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
画了2只燕子卖1.1亿,网友:根本看不清楚,专家:看燕子下面试试!
▲拍出1.127亿元油画《双燕》(局部)。
在北京保利国际的“现当代艺术夜场”上,有一幅油画作品《双燕》拍出了1.127亿元,成为现场最耀眼的艺术品。
本来拍出上亿的作品,因为拍出的多了,也就不觉得稀罕了。反正这都是有钱人的游戏,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不过,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关注,是因为看了后,很多人疑惑丛生,因为你这幅上亿的油画,取名《双燕》,画面上的燕子在哪里?
如果你不仔细看,确实一下子发现不了这“双燕”,也就8平方尺多一点大的画布上,这“双燕”还要去找,这是不是很奇怪?
确实,它实在太小了,在画面上的呈现,只是两笔很小的黑点,谁会当它是两只燕子呢?就算知道燕子长什么样,看到了这两笔黑点,如果不是画名的提示,也不会相信这就是燕子,因为根本看不清楚燕子的模样。
名为《双燕》却看不清燕子为何模样,这样的画为什么还能拍出1.127亿元的天价?这就是很多网友疑惑的地方。
有网友开玩笑说,有些拍卖是不看作品画得怎么样,只关心是不是真迹,因为这些作品是已故名家的作品,属于稀有品。所以画商和收藏家在拍卖现场,就像抢白菜一样,最后拼的是实力,至于画得好坏,水平怎么样,那是不重要的。
什么情况下,才会用艺术价值来衡量作品?只有对那些还没有足够有名的画家,而且还是在世的画家,才会用这招。因为未来是个未知数,可能成大名,那么作品成几十倍几百倍升值,也可能成不了大名,没什么升值的空间,那就意味着投资失败。所以,衡量的标准就会比较苛刻,可想而知,想要出名注定是很难的。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名”永远排在“利”前面,没有“名”就无“利”可言。
照此说来,这幅《双燕》之所以能拍出1.127亿元,只是沾了名家的光?
画家吴冠中是当代著名画家,确实是名家,他画过一幅《周庄》(见上图),就拍出了2.36亿港元天价。
但是,如何看吴冠中这幅创作于1994年的作品?用专家的话说,不能只看这两只燕子,而是看燕子下面试试,你会发现这幅油画的价值所在。
双燕下面,是房子和房前一株老树以及一池塘水,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啊。
专家却说,这里面大有文章,别看只是一条横向的长线和大片白色,它不仅代表屋檐和白墙,而且有着荷兰“风格派”画家彼埃·蒙德里安和俄国画家马列维奇的抽象意味在里面,前者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见上图),后者是以及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了“至上主义”画派的奠基人(见下图)。
但这幅画除了有抽象意味之外,又截然不同于抽象。因为画家发现,几何组合追求简约、单纯之美,对于情意的表达却过于含糊,甚至等于零。所以画家在具象与抽象、意境与意味的默契之间,寻求到的一个重要平衡点,就是通过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提取黑与白的对比,并从民居的造型中提取正方、长方、扁方、三角、垂直的、横卧的等几何形,进行组合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从而再现色调素雅的江南民居耐人寻味的特色,从而来准确地表达画家对故乡的情思,即使双燕飞去,乡情依然。
所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横向长线、白块与纵向的短黑块,不是偶然的,它们之间能形成强烈的对照关系,是画家“追求简约、单纯之美”的精心设计和表达东方情思的结合。是吴冠中在东西方不同语言、不同趣味之间的“各取所需”与“坚守自我”。
最关键的是,在为数众多的江南题材作品中,以《双燕》为题的作品是吴冠中的最爱。连他自己就曾经多次谈到,“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在吴冠中创作了这幅作品的第三年,又画了一幅双燕,画面更加简洁,只剩了几条横线与几个黑点,题款上写着“往事渐杳,双燕飞了”,取名《忆江南》,自称为《双燕》的嫡系(见下图)。
怎么样?这幅《双燕》不拍出个一两亿,怎么对得起吴冠中自己都这么满意的作品呢?
你说呢?欢迎你发表看法。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日军进入马尼拉
下一篇: 欧洲投资银行首次发行欧元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