不见得有很大改变啊。

其实,这跟方药自身的特性有关。

苏叶黄连汤,剂量必须要小,用大剂量则无效,这是前贤的经验。

半夏、茯苓、菖蒲等药物治疗失眠,苍术化湿,剂量必须要大,这同样是多位前辈名医的经验,也经过我多年来反复验证。

由此可知,大方、小方,轻灵、凝重,本无一定之理,不必相互排斥,也不必盲目推崇。

临证,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二要根据方药本身的特性进行组方,关键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实际的效果,而不拘形式。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是关于医生的思维问题。

西方现代医学有循证医学,把证据分级,认为专家经验是可信度最小的,而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是最可信的。而中医因为强调因

人而异、个体化治疗,如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临床研究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我以为,至少我们在思维和观念上,要吸收循证医学的理念。

不要自信满满地以为,患者服药后好转了,就一定是自己的功劳。

这么说不是要自己不自信。相反,我一直就很自信。这么说的目的在于,希望我们怀疑一切,包括怀疑自己。

这是一种科学精神。不要盲目相信谁,要独立思考,包括经典的说法、名医的观点,都要推敲一下,怀疑一下,求证一下,包括用逻辑的方法、用临床的方法。

对自己也是一样,要自信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实力,但对一个个临床案例,和一个个理论假说,都要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

本案就是一个例子,患者服药获效后,她开心,我也开心太来要调处方了,可是转念一想,这是偶然的巧合呢?

还是必然的结果呢?

为了进一步试验,仅在原方基础上加两味药,而没有大幅度调整处方。

两周后复诊,患者进一步好转,方证明苏叶黄连汤的功效。

固然这还只是个案,但因为我还有其他本方的治案,所以我会认为此方治疗此类病症的可信度比较高。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中医称之为“时复目痒”,症见奇痒,流泪,畏光。病机是素体肺热内蕴,又复感风邪,内外合邪导致气轮的玄府郁闭,引发本病。治疗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之作用是开玄府郁闭,而不再是祛风寒。我们以往对麻黄作用的认识固化,片面。

外之风,与内之热,合邪致病。春季风多,故此病春季多发,反复发作,甚至终身不愈。

肺热内蕴,可以不见于症状,但是必见于舌脉,望而知之,切而知之。怎么看舌与脉?不讲了,再讲都是重复,已经讲很久了。

西医解决不了“肺热内蕴”,也祛不了风,注定治不好此病,病因就是这些,再高科技也查不出来,他的知识体系存在盲区。

鼻窦炎,不好治,开玄府郁闭,就好治了。眼睛的聚星障,不好治,开玄府郁闭就好治了,同样,耳鸣开玄府,也好治了。

三甲散,我们通过真实案例,已经认识到治疑难病威力大!为了使其发挥出更大威力,需要掌握加减法,介绍如下:

1,若素有老疟或瘅疟者,加牛膝一钱,何首乌一钱(胃弱欲作泻者,宜九蒸九晒)。这一项,现在几乎没有。

2,若素有郁痰者,加贝母一钱;有老痰者,加瓜蒌霜五分(善呕者勿用);

3,若咽干作痒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

4,若素有燥嗽者,加杏仁(捣烂)一钱五分;

5,若素有内伤瘀血者,倍庶虫(如无庶虫,以干漆炒烟尽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捣烂一

钱代之)。

有外邪而无表证的病,即内外合邪致病,在临床上,误治率高达90%。外感风温以肺胃为中心,外感湿热以脾胃为中心,经常被当作内伤病治之。只治内伤而不治外邪,故久治不愈。

与其说三甲散厉害,不如说祛外邪是治疑难病的秘诀。三甲散,本身就是治疫邪陷入血脉,是祛外入之疫邪之剂,是吧。三甲散,我们广其意而想之,治疑难病的秘诀是祛外入之邪,尤其是风温与湿热,最易令人忽视。不风寒见表证突出,不会被忽视。

我先讲风温,湿热,温疫,有个印象。之后讲三甲散,从实战中认识到它厉害,现在我再回到开始讲,使您认识到三甲散归根结底是祛外入之邪之剂,认识到这一点,由一方认识到一大片,打开一片天空,有许多个三甲散,治风湿,湿热,温疫的都是三甲散,这是因为与三甲散的共性是祛外入之邪,邪去正安,剩下的内伤病,简单好治。[憨笑][强][玫瑰]

治病,首先是辨“病”,“病”是指风温病,湿热病,温疫病,伤寒病。而不是指糖尿病,心病,结核病。

治病,首先是辨“病”,“病”是指风温病,湿热病,温疫病,伤寒病。而不是指糖尿病,心病,结核病。

风温的诊断要点: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发热微恶寒,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风温以肺为病变中心,多出现肺胃热盛津伤,可顺传现阳明热盛或热结,逆传心包,

眼底黄斑变性,中医治疗效果甚好,需要辨证治之,黄斑区渗出,水肿,用柴苓汤。黄斑区色素紊乱,眠干涩,用五子衍宗丸,四物汤,加石菖蒲,远志。

黄斑区出血,生蒲黄汤

肖师所言极是!此类有外邪而无表证之内外合邪之病,病机的把握是取效关键,如果当内伤治其实属误诊误治了。分享最近治一例发热伴呕吐患者仅一支霍香正气水治愈,一长期反复腰痛患者仅麻细附数味药三剂治愈,另一腰痛则予四君子合柴胡五剂治愈,共性均无表证而考虑有外邪,使用了托透法。

“因郁致虚,因虚致郁”,这用玄府学说比较好理解,虚则玄府自闭,津液和血液微观循环受阻而成郁。郁则玄府闭塞,脏腑得不到津液和血液灌溉而虚。开玄府一箭双雕,既补虚又泻实!

见郁,不开玄府郁闭而疏,越疏越壅。

泻青丸,用羌活,防风开肝的玄府郁闭,同时用泻火药,治郁火干净利爽!

于是肝郁火炽引起的黑晴之聚星障,就好了![玫瑰][强]

风温,既然以肺胃为中心,并且风温耗阴液,那我们辨是否有风温外入则看气轮(白眼仁),有细血丝,白晴细血丝主肺阴虚。

用桑叶眼睛有细血丝,许多病人可有意思了,还自找理由呢,说晚上没休息好!

前几天,我见一老中医右眼白晴深红色,我说“眼睛怎么红了?肺有热”,他答:“年岁大了,血管脆,充血”。我又说:老爷子,那才不是呢,肺有实火,泻火圣神汤加黄芩。走,去旁边的那个药店,我给你抓药,肯定好使!我俩进药店,我口授抓三剂。吃完就好了。

白晴(气轮)大面积充血,是肺有实火。

老中医吃完药了,说实话了,他说:是有火,我自己知道,当时你问,想应付过去了事,没想到你拿我健康真当回事了,好肖侄子。[呲牙]

请问肖老师风温以肺胃为中心,那怎样判断风温犯胃呢,求解[微笑]

经常是肺胃同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3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