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白旅游时受到儒生讥讽谈笑间写下一诗成为千年来骂人之绝唱

人生百味 2023-12-30 09:06:27

李白旅游时受到儒生的讥讽,谈笑间写下一诗,成为千年以来骂人之绝唱

李白不但为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就连他的诗歌也都是自由奔放,充满幻想。因此世人多将他归类于浪漫主义。

但是,李白的一生也是命运多舛,纵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仍旧还是遭到了一些人鄙视和不齿,还曾公然遭受过文人的白眼和嘲讽。

讥讽李白的这类人叫做“鲁儒”,说起“鲁儒”的由来,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典故。当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创立大汉王朝之初。

齐地一个叫叔孙通的人敏锐的察觉到,自己光宗耀祖的时机到了,他来到孔子的故乡鲁地,想要招揽一大批有真才实学、资历深厚的儒生,与自己一道为新朝制定国礼。

但是,鲁地的儒生却对叔孙通十分反感和不屑,他们认为,国家刚刚结束战乱不久,许多的死者的尸体还暴露在荒野之上,这个时候就要搞礼仪,确实为人所厌恶,你自可享受刘邦施舍给你的高官厚禄,但请不要来败坏我们的名节。

对此,叔孙通只能无奈耸肩,并苦笑道:“你们这群酸儒,实在不知变通”。事后,叔孙通凭借着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和努力,还是成功的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礼仪制度,以至于刘邦都感叹:“是叔孙通让我明白了,当皇帝原来是如此的气派!”

从此以后,人们就将儒生一分为二了,一部分是鲁地为代表的,称作为“鲁儒”,寓指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另一部分则是叔孙通为代表的齐儒,特指与时俱进,注重经世致用的文人。

李白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旅游,一次在山东游览名山的时候,就被鲁地的儒生嘲笑和嬉戏,鲁生以孔子故地名门正统自居,看不上只会诗词歌赋哗众取宠的李白。

平白无故遭此奚落的李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反击“鲁儒”的群嘲,李白谈笑之间便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大意是:鲁儒们只会寻章摘句,即使皓首穷经,依旧还是一事无成,一到坐而论道便夸夸其谈,谈到经世致用就如同坠入烟雾之中,百无一策,令世人所不齿。

就连秦朝的宰相李斯也不待见你们这些鲁儒,你们本就不是叔孙通,和我李白更不是一类人,与其嘲笑与我,还不如回到汶水河边安安心心耕种。

李白三言两语便将“鲁儒”夜郎自大的丑态描述的一览无余,痛骂的淋漓尽致,虽然能够饱读四书五经,却无一计能保国安民,这样的“鲁儒”于国于家又有何用呢?

细想李白这首诗堪称是文人“骂街”的巅峰之作,也是千百年来令世人津津乐道的文人骂人的经典之作。同寻常百姓家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2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