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代,香港中环拉开了一场商业风水大战的序幕!但可笑的是,设计这一座座耗资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建筑的风水策划师,却都是英国人。而在这场中环的风水大战中,最强搅局者却是中国银行!
香港中环——得天独厚的超级格局
九曲来水
香港岛的水从珠江流下来,经过汲水门、从大口进入维多利亚港,再经观塘蓄水口,再流入鲤鱼门,最后还有个东龙洲挡住,让它不那么快流走。急水入,缓水出,水便在中间两个转弯处形成了两个“曲水聚宝盆”。风水学上称为“九曲来水”乃有情水中的至上格局。
迎送合局
从鸟瞰图看维港的南北两岸,尖沙咀是凸出的地形,而中环则是下凹的地形!在西九龙没填海之前,这两个地形完全拼成一个完美的平面!在风水上称之为“迎送合局”,一般惯用在建筑风水上,而在地形上达到这样的吻合度,在中国发达城市中没有几处!
灵龟出海
中环香港会展中心,和尖沙咀香港太空馆的造型,一个像一只灵龟(玄武),一个像是巨蛋。并且在地图上看,它们完全成直线隔海对望。香港政府在这两个建筑上的用意,是用了呼形喝象以“灵龟出海寻蛋”来呼喝维多利亚港的“迎送合局”大家都知道,香港商业最旺之地是中环,除了以上的“九曲来水”和“迎送合局”之外,最关键的是尖沙咀这个由地形上形成的最强三煞位。
商业大厦要风生水起,必选“斗三煞”,尖沙咀带来的这股超级煞气,冲旺了整个中环,然而商业主体建筑面对这么强的煞气,该如何去跟它斗?
第一主角
香港汇丰银行登场在整个中环,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唯一一座选择与尖沙咀“三煞位”正面交锋的商业建筑。
看上图,这块风水宝地,楼宇林立。可在汇丰大厦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前方,却没有一栋高层建筑。一般情况下,来自于地形的煞气,就算要与之斗法,也要避其锋芒。为何汇丰如此大胆,选择与其正面交锋!下面我们来看,汇丰如何斗赢这个最强“三煞位”!首先我们看看汇丰如何缓冲煞气!当年汇丰选择这个尖沙咀直射的位置后,其建筑面积的需求是2万多平方米(17亩),但汇丰却买下将近5万平米的地皮。多出的地皮它用来干嘛呢?汇丰银行将大厦前方的地皮建成公园,种植了茂盛的树木,并将其送由政府管理!这个公园便是今天香港著名的皇后像广场!
其目的是利用了公园茂密的树木,来缓冲尖沙咀的三煞,煞气在经过公园的缓冲区后才来到银行门前。
下面出场的便是香港闻名的两只雄狮 --- “史提芬” 和“施迪”。
这两只豪迈的雄狮镇守汇丰已将近一个世纪,其作用就不需要我多解释了,中国内陆的银行门口屡见不鲜,但搞笑的是,很多银行门口并没有什么煞气,它们也摆来装饰。汇丰还将其萌宠印上钞票,难怪在香港人气爆棚,人见人爱。
通过公园和雄狮两层阻挡缓冲的煞气,汇丰就能吸纳了?还不行,这股煞气可是强大到可以催旺整个中环商圈的,哪有那么容易挡得住!
中穿避煞
汇丰银行将数千平方米的一楼,完全放空,关键是,特么连门都不做。
由上图可见,汇丰银行的一楼大堂,除了两个手扶梯,其他什么都没有。并且前后两个入口,连大门都没做。这个在商业大厦中,乃至全世界都及其罕见的设计。因为尖沙咀形成的直冲煞气,是来自地形的三角形成的!所以煞气是附着于地平面直冲的!那么汇丰先用公园和雄狮阻挡和减弱煞气,大厦一楼前后门完全展开,并且一楼完全放空,让煞气直冲而过,完全避开了这道煞气。那么避开之后,就是要考虑如何吸纳煞气带来的“财”了。
吸纳煞气(财)
首先这里要普及一个风水观点,煞气所带来的“旺”与 “衰”,也就是“财”与“败”是成正比的,为何叫“斗三煞”?关键在于,避开它所带来的“衰败”之后,要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去权衡吸收的“量”!这才是最考验风水设计师的关键!尖沙咀这股由地形引起的煞气,相比一栋商业大厦,那简直就是万钧之力!所以,汇丰避开煞气之后,吸纳的煞气能不能多?绝对不能!
