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瑰宝——太极八卦图,它以其深邃的科学奥秘,亘古以来吸引着无数中外志士任人苦苦为之求索,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硕果累累。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正是太极八卦图,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乃是四幅图与《易经》的科学史。至今,太极八卦图仍然在有力地影响着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文化心理与科技进步。确切地说,太极八卦图的科学是宇宙及其自在物与自在形式的“三太”变通规律的科学。它的高度科学抽象性及其天然拥有的宇宙性,是古今万代人们所公认的。
八卦太极图的解析
太极八卦图,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鱼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示法。以圆心可分为四份定为四象。四象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表述空间的东西南北,时间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组矛盾加中心,就构成为三才。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为三才,又在四象的学说基础上,更进一层,又增加了阳明、厥阴两面项,它与四象组成六合之说。四象若加圆心就构成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中间为土。六合加圆心称为七星。四象通过“一分为二”的切分,又构成八卦图,先天八卦方位表示为:乾西北、坤西南、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八卦加轴心称之为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
正如《系辞传》载文曰:“古者包羲氏(伏羲,虽无考证)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这里的“三观、二取、一作、一通、一类”与“一准、一弥伦”,尤其是“一作”,正好一语道破了古人的太极八卦图是宇宙客体(天、地、万物及人)内在规律的天然宏观抽象,及其抽象目的宏观宇宙性(一准),与天然微观抽象(一弥伦)的微观宇宙性科学,这就是宇宙自然法则。
这里确切地反映了我国远古人们从宏观抽象到微观研究的思维特征;毫无疑义,中国的科学发展史实是具有从宏观抽象到微观研究,象性直觉思维类比旁通的趋向性特征的。宋代邵雍曾说:“图虽无文,如终日语”,清代陈梦雷先生曾曰:“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作为宇宙法则的必然结果,我在故我思,象在故我思!他们无一不是在科学地高度肯定和赞誉太极八卦图这种宇宙性的宏观抽象(图)所隐涵的微观事物(万物)奥秘科学性的。
人所共知,“图”这一科学概念,无论是天文图、气象图、地理图、军事图、人物图、零件图与建筑设计图等等,它们都是客体性质的主体抽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太极八卦图也毫不例外,无论是河图(龍马图)、洛书(神龟书)、先天图、后天图等,它们都能体现其宇宙性的宏观抽象及其在具体应用中研究微观事物的本质存在性,同时也映射出人对天然自在物主、客体之间的客观规律性的高度抽象。
太极八卦图所拥有的象理数学和数理数学的客观性毋庸置疑。迄今所知的各种太极八卦图模式,包括各种文物如铜镜上、古建筑物上、器皿工具上、旗辉(个别国辉、族辉)和飾品上各式各样的太极八卦图,它们都拥有两大特征:即
空间形式上太极八卦图阴、阳鱼统一的时空象理倶在的圆与正八边形的几何学特征
八卦象理与数理意义的代数学特征。太极八卦图这两大特征所具有的数学科学性,早已为无数的后继者,尤其是春秋以来的学者们深有感触且经常运用的常识。
太极八卦图中的数学思想具有直觉形象化的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互逆思维规律,藴育着象理科学与数理科学转化法则,《易经》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其意寓于此。《易经》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以阴阳范畴来解说六十四卦以及天地万物的运变,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作为基本哲学原理。阴阳的互根(互争)原理,也就是对立统一原理。有阴即有与之相对的阳,有阳即有与之相对的阴。阴阳互相依存,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是共存的,统一的,但阴阳同时又是对立的,矛盾的,也就是说,阴阳之间既有互依共存的一面,同时又有相互推荡、相互排斥的一面。正是由于有对立,有矛盾,二者方能有统一,有和合。没有差异和对立,也就没有和合,而只能有简单的统一。