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褚人获著《坚瓠集》,记述了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有一名老妇人叫王婆,她以酿酒卖酒为业,有一个道士常去她店中喝酒,道士没钱,王婆也未索要,道士过意不去,便说:“我喝了你这么多酒,这样吧,我挖口井赠与你。”神奇的是,这口井涌动的并非清泉,而是取之不尽的美酒。王婆凭借着这口井,赚了个盆满钵满。几年后,道士云游归来,问起这口井的情况,此时王婆已变得贪得无厌,忙回答:“酒倒是不错,就是没有喂猪的酒糟。”道士听后五味杂陈,在墙上题了一首打油诗拂袖而去,诗曰:“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从此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老子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古代类似寓言有很多,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类型,它呈现出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在欲望面前沦陷从而变得贪婪,欲望的沟壑是难以填满的,而一个人若具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或许就得到了一种朴素的智慧与福气。
在汉朝时期,严遵是一个给人算命的小生意人,他每天挣到一百钱后就关门读书。罗冲是一个富有的读书人,看到严遵生活清贫,想接济他一些钱财,让他安心读书。然而,严遵拒绝了罗冲的好意,并表示自己很富足,因为他每天只挣一百钱,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相反,罗冲虽然有钱,但忙于赚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严遵认为,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富有。这个故事反映了知足常乐和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严遵每天只挣一百钱,但他觉得这足以满足生活需求,并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和享受生活。相反,罗冲虽然富有,但因为过于追求财富,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和满足感。这个故事强调了知足和适可而止的重要性,避免因贪婪和不知足而导致的内心空虚和生活的失衡。
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卿大夫。当时,晋国公室衰弱,朝政大权落在了六家卿大夫手中。这六家卿大夫分别是智氏、韩氏、赵氏、魏氏、中行氏和范氏。这六家在晋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儿,互相之间要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其中的智、韩、赵、魏四家胜出,歼灭了中行氏和范氏。剩下的这四家以智氏实力最强,占的地盘最大,手下的人民和士兵最多。智氏也成了晋国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在智氏一家独大之后,智伯开始忘乎所以,肆意妄为了。他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不断地向韩赵魏三家要地要人。他先向韩家要地,韩家掌门韩康子害怕他,就割让土地了。接着智伯向魏家要地,魏家掌门魏桓子也割给他土地了。智伯野心勃勃,欲望无度,不知适可而止。然后他又向赵家要地,赵家掌门赵襄子就不怕他,不肯给了。最终却反被赵、韩、魏联合击杀。《史记》中提到:“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欲望满足了但不知道适可而止,最终会失去一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道德经中“清静为天下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