汇丰的总风水设计师,也就在这点上体现了其对于风水实操的浑厚经验和判断能力!在“大动干戈”避开煞气之后,仅用了两条手扶梯去吸纳这“万钧之力”的一点点煞气。同时,我们看一下这个一楼所谓的天花,其实是透明的玻璃!因为煞气要能透上去,但又不能太多,所以汇丰用了“玻璃窗”的原理让煞气缓冲到大厦之中。
并且汇丰大厦的一至八楼是个中空的天井,煞气进入之后,在天井中不断分散循环。这“一点点”的“煞(财)气”,足以让汇丰在整个香港金融界位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位总设计师最让人佩服的,都不是上述这些常规的方式,而是他的的“野心”!
骑龙格
汇丰风水局之所以是大成格局,正是因为它并非正面对着尖沙咀的三煞位!
汇丰大厦用来面对尖沙咀的,其实是后门。当煞气从维多利亚港直冲过来,在汇丰一楼明堂穿过,整座汇丰大厦直接骑在这条“万均之龙”的身上!在风水学上称之为“骑龙格”!
香港中国银行
中银出鞘 谁与争锋
1982年,据称当年港英政府故意将中环位置极小,交通较差的一块地卖给中国银行,且当时中行的建筑预算也只有1.3亿美金!但中国银行不负众望,在香港立起了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并且成为近30年来,在香港中环风水之战中的最强搅局者。
三面钢刀
中银大厦楼高317.4米,共70层!上图可见,中银的建筑外形,犹如一柄三棱钢刀,直冲云天。而这三个寒光四射的刀刃,一把指向汇丰银行,一把指向驻港部队(英军),一把指向港督府!传闻中银大厦落成不久后,在任港督就因心脏病暴毙,后面的两任港督也在后来几年中大小手术不断(当然只是传闻)。直到97香港回归,特首董建华死活不肯住进礼宾府,也直接公开原因就是风水问题。那么被另一面刀刃直指的汇丰银行,就真的不好过了。1990年中银大厦建成后不久,汇丰银行的业绩突然下滑,股价也随之大跌,远在英国的汇丰总部都受到香港股价的影响。当然,汇丰银行也不是省油的灯。第二年,汇丰大厦的顶楼就架起了两门长达17米的大钢炮,直对中国银行。
从此,这个毫不避嫌直来直去的“刀炮对战”,都被香港人乃至全球华人津津乐道!另外,汇丰银行的大炮还发生过一件搞笑的事情。
不知道哪一年刮台风,把汇丰楼顶的大炮给吹歪了,炮口对准了渣打银行。渣打银行的高层给吓了个半死,一纸律师函发往汇丰银行,要求限期改正。长江实业大厦 环盾自保1994年,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港督会见李首富。
港督:“米斯特.李!我听说你很想在中环搞个集团总部?"李嘉诚:“是啊!是啊!”港督:“这个好说!我就批一块风水宝地给你!”李嘉诚:“真的?太感谢您了!”港督:“就给你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中间那块吧!”李首富拿中环的“风水宝地”后,一定非常纠结!一面是三棱钢刀的中银大厦,一面是大炮直对的汇丰大厦,夹在两个大厦中间岂不成了“水煮鱼”!经过多方风水师的建议,有“设局对战”也有“保守自保”的!最后,在其御用风水师陈帅佛的建议下运用了“四面环盾”的自保方案。
长江实业大厦设计成四面环盾,并且外部全部用了防弹玻璃!外观密不透风如同堡垒,以四平八稳之势“抵挡”了中银的“刀砍”和汇丰的“炮轰”的外部伤害。长江集团大厦的总高是283米,高出汇丰银行179米,同时故意比中行略低20米左右!巧妙地避开了“刀炮”相对的位置。
位于中间的长江集团大厦,虽然屡被批评不够美观,但胜在建成后一直安然无恙。真是外面战火纷飞,我自闲庭信步啊。在中环这块风水宝地上,聚集了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大厦。可从1990年中国银行大厦建成之后,便成为整个中环商业大厦的最强搅局者。无论任何一栋在其附近的大厦,在设计上都要煞费苦心,考虑如何不受其钢刀煞的影响!
