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落枕了脖子疼要才好呢
睡落枕了脖子疼要才好呢
最佳回答
睡落枕以后与睡眠姿势不良有关系,还建议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的方式,可以进行冷敷按摩,适当的进行局部按摩,山西建议用理疗针灸的方式进行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相信很多朋友们在睡觉的时候会出现脖子落枕的现象,尤其是第二天起床以后脖子就会特别的疼,严重的时候几天都好不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缓解脖子落枕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那么睡觉落枕脖子疼怎么办?日常睡觉如何预防落枕?
一、落枕脖子疼怎么办
1.贴药膏
你还可以选用一些外敷的药膏,例如,热敷灵、活血止痛膏、活血膏、寒痛乐、麝香虎骨膏等,对于缓解因落枕造成的肌肉疼痛有挺好的疗效。
2.合理使用颈托
颈托可缓解落枕引起的不适,但长时间使用颈托反而会导致颈部肌群功能更弱。
合适的枕头,一要能提供适当的支撑,软硬适中,二要有适当的高度,仰卧位额头与下巴同高,侧卧时脖子与床面的高度即是合适的高度。
3.拔罐
如果落枕很严重,导致你的颈部肌肉出现痉挛和疼痛的话,小编建议你可以采取拔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疼痛仍然不能缓解的话,你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局部的封闭,这样治疗下来,一般情况会在2-3天恢复过来的。
4.按摩
对于落枕,一般采用手法按摩治疗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手法按摩治疗的方法是,病人取端坐位,施术者站在其后进行按摩。
5.冰敷与热敷
冰敷:8-72小时内进行冰敷,以舒适体位下用冰袋放置在疼痛处,每次10-15分钟,2小时敷一次。
热敷:72小时之后开始使用热敷,将热毛巾放在脖子上,一次约20分钟,连续做三次。
注意:无论是冰敷或热敷,均避免在睡眠时使用,避免引起皮肤损伤。
6.颈部各方向自主运动
由于害怕疼痛而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去痛的头部姿势下,这反而不利于症状的恢复。可在床上,仰卧体位下自主进行头部各方向缓慢的移动,逐渐过渡到坐位下进行,包括低头-头后仰,左右旋转,交替耳朵靠近肩部,交替缩下巴。
Ps: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自主牵拉肌群这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轻炎症。
二、如何预防落枕
1.注意枕头的高度
枕头应该适合人体颈椎的生理弯曲,高度以12厘米为宜,软硬适中为佳。如果枕头过高,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样枕头过低或者不用枕头也会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另外喜欢躺着看书或看电视也容易导致颈部的肌肉劳损。
2.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着凉,如晚上吹电风扇或者开着空调等,可引起局部血管和肌肉的反射性痉挛,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造成颈部组织变性及退变,容易导致落枕。所以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
3.避免颈部损伤
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扭曲”损伤。因此,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
武汉-严**
回复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可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脖子动不了了,稍微移动一下就会感到疼痛,这说明你睡落枕了。落枕脖子真的很疼,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睡落枕了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方法来缓解落枕疼呢?
1、按摩
家人先用手指轻轻按压颈部,找出最痛的地方;然后用拇指从这一侧的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用点压、拿捏等按摩手法,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落枕者感到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遍或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遍或3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如有条件可在医院做进一步手法治疗。但对有颈椎病的人,应避免推拿按摩。
2、热敷
利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落枕部位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3、外用药物
落枕是脖颈之处的肌肉拉伤的情况,可以用一些药酒来涂抹一下消消炎,例如红花油、云香精等。在患落枕的皮肤周围,涂上些药酒,按摩一下。这样持续一天做2次到3次,就会有效果呈现出来了。除了药酒,还有膏药也是可以贴的,不过一般的膏药味道比较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
4、改变睡眠姿
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要是经常发生落枕,并伴有头晕、手臂酸痛等症状,这有可能是由颈椎病引起的经常性落枕,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5、保暖
落枕的患者在颈部疼痛期间还应该特别的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肩部、颈部必须要足够保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落枕的尽快恢复。之所以要保暖,是因为冬天气候寒冷,如果颈部受寒冷刺激的话会使肌肉血管痉挛,从而加重颈部疼痛的程度。因此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患者应该尽量的穿高龄衣服。
6、治疗方法
1.用双手中指端按揉风池穴2分钟,再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拿颈部肌肉3~5遍。
2.用点按法在肩井穴治疗2分钟,再用手掌揉动双肩的肌肉3遍。
3.用拇指揉按手部的落枕穴1分钟,(位置:手背的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达到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同时要活动头部,先缓慢摇动,再逐渐加大旋转的幅度。
4.用拇指按揉列缺穴,同时主动旋转、摇动头部。
5.用手掌面擦颈项部肌肉,直到有温热感产生为止。