简单的相同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在差异和对立之中求得的统一才能产生新的质,才能将事物推向前进。对于阴阳,既要把握统一的方面,又不可忘掉对立的方面,而且必须充分估计阴阳之对立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也正如陈梦雷先生《易学浅述》中指出的那样:“谓易之义藴不出数 理象占。顾数不可显,理不可穷,故旦寄之于象,知象则理数在其中,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为主”。刘师培(1884-1920)曾说:易经为数学而生,上古之时,数学未明,即以卦爻代数学之用。(德)莱布尼兹临终前夕追忆他看到伏羲图时的灵感说:“我自己成功地发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我发现他们的新方法对全部数学都投射出大量光辉。
而依靠它,我们才能了解我们过去难以处理的东西。”时至今日,太极八卦图的象理科学性体现在预测和其它科技应用上都无一不内涵其演绎推理过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易图蕴涵着奥妙的数学科学哲理。今天,尽管是电子化时代,我们二十一世纪里的人们已经到了躬身自问的时候了,应该肯定与弘扬易图的数学科学性了。
六十四卦来源于三爻之八卦,即先、后天八卦图,而先、后天八卦图源自何处?或者说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正如《系辞》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爻者,交也”。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繁衍生息,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可见,八卦是依照宇宙事物质的属性关系、内在法则及河、洛图数理性自然法则科学地制作出来的。据本索源,宇宙及其宇宙物的双自在性是万物之源,太极八卦图是宇宙“三太”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天然抽象,四幅图与《易经》是东方文明的源头。
不言而喻,世人亦会自有同论!本书下篇将进一步介绍《河图》、《洛书》数理关系的八卦性质,阐述《八卦数论》的数学科学性。依照易经文化来看,中華神祖的历史应追溯到万年以前(地球人类进化遵循地球生物进化规律!虽无文字记载与考古証明亦是如此)。今日我们炎黄子孙理应“探玄寻密”,弘扬龙的文化。我们穷尽毕生之力,仅以此陋习之作献给读者,敬请批评指正。
象征东方文明的太极八卦图与西方文明的数学科学,它们在从抽象到研究的方向上存在着神奇的对应逆向性,乃至在东、西方科学体系上也存在着这种差异。在东方,是从宏观抽象到微观研究乃至应用与发展;而在西方,是从微观抽象到宏观研究乃至应用与发展。这种逆向性涉及一系列重大课题(如人体机能科学等),有待人们去探索。
象征东方文明的太极八卦图是宇宙图。华夏先祖在上古原语时代为何能进行这样科学宏观宇宙性的抽象呢?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设想这种宏观抽象是瞬时性的产物,宇宙及其宇宙物在演绎“三太”变通、协调进化。太空中日、月、星,太阳、月亮、地球,天、地、人在“变”,原始社会时期自然与人也都在“变”,在进化,人类繁衍生息,在进化,与时惧进诞生了原始文明。“天尊地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卑高以陈”,伏羲通过“十”道程序,“十”者对宇宙纵横了解,依据太极化生八卦的理论始作八卦,是物质概念与对宇宙真实的概括,“0、1、2、4、5、6、7、8、9”,十进制,“10”是宇宙,宇宙是实的。太极八卦图诞生在远古东方的大地上,这是科学事实。
以毫不誇张地说太极八卦图是我们中国人类先祖神圣智慧的结晶,是原始文明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人类文化的始祖——象形文化——太极八卦图,只能以其无字的象形文化的天书图形式展现,其后经历了慢长的原语时代文明,《易经》也诞生了,直至发展到现代文明。人类文明只不过是宇宙客体内在规律相对于人类主体机能性的天然映射,离开了这种映射人类文明是难以存在的。我们没有本事对太极八卦图的这种宏观抽象去进行非客观的评论或再作更多的设想。
综上,太极八卦图所拥有的宏观抽象性和抽象对象的宏观宇宙性,及其展示的象理数学与数理数学天然统一的数学科学性则是一目了然的了,亦应是千秋万代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数理科学仅只是数学既定空间的数学科学,在待定空间的研究中永远没有数理科学的永久地位。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daojia/140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阴阳太极八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 简述上古时期八卦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