香港花旗银行大厦
同样,花旗银行的地理位置,也是距离中行大厦最近之一。所以,在大厦的设计上,最头痛的也是要如何避免中银这柄钢刀带来的煞气!由上图可见,他的建筑外观看起来像一本翻开的书。其实并不是,花旗银行在建筑外观的大局设计上运用了两个风水原理。
迎送合局+呼形喝象
迎送合局:上面我们提到了中环和尖沙咀那是属于地形上的,而花旗与中银的则是属于建筑上的。那么再加上呼形喝象,也就是中银是一把钢刀,凸出的刀口对着花旗,而花旗则是一个下凹的刀鞘。这样一来,花旗银行巧妙的把原本锋利的钢刀煞,变成了“宝刀回鞘”的迎送合局了。
香港力宝集团大厦
在如何应对中银汇丰的“刀炮煞”上,香港力宝集团大厦的设计,选择将大厦设计成钢铁铜柱的外形。看这两个小钢铁侠,颇有“来吧!老子刀枪不入”的阵势!
香港远东金融中心
而远东金融中心,除了同样运用长江实业大厦“四面环盾”的风水原理之外,更干脆把自己做成一面大铜镜。铜镜在风水中是最常用的道具,用来反射一切煞气。颇有:“爷我一身反伤射甲,砍我?老子反死你!”
港人为何那么信奉风水?
在香港人看来,风水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而是一种道地的商业文化,这种商业文化渗透进香港人的骨子里,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论贫富、阶层、职位,从办公场所、生活起居、室内陈设到兴办公司、开张志禧、买楼装修等,香港人都要讲究一个风水,偏爱请风水先生“睇风水”。
香港的商家均在店堂里设有财神位,张挂着“镇宅七十二灵符”。据说这是根据中国古代传统仿制的灵符,一式两款,挂着它可以避难消灾,身心安泰,生意兴旺。而临街的店铺还会在门口靠墙处摆上神龛,店主人有事无事都要出来拜一拜。香港的公司则大多挂有“通胜”挂历,老板们谈生意,大都会看日子,遇到大生意开张,更会设坛切烧猪,祈求神佛保佑。
由于风水理论深受香港人的推崇,就连在香港的外国公司难免不入乡随俗,也纷纷兴起加入了风水学说的大军。譬如香港知名的外国机构里昂证券自1990年起每年都会发布“风水指数”,于每年的年初预测一年的香港股市、楼市表现。不仅普通小民相信风水,香港的富豪们更是津于此道,不亦乐乎。
他们都配有自己的御用风水师,每月定期请风水先生上门,小到办公室的摆设、家居布置,大到经贸活动、起地盖楼,都要请出来测算,选点选向选择黄道吉日方能开工。当年人称小甜甜的亚洲女首富龚如心逝世后,第一个跳出来宣称对其遗留下来的巨额财产有继续权的,竟然是她生前的御用风水师,多少体现出了风水师的吃香。
香港政府的高官们也讲风水。譬如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就曾经暴出过风水丑闻,就是因为这所本意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科研机构,竟然花费了几十万港元三度聘请风水师,就办事处环境及迁址事宜大看风水。除了不科学的科学院,警务处、消防处、运输署等机构也都会寻求风水师的意见,如当年九铁工程出现阻滞,就会邀请风水师从风水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不过说到政府官员中最爱风水的,还要属前特首曾荫权。当年他从政务司司长官邸搬入礼宾府就职时,首要的就是花上几十万元修一座锦鲤鱼池,迁养他心爱的九尾锦鲤鱼,以挡官刹。有风水大师剖析,这几尾鲤鱼一路助曾荫权跃入龙门,功劳不小,礼宾府修鱼池既旺曾也旺港。风水信仰为什么可以在香港长盛不衰?这与香港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分离不开。
首先,香港的风水文化可谓是香港不同时期内地移民潮的产物。根据史籍和族谱的记载,最早迁徙香港的汉人是南宋一名叫彭桂公的客家人。南宋初年,彭桂公携子迁居至新界粉岭定居,至今其子孙已经繁衍了25代。元明时期,又有以邓、文、廖、侯、彭五大姓为代表的客家人迁移至新界,他们自成聚落,有土有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1842年香港开埠之后,越来越多的客家人来到香港发展,他们散处在港九各地,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一般说来,中国的风水理论定型于唐宋时期,并形成了以江西风水为代表的“形法派”和以福建风水为代表的“理气派”,理气派强调以“阴阳”、“卦理”论吉凶,传播于闽、浙、粤、赣等地区。所以,当作为风水信仰载体的赣、闵、粤客家人徙居香港,他们自然也带来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文化,这应该说是香港风水文化盛行的基本原因。其次,大众传媒的大肆渲染和公益机构的“风水行为”,也为香港的风水文化营造了社会氛围。
