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宗祠传统

大气!张大张村张氏家族

网络 2023-06-14 21:41:32




地理位置



张大张村,位于濮阳县城东南20公里,胡状镇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东距东大张村1公里,南距胡文路1公里,西与杨大张村相连,北与新白仓村接壤。



村名来历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张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现在的杨大张村北定居,因与杨姓不和,东迁至现在位置。因该村东临东大张,西临杨大张,故名“中大张村”。文革时期,由于信件频繁,又距牛大张村较近,信件中的“牛”与“中”字经常混淆,故信件错投现象时有发生,遂将中大张村更名为张大张村至今。



民族人口



自张姓始迁至今,共有张、王、孟、蒋四姓迁此定居,全部为汉族,其中张姓为望族,占全村人口65%。两个村民小组,103户371人,耕地面积600亩。



历史沿革



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分为十个区,张大张村归八区管辖;后来区撤销,成立人民公社,张大张村归胡状人民公社管辖;文化革命期间,与杨大张村并为一村,成立了杨大张革命委员会;后来取消人民公社,成立乡镇政府,张大张村归胡状乡人民政府管辖,并与杨大张分开,更名为张大张村民委员会至今。



为民除害的张氏三兄弟



为民除害的张氏三兄弟

张书同、张书建、张书文三兄弟,出身于清末张大张村一贫寒家庭,父母多病,兄弟姊妹又多,家里穷得时常揭不开锅。但张书同兄弟人穷志不穷,他们心地善良,嫉恶如仇,有侠义心肠。张书同经常领着张书建、张书文俩兄弟四处讨饭,供养父母。

1932年4月的一天,张氏兄弟在讨饭途中,路经东牛庄和郭楼两村之间时,遇上一伙强盗,有七八人之多,正在拦截一位贩粮进城的商人,将其打伤,又要抢其粮食。三兄弟路见不平,上前喝斥,并持打狗棍与强盗们奋力相拼。强盗们见不是对手,遂落荒而逃。三兄弟救下商人,为其夺回了粮食,却不要任何回报。自此,便与盗贼结下了冤仇。半年后的一天,盗贼们趁三兄弟讨饭不在家,闯入张家,打伤其母亲,并将其父绑架杀害。张书同兄弟痛失慈父,决心为民除害。他们联络了一帮有正义感的穷苦兄弟,四处寻盗贼报仇,吓得盗贼四散而逃。张书同一帮弟兄除强济贫,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可当年杀害张书同父亲的盗贼头目,则对张氏兄弟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就贿赂了国民党军阀中一韩姓军官。该军阀与盗贼狼狈为奸,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氏三兄弟逮捕。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九月,为民除害的村民张书同、张书建、张书文三兄弟被国民党军阀反动势力残忍杀害。村民们听说后,为之绝食三日,表达他们对英雄不幸遇难的痛惜之情。三兄弟的英雄壮举,至今流传。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濮阳地方文化。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swh/132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