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良相可以救世,良医可以救民。自神农尝百草以来,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也有许多良医青史留名。其中有一些与洛阳关系密切,他们或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或在洛阳行医,著书立说……自今日起,我们就来说说历代良医的故事。
一代良医,曾与华佗齐名在我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而在这些名医中,有一个人因为在中国医学史上的杰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就是中国临床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
河南南阳,因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楚设宛郡,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汉时期,南阳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在南阳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诸葛亮、张衡、范蠡、姜子牙等众多文化名人,而张仲景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在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有一个占地十七亩的建筑,它就是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其始建年代已无从确考,但是它却以极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在医圣祠的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医圣张仲景塑像,他凝眉深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眉宇间,令人肃然起敬。此时,我们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他那"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胸襟。我们仿佛听到了他那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的呐喊,而医圣祠也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人类与自然疾病做斗争的拼搏精神。翻阅史料,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张仲景的记载,在张仲景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个医生是没有资格在史书上留下印记的,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典籍的蛛丝马迹中去探寻张仲景的人生轨迹。
关于张仲景的出生地,数千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从清朝陆九芝《张仲景传》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张仲景,南郡涅阳人也。"南郡就是今天的南阳,而关于涅阳,大部分后世研究者都认为是南阳邓州的穰东。穰东古称涅阳,也就是《张仲景传》中记载的张仲景的出生地穰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商贸辐辏,商户千余家,为邓之首镇。"的说法。公元150年前后,张仲景出生在当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对扁鹊高超的医术十分钦佩,从此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间战乱频繁,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而张仲景的故乡南阳也未能幸免。
当时南阳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忧患诗人王粲曾在他著名的《七哀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七哀诗》节选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家族的遭遇更坚定了少年张仲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豪迈志向,从此决心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医学事业之中。
张仲景最初拜同族名医张伯祖为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宋朝张杲的《医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张伯祖,南阳人也,独好方术,珍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世所重。"意思是说张伯祖无论是诊断还是处理都十分精当,非常谨慎,所治疗过的病人无一不好,被当时世人所尊重。由于张仲景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老师传授给他的全部医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最初张仲景在家乡为人治病,后来曾到洛阳、修武等地行医,他善于运用经方给人治病。经方就是前辈人留下来的经验方药,药味简单,疗效显著,但是比较零散,不容易学握。张仲景经过多年勤奋求索,并且用这些经方治愈了很多病人,他在群众中有"经方大师"之称,名望也很高。另外,他又到襄阳跟着名医王神仙学习,后来又到茅山跟着老道士学习医术,于是他的医术水平就不断提高,在南阳已经小有名气了。
仲景虽为旷古名医,可是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都没为他立传;清人陆懋修在《世补斋医书》里有《补后汉书张机传》,今摘译一二如下,以见一斑。
仓公治病,多用针灸,以汤剂内服占次要地位;华佗治病,或剖断肠臂,洗涤五脏,或精用针灸,不单纯使用方剂。至仲景,则审方物,辨草木,专重汤液;故此《伤寒论》113方里,汤剂占了108个,可是用之多验,妙绝前人。
仲景曾在他的书里有论剂型的话。他说:“要治疗疾病,当先用汤剂,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络,治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血气;水能洁净万物,故而用“汤”。如四肢久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剂:散能逐邪,凡风气湿痹,流窜内外或居无定处的,当用“散”平治。再次当用丸剂:丸药能逐风冷,破积聚,消坚癖,进饮食,和荣卫。如能将汤、凡、散三种剂型参合使用,就可以称作上工(上工,即上医)。
仲景又在论“汗、吐、下及灸”各治法时说:“病人不须发汗,而医生强使其发汗的,病人则脱亡津液,津液枯竭而死;应该发汗,而不发其汗,使人毛孔闭塞,闷绝而死。不须攻下,而强攻下的,使人开肠、洞泄不止而死;应该攻下,而不攻下的,使人心里懊帐,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应火灸,而强为之灸治的,令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应须灸治,而不灸治的,使人冷结重凝,久而深固,气上冲心,无处消散,病深即死”
古代医方,师徒相秘,得其人才传授,故扁鹊、仓公时全称作“禁方”,为的是使人知道贵重和不能轻易传与“非人”的。自汉中叶以后,太官、太医,拘滞旧方,互相诡驳。至东汉末世,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始定众方,并公之于天下,医学豁然昌明,面貌为之一变。
《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经晋·王叔和重编为《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上中下三卷,其书推本《素问》,为诸方书之祖。仲景对前人留下来“辨证论治”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见解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医学理论对现代医学研究有重大贡献。相传华佗读到《伤寒杂病论》后说:“此真活人书也”,故当时人也称举他是“医中圣人”。魏晋以来,誉其书为“活人书”、称其人为“医圣”,足以看出原本这些都是事实。
仲景不仅撰述《伤寒》、《金匮》为后世辩证施治立法,其它著述还有十余种,惜乎散佚无传,唯于《七录》及隋、唐、宋诸志中,空存其部目罢了。其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仲景弟子有:卫汛(或作卫讯、卫泛、卫沈) ,好医术,有才识,撰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 及《小儿颅䪿方》三卷,惜未流传于世;又有杜度,识见宏敏,器字冲深,淡于骄矜,尚于教济,事仲景多获禁方,名著当时,见称后世,唐·韩愈曾称道之。
为人正直、医风淳朴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医学趣事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
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然而,金代之前,他并没有被尊为“医圣”。比如,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时,曾说“今收采仲景旧论,对病真方”;皇甫谧也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成《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到了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提到“江南诸师秘仲景药方不传”,也没有称张仲景为“医圣”。宋人校正《伤寒论》时,称:“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到了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明确提出:“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此时的张仲景,距“医圣”只有一步之遥。到了明万历年间,因妻儿七人皆死于伤寒,安徽人方有执发愤钻研《伤寒论》。他“笃志专此,锐力愤敏,涉苦万端”,71岁时著成《伤寒论条辨》,其中写道:“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人以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
此后,“医圣”渐成为明代人对张仲景的尊称。公元1632年,有人在南阳城东挖出一通石碑,上面写着“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代表作,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清人张志聪曾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即《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张仲景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于“人称医门之仲景,即儒门之孔子也”。 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了。如果张仲景在世时就有如此名望,《后汉书》等正史中应当会有他的传记,他的生卒年月等也不至于成为一笔糊涂账。除《伤寒杂病论》外,张仲景还著有《辨伤寒》《疗妇人方》《口齿论》等医书,可惜早已不存。他的弟子中,杜度、卫汛等都是名医。有人认为,西晋王叔和也是他的亲传弟子。若果真如此,也是医学界的一桩幸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71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张仲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