香港的一些电台、电视台经常会请一些“相学专家”谈运程、看掌相或讲星座,深受香港人的欢迎,不少报章和杂志也专门辟有“紫微斗数论命”、“神机测字”或“易经占卜”等专栏,由堪舆学家回答读者来信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畅谈风水与命运,解答诸如“睡房布置不宜动”、“克夫克妻相”、“旺宅催财化煞”等问题,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每逢新春前,各式各样有关年势运程的书籍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霸满整个报档,据估计,每年全港运程书约有50多种,年销售量达40万本,若以每本50元计算,生意额高达2,000万港元。
除香港媒体的宣扬之外,一些公共团体也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各大公园组织算命先生、风水先生为市民免费看相算命,运演生辰八字。再次,香港风水文化的盛行,脱离不开港英政府殖民统治时期的管治政策。当年的港英政府在“不干预”文化政策导向下,为香港本土文化自由发酵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宽松的环境。
如此,算卜看卦、相命测字等风水习俗才有机会得以保存并壮大,乃至很多在内地已经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也能够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安身立命,如包山节、天后诞等。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奉行“经济挂帅”的经济政策,统治期间努力在社会中营造商业主义氛围,实用主义、工具理性逐渐成为人们价值尺度的标准,香港人在追求商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开始借助风水学说抚慰心灵。香港人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人人渴求做人上人,步入中产阶级置业安家。当富豪们长年拥有自己的御用风水师,因为相信风水而受益时,普通人士就更想借用外部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年年赚大钱,谋取人生的成功。而风水正是可以“夺神功,改天命”的重要元素,在香港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1976年6月,汇丰银行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香港请了七名建筑师进行新楼设计。福斯特的方案是在包括巴拿丹拿(Palmer&Turner)以及 H·赛得勒(Harry Seidler)等七个著名建筑事务所的竞赛中选出的。大厦占地 5000 平米,平面近乎矩形,建好后位于皇后象广场南端的辅道中的汇丰银行由于城市外部空间的衬托而居于一条强烈的南北中轴线。 从外观结构上来看,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重技派”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但又没让人有突兀的感觉。同时,整幢楼的外观丰富多变,与传统的摩天大楼迥然不同:八组参差的组合柱仿佛有贯穿苍穹的气魄,使人联想到哥特风格,而对称的格局却使它庄重典雅,具有古典主义的味道;不时从庭院平台上悬垂的绿叶则表现着自然的意趣,人文自然的气息于无声处浅浅滋润着原本有些刚硬的外部线条;它巍峨矗立,有大都市建筑的风度,又变幻多姿,不失乡土气息,与香港这个充满着朝气与独特情怀的城市风情相得益彰。从其内部空间来看,全部楼层结构悬挂在二排东西间距 38.4 米、高度不等的八组组合钢柱上。电梯间、工作间、厕所等都布置在两排组合柱的外测,因此中央部分在使用上有很大灵活性。大厦共有 33 个使用层,分成五组从组合柱上由斜向悬吊结构悬挂下来。从底部到顶部,每组由八个结构层递减到四个结构层;而斜向悬吊结构的高度为两个结构层。八组组合柱把楼层平面从南到北分成三个开间,每个开间宽 16.2 米。由于八组组合柱高度不等,楼层平面的开间数也随它所处的高度相应变化:28 层以下有三个开间,30 到 35层有两个开间,37 到 41 层有一个开间。此外,斜向悬吊结构所在的两个结构层处理为一层使用空间,在平面上,则把当中一个开间作为室内公共休息大厅兼电梯分组停靠层,而把两侧的二个开间辟做室外庭园平台。楼层平面中,东西两组组合柱由 3.5 米宽的通道带相联,通道带上铺设半透明预制嵌板,使楼层平面的中央部分能透进自然光。通道带之间的使用面积铺设 11.1 米长,2.4 米宽的预制钢楼板,每块楼板都可拆卸移动,而不影响整个结构,因而可“舍弃”某些楼板,形成小尺度的中庭,布置自动扶梯解决局部垂直交通。 但我正在看的一本书说,其实这楼跟风水有关的!!看完再告诉你
