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宗祠传统

石浮桥旁张先生

网络 2023-06-14 22:49:18

每天按时来到新河街、上河边已成为一种习惯,随着墙上“征”字的出现,早已熟识的街坊们一户户搬离,失落感涌上心头。

不过,只要走进名中医张克忠的家中,一切又变得熟悉而亲切。

从8岁那年被诊断出骨髓炎起,我与先生结缘35年之久。35年里,在帮先生抄方子的间歇,或者是与先生的闲聊中,我听到了许多张氏一族与中医,与运河,与这方老宅的故事。

运河上、新河街附近曾有一座石浮桥,先生对桥很有感情,“小时候就在那桥上来回摸爬滚打,来往两岸都要从桥上过”。过去的100多年里,石浮桥可以说是先生和他的父辈、祖辈们在外界的一个符号,而“张先生”则是他们一代代传承传统医学的一个代名词。

新河街区域的整治,也勾起了先生的回忆。他告诉我,石浮桥旁的第一位“张先生”,应该从他的曾祖父张有棠说起。

太平天国年间,安徽太平县张氏“孝思堂”族人因战乱,由张有棠带领,一路避难,行止镇江。当时,张有棠在镇江的落脚处,就是今天的新河街四号、六号,所居前后对合五间,分行医、居住两用。日后,随着躲避战乱而来的安徽太平县、泾县人口增多,遂成立同乡会,一众人共同修建了“泾太公所”。公所建有客栈,以及现新河街二号空地上的一座土地祠。公所设立后,一直用于接纳泾、太两县来镇之人,为他们在镇的谋生提供暂居之便。

后来,泾县来人渐少,客栈一直由太平县张氏“孝思堂”家族料理,“泾太公所”便有了另一个身份——“张氏宗祠”。

按先生所述,当年的宗祠正门,非逢祭祖或庆典不开。进出往返均用客栈内向南一边门。祠堂内有关公、关平、周仓之神龛,两旁有牛头马面之龛座。风雨百年后的今天,宗祠址上的部分房屋虽已翻修多次,但徽派风格依旧明显。

张有棠在安徽时,便是中医之后,虽因避祸离家,祖业技法未敢有忘。来镇后,老先生继续行医,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士、跑船撑杆者医治疾患。当时同在新河街一带行医救人的医者还有多位名家,为了便于记忆且省去许多寻访的周折,“石浮桥”和“张先生”便成了最为有效的传播关键词,得以口耳相传。

同样是在石浮桥旁,自先生的祖父张颂南满师后,“张先生”便有了承继之人。与张有棠一样,张颂南仍以中医内外科执业于世,还于清朝被封为“奉直大夫”。

张颂南在世时,张氏一族的居所有过变化。

一次,一位路过的江西客商行经镇江时,因实在无法忍受顽疾“搭背”(背部较大的疽痈)的剧痛,左右寻访后找到张颂南。经过张颂南一段时日的医治,客商的顽疾得除。因盘缠已在沿途访医时耗尽。离开前,江西客商坚持留下三船木排作为“诊金”。张颂南用这些“诊金”,在石浮桥东修建了新居,一家老小迁居其内。

彼时,张颂南膝下已有两子,长子少南,次子小南。二子秉承祖训,仍操中医内外科之业。逐渐,少南更精于内科,设诊所石浮桥下,后为上河边46号。小南精于外科,设医馆新河街四号。

解放初期,张少南病故,石浮桥下医馆之业由其次子张振邦继承,直至1958年兴建京口闸。而张小南在新河街四号的医所,也因张小南进入镇江市中医院从业而歇业。但是,仍然会有很多访者慕名来到新河街四号请张小南出手相助。

《镇江市卫生志》记载,张少南、张小南均为镇江市名医。

张小南,正是先生的父亲。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京江晚报。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swh/13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