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有手汗症的人该怎么控制不出手汗

时间: 阅读:3998

有手汗症的人该怎么控制不出手汗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6-29 21:08:18

存在有手汗症的症状表现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缓解,平时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注意自身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另外可以外用涂抹一些炉甘石洗剂来进行缓解,症状较为严重时,则需要积极通过切除交感神经来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
    2023-06-30 00:00:08

    你好,手汗症是指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交感神经始终处于亢进的一个状态所导致的,表现为手掌多汗,也伴有腋部多汗、脚部多汗和头面部多汗。目前治疗手汗症的方法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只能缓解,并且长期使用会有副作用,如止汗药、胆碱能受体阻滞剂等。而微创手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好的方法。

  • 艾江
    回复
    2023-06-29 23:23:58

    调理控制的方法如下:

    在饮食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调理身体,不要使用凉性的食物,温性的食物大多能调节我们体内的习性,使我们体内不至于过于发热,因此要多吃一些羊肉、牛肉或者狗肉等,还可以多吃一些对肾脏好的食物。

    注意加强锻炼,每天早晨或者晚上可以跑步锻炼身体,能够加速血液的循环还有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对于治疗手心出汗有一定的帮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才能缓解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要多喝水,能够提高代谢效率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多次一些水果,能够起到安神补脑的效果,还有一些食物能够化湿解毒,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平时也可以吃一些健胃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的常见类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有什么方法能有效治疗冻手冻脚

有什么办法去除火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