来个冷知识,是我孤陋寡闻了,原来汇丰银行的全称是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Limited,我看到这个全名以为是上海银行香港分部,找了半天没找到中文直译为“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为HSBC,中文简称为“汇丰”,取“汇款丰裕”之意。
汇丰银行是哪个国家的?
香港汇丰银行简称汇丰银行,是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日本以外的亚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世界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1995年该行的资产额3440亿美元,居世界大银行第31位,存款额818。37亿美元,资本和准备金亿美元,一级资本比率9。4%,总资本比率为14。5%,雇佣职工100,000人,总行设在香港
汇丰银行是为与中国贸易的公司提供融资服务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开始营业,同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尔后在天津、北京、汉口、重庆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该行是英国人更确切地说是苏格兰人建立的。它是英国资本对旧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并控制旧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在中国发行纸币,垄断外汇市场。1911年后取得关、盐两税的存款权,又领导对华贷款的帝国主义银行团,提供侵略性的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款。解放后,该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除上海分行经中国政府允可经营外汇业务外,其余先后关闭。汇丰银行在其建立的最初年代里就加紧海外活动。1866年该行在日本设立第一家分行,并且在泰国开办第一家银行。1880年该行在纽约创办了第一家英国银行。19世纪、20世纪之交,汇丰银行在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和马来西亚设立了更多的行。在此期间,该行还在伦敦、里昂、汉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美国、法国和德国汇丰银行一直是经营年代最长久的英国银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是相当突出的。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65至1980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8O至1985年为5。9%。1985年香港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230美元,超过了西班牙、爱尔兰,接近于意大利的水平。香港已经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在战后香港的重建中,汇丰银行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的灵活的信贷政策,有助于战后年代香港的繁荣与昌盛。在这个过程中,汇丰银行的实力也在逐步增强。5O年代末,它收购了建于1869年的、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外资银行中东不列颠银行,从而在中东地区建立了据点。接着,它又收购了印度最古老的印度玛比泰尔银行,从而在印度次大陆张开了支配网。在60年代香港金融界处于动荡状况下,汇丰银行于1961年设立了威福贡金融公司以对小商行提供分期付款的贷款,并对私人提供抵押融资。l965年该行又吞并了香港第二家大银行恒生银行,这就进一步加强了该行的汇兑业务、金融买卖等方面的经营活动,从而牢牢地掌握了香港经济的支配权。70年代以来,汇丰银行继续创办分支机构并加紧兼并活动。例如,1972年该行设立了专营商人银行业务的获多利有限公司,1980年收购了美国第17家大商业银行海丰银行的超过一半的股权,1981年在温哥华开办了加拿大汇丰银行等。1969年汇丰银行的资产额为30。32亿美元,在世界大银行中居第82位,1979年的资产额为220。21亿美元,居第76位。