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似乎是一个属于古道的时节
蔚蓝的天空下是苍翠的古树
脚下松脆又柔软的落叶铺垫着每一步
古道是古人走过的路
也是历史走过的路
- 壹 -
古道的历史像河一样不断的流着,从过去到现在、干涸、改道,不断地变换走向,甚至,也会湮没在荒草中,踪迹杳无。
仙华古道,形成于远古时期,是中国现存古道中历史最悠久的古道之一。
古道最初的形成源自于轩辕黄帝少女元修的足迹,当年元修上山下山的救济扶民之路便是古道的雏形。
- 贰 -
古道始于仙华山脚下的塘下村,迄于仙华山腰,蜿蜒盘旋近1.3公里。
历经几千年载,几经修复,终于在于2009年进行重新修缮,全长1200米,共修建了3600步石阶和3个凉亭,整条古道的沿途,点缀了许多体现浦江特色的人文历史景观。
整条古道像一根蜿蜒在仙华山山腰的闪亮珠链,一路上山水淳淳,古亭、古诗、古图腾、古墓园等古迹,堪称步步有景,触目文化。
- 叁 -
在仙华古道最有亮点的莫过于你每走一段路程,感觉有点累了以后,就好有一个新的景色让你驻足停留欣赏,并且还能得到休息。
虎奔亭
- 肆 -
镇帅墓园
浦阳镇帅、提镇公张祚,是一位抗元志士,是一位深受浦江士民敬仰的先贤。
张祚(1213~1278),字叔元,原籍东阳白鹿山。
据县志载:“公幼读书,尚气节,散资结客,士乐为用。淳祐二年(1242年),元兵渡淮,入扬、滁、和、诸州,已侵真州(今江苏仪征),远近大震。公以浙东安抚司,提兵镇浦阳。团练果毅,保障一方。
士民怀之,不忍其去,遂家焉。”当时投诗文以留者,数十百家。于是,张祚就在浦阳龙溪之侧的水埂巷定居下来。“浦阳龙溪张氏”,就此成为浦江的一个大族。因为张祚的官职为“浙东安抚司提镇”,故而人称“提镇公”,又称“浦阳镇帅”。
岁月悠悠,时间过了七百二十四年,即公元2004年,张祚的墓地因在县工业开发区内。
经县文物单位拨款资助,由龙溪张氏裔孙集资,移葬仙华山南麓、仙华山古道之旁的木禾坪,此地山清水秀,风光无限。
又经龙溪张氏裔孙倡议,经浦江广大群众捐助,而今千年古道,修葺一新,成为大家登高舒啸、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而镇帅墓园,也成为仙华山风景区内的一处人文景观。
- 伍 -
从镇帅墓园到至仙华山腰还有一小段较为完整的古道原貌,一半原古道,一半新台阶,留作历史的见证。
- 陆 -
望仙亭
有志上仙华经此可身临绝顶
纳凉揽秀色溯源覺风自青蘋
望仙亭比起一般的亭子,可以说是很气派了,有石灯一对、麒麟、狮子、大象,清泉一处,供游人解渴。
- 柒 -
过了望仙亭,再走一会就到仙华山山腰啦,现在的仙华山村正好在改造,所以地上废墟一片,不过也没关系,这依旧影响不了我们春游的心情。
每个周末趁着天气好走走小浦古道,你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浦江有趣事》(ID:pjnews),转载注明原初来源。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swh/13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这部活的历史书
下一篇: 享誉鲁南的滕州大坞张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