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宗祠传统

张钫子

网络 2023-06-14 22:21:23

张钫之子张广平向记者讲述父亲的故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文 许俊文-摄影
他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将领;他常年客居他乡但情系桑梓,灾难岁月里救济故乡河南父老乡亲;他戎马一生又钟情文化,兴教育、办实业,为河南发展留下诸多遗产,被视为“军界儒将”——他就是张钫先生。
近日,张钫之子张广平携家人,从台湾回到故乡河南,追忆父亲走过的足迹。88岁高龄的张广平是张钫先生第七子,1949年随家人迁居台湾,这次踏上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土地,感慨良多。张广平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讲述他所见证的父亲张钫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张广平从台湾回到开封张钫故宅,回忆父亲当年在开封的往事。
千唐志斋收藏墓志石刻
张钫是一位著名的儒将,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辛亥革命之后为河南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张钫老家在洛阳新安县,张家以诗书传家,张钫伯曾祖张宗泰是嘉庆丁卯科举人,父亲张清和是清朝拔贡。他从小读私塾,时以诗文消遣,酷爱金石字画,这从“友石老人”的号中可见一斑。
张钫与于右任、章炳麟、康有为、王广庆等文化名人交往较密。康有为游西安东归新安县,曾为他老家的故园题额“蛰庐”。而张钫的书房门楣上写着“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充满禅意。张广平此次同行的女儿看到爷爷手书的这八个字,也被深深打动。
在文化界友人的影响下,张钫从1933年开始在洛阳搜购古代墓志及石刻,着手营建陈列室“千唐志斋”,并于1936年建成,章炳麟以古篆题额。如今的千唐志斋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现有墓志石刻1413件,其中唐志1185件,涵盖了西晋、北魏至明、清等各代墓志及石刻艺术品。
兴教助学捐赠图书
查阅张钫回忆录《风雨漫漫四十年》记载的大事年表,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发现,张钫在战场之外,始终心系故乡,通过兴教育、捐图书等开启民智,繁荣河南文化。
在延续文脉、传播典籍方面,上世纪20年代,张钫曾资助新安县设立县志局续修县志,并兼任过《河南新志》编纂处监定。1934年春,购买《万有文库》《四部丛刊》等和一批精印的儿童读物,分赠铁门、新安、洛阳、偃师、南阳等地设图书馆。1938年春,出资刻版印行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木刻版现存南阳医圣祠。
张钫重视教育,先后创办铁门小学、民生煤矿小学,抗战期间在西安为安置河南逃陕难民儿童还曾创办西北中学。1928年,冯玉祥在河南主政期间,张钫受命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赈济委员会主席,创办水利工程专科学校,也就是今天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回顾民国期间的河南大学校史,每每遇到困难,常能看到张钫的身影。抗战之初,河大经济拮据,张钫或慷慨解囊或四处奔走相助。后来,面对日寇入侵威胁,流亡于豫西荆紫关的河南大学,不得不西迁陕西。张钫让师生暂时落脚西北中学,在食宿方面尽力安排。河大迁到宝鸡后,张钫也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校经费问题。抗战胜利后,回迁开封没有迁移费用,张钫再次出马从河南善后救济分署争取到了一笔经费,使河大师生得以结束8年的流亡生活。
革命先驱戎马一生
此次故乡之行,张广平为开封的张钫故居赠送了父亲的书法《孙子兵法》。张钫当年曾苦读兵书,尤其对《孙子兵法》认真钻研。
张钫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主要策动者之一。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任秦陇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兵出潼关,攻打清兵,名声大振。护法运动时,被推举为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
“父亲经历了从推翻清朝到抗日战争等不同时期,我印象最深的是淞沪会战。”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张钫被任命为第十二军团长,奉令带七十六师从江西开赴前线,当时只有8岁的张广平也随父亲转移。
军务繁忙的张钫让洛阳老乡王友旺保护随军的儿子张广平安全转移。王友旺是张钫部队里的大刀队队长,这个大刀队有800多名官兵,全是河南人,他们在淞沪会战中挥动大刀,勇杀日寇。转移途中,王友旺经常把张广平背在身上,后来王友旺紧急赶往淞沪会战前线,张广平返回河南。
这一别就是74年。张广平始终记着恩人老乡的名字,直到2011年,王友旺的儿子王红宾因洛阳牡丹参加台北花博会的契机,作为参展商赴台,在台北偶遇张广平。闲聊中,张广平得知面前的老乡竟然是恩人的孩子,当即决定要到洛阳当面致谢。
2011年5月26日,张广平来到王友旺家。张广平提议要像当年恩人背他那样背背当年的恩人,王友旺笑哈哈地说:“咱们都老了,背不动了!”不过,年过八旬的张广平还是试着背起了王友旺。跨越海峡与70年荏苒时光的这一背,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得眼眶湿润。
解放战争时,张钫在四川率部起义,为和平解放四川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张钫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晚年的张钫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撰写文史资料的号召,写出约30万字的回忆录,给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赈济灾民发展实业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只要河南有困难,张钫从不袖手旁观。尤其在重大灾患面前,张钫均竭尽所能地赈济。大河报《厚重河南》就曾推出过“张钫的救赎——一个河南人和三次大豫灾”系列报道。
1942年,河南大批难民进入西安,原先的收容所已经不能承受。张钫以自己的威望约集各界官商,在西安广设收容所,并借各学校供灾民住宿,变卖家产购粮赈灾。当时的张广平还在新安县老家,“连吃了四个月红薯,什么吃法都吃过了”。张钫在西安筹措的赈灾粮通过陇海铁路运到河南,每经一站就卸下一些粮食。
1944年,日寇侵犯河南,河南学生和灾民数十万人进入陕西,张钫动用一切力量加以救济。张钫赈灾时,年仅十几岁的张广平也参与其中,他至今还记得握起勺柄为灾民施粥的场景。当时,张钫曾在西安召集在陕河南师生会议,鼓励大家报效乡里,“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河南人,要为河南作贡献”。
张钫主张实业救国,也为后来河南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20年,陇海铁路已通至三门峡观音堂,机车用煤量大幅增加,张钫创立民生煤矿公司。这在当时是河南仅有的、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煤矿,被誉为“中原第一煤矿”。如今,这处尚在开采的煤矿旧址已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张钫为观音堂煤矿从美国购办全套工作母机,解放后运到郑州。采访中,张广平还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郑纺机生产的第一套纺织机器便是用这套工作母机制作的”。

【版权声明】来源:大河网。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swh/134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