80年代以来,该行的营业状况看好,并在海外进行了广泛的投资收购活动。例如,在美国,汇丰银行拥有一家经营美国财政部债券的由要交易ARROLLMCENTEEMcGNLFV的76%股权,并在原已拥有美国海丰银行51%股权的基础上,又于1987年7月决定动用50亿港元收购海丰银行的其余股权,汇丰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外资银行。在加拿大,1986年汇丰银行由于收购了加拿大的卑诗银行而成为加拿大的第3大外资银行。在伦敦,该行拥有伦敦大型证券经纪商詹金宝的全部股权。在澳大利亚,该行与当地的证券经纪商RENFRIVKIN进行合伙经营。1980年该行的资产额465。43亿美元,跃居世界大银行第33位,1982年曾跃居第24位,尔后,在世界大银行中的地位又有所下降,1985年的资产额为688。16亿美元,居世界大银行第30位。1986年,该行的资产额比l98S年增长31。6%,存款额增长32。5%,资本和准备金增长21。2%。这一年,在该行的资产额中,现金及短期款项占26。1%,12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存款占8。3%,贴现汇票及银行存款证占3。8%,投资占5。3%、其他帐项6。9%,固定资产占3。3%,贷款占46。3%,其中,工商业及国际贸易贷款占15。9%,个人占6。7%,金融机构占3。4%,地产占11。2%,船务占1。1%,其他占8。0%。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汇丰银行在香港经济中所以能居于支配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第一,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汇丰银行在事实上具有包括发行纸币在内的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该行还是港英当局银行咨询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其提出的关干金融政策的意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汇丰银行的实力在香港金融界、产业界占据着压倒优势的地位,而且继续通过强有力的英系企业和华系企业不断加强其支配力量。香港汇丰银行集团是一个规模庞大、资本雄厚的金融集团,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其众多的附属行和参股行。按其业务性质,可分为商业银行、商人银行、投资管理公司、运输公司、证券服务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公司以及其他专业金融机构。该集团的客户相当广泛,包括个人、小型商号乃至于跨国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该集团所属的机构以其独立自主的运作和最新的银行业技术,分别提供所属市场和专业领域的丰富经验,确保客户得到迅速决策之便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汇丰银行是哪个国家的?
汇丰银行是英国的银行。汇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于伦敦。通过遍布欧洲、亚太地区、美洲、中东及非洲的72个国家和地区约6100家分支机构,为4800万客户提供全面的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服务、工商金融服务、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服务、以及环球私人银行服务。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是汇丰集团的创始成员和集团在亚太区的旗舰。
扩展资料: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以香港业务为出发点,开业时以当时股东之一沙逊洋行拥有,位于中环域多利街的域多利大厦作为总部,并取得发钞权。总部位置与2012年的所在地相若,并于1886年购入改建为第2代总行行址。
1880年代,东藩汇理银行因锡兰咖啡失收结业,汇丰取得源自东藩汇理银行的香港政府的往来帐户,成为香港的准中央银行。
1872年获港英政府授权发行1元纸币,以补充严重短缺的1元银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汇丰肩负起重建香港经济的重任。
吉林金融网——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转到汇丰银行要手续费吗?
汇丰银行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属于汇丰集团的创始成员以及在亚太地区的旗舰,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册银行,以及香港三大发钞银行之一。同行异地转账免手续费,同行异地转账超过银行规定的限额,也是要收取手续费的。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译为“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英文缩写HSBC,中文简称汇丰,取“汇款丰裕”之意)。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属于汇丰集团的创始成员以及在亚太地区的旗舰,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册银行,以及香港三大发钞银行之一(其他两个是中国银行(香港)和渣打银行)。总部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现时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各附属公司主要在亚太地区设立约700多间分行及办事处。
基本介绍公司名称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总部地点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香港汇丰总行大厦 成立时间 :1865年3月3日 经营范围 :金融业 公司类型 :有限公司 公司口号 :环球金融 地方智慧(2002年) 母公司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会主席 :纪勤 行政总裁 :王冬胜 官网 ::h *** c/业务,香港,大陆,大陆当代,银行荣誉,早期发展,集团化运作,汇丰控股,争议事件,遭遇处罚,洗钱指控,业务
汇丰集团的发展源流具有独一无二的国际特色。
集团的主要成员不乏百年老号,他们的历史背景和业务成就丰富多采。
建立根基?茁壮成长 汇丰集团的名称源自其始创成员「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该行于一八六五年在香港和上海创立,为中国及欧洲之间日益频繁的商贸活动提供资金。
该行的创办人是苏格兰人汤马士?修打兰(Thomas Sutherland)。
当年他担任铁行轮船公司香港总监,了解到香港和中国沿海地区对本地银行信贷需求殷切,于是在一八六五年三月协助成立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个月後,上海分行相继开业。
当时银行以皇后大道一号作为总部行址,至今未变。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间,该行建立了代理业务及分行网,主要位于中国及东南亚,并涉足印度次大陆、日本、欧洲及北美洲。
此外,该行又率先在多家分行?用现代化的经营手法。
自开业以来,一直以贸易融资为主要业务,黄金买卖、外汇及商人银行服务亦举足轻重。
此外,该行还在远东许多国家发行钞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行被迫关闭多家分行,并暂时将总办事处迁往伦敦。
战後该行肩负重建香港经济的重任,并开始向外扩展服务网络。
现代发展历程 面对战後五零年代全球政治及经济的转变,该行不得不分析未来的扩展策略。
该行透过收购业务及缔结联盟,扩大市场覆盖面,但仍然致力发展传统市场,并继续扩展在香港的分行网,为重建香港而努力
一九五九年,汇丰完成两项重要收购,包括中东英格兰银行(现称中东汇丰银行)及有利银行。
中东英格兰银行原称波斯帝国银行,创立于一八 *** ,并在四十及五十年代扩展业务,率先在中东国家开办银行业务。
有利银行早于一八五三年在孟买创立,在五十年代已在印度及其他亚洲市场树立鲜明的形象。
一九六五年,该行购入恒生银行(于一九三三年创立于香港)控制性股权。
在七十年代,该行落实扩展政策,致力收购具有特色及专长的公司。
在八十年代,该行全力进军尚未全面建立业务据点的市场。
加拿大汇丰银行及澳洲汇丰银行分别于一九八一年及一九八六年成立。
以纽约州为基地的海丰银行(现称美国汇丰银行)于一九八七年成为汇丰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及在美国的主要附属公司。
汇丰集团母公司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一年成立,其股票在伦敦及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汇丰控股于一九九二年七月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米特兰于一八三六年在伯明翰成立,并在十九及二十世纪期间透过一连串合?扩展业务,包括在一九七四年收购伦敦商人银行 Samuel Montagu。
Samuel Montagu 始创于一八五三年,历史悠久,与一九八六年被集团收购的伦敦主要国际证券公司詹金宝一起纳入汇丰投资银行旗下。
在九十年代,汇丰集团进一步扩展及加强旗下各项业务。
在美国,汇丰集团于一九九五年成立合营公司富国汇丰贸易银行。
在美洲其他地区,集团于一九九七年在巴西成立新的附属机构-汇丰巴马兰特银行、完成收购罗伯士集团(现称阿根廷汇丰银行),以及购入墨西哥 Grupo Financiero Serfin 的19.9%股权。
一九九九年,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与韩国 *** 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购入南韩最大商业银行之一汉城银行的控制股权。
汇丰集团现时在世界各地经营各具特色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fengshui/875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风水最旺的房子七楼
